摘要:陈德容表示,生活中有工作、有朋友、有自己的生活、有独处的时间,就可以了。
看了陈德容的一段访谈,关于婚姻和爱情的探讨。
陈德容表示,生活中有工作、有朋友、有自己的生活、有独处的时间,就可以了。
主持人笑了:所以,爱情和婚姻这个事情不重要?
陈德容摆摆手:不重要,是排最后。
主持人: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一点的呢?因为年轻的时候一定不这么想。
陈德容:年轻不可能那么想,到后来发现觉得真没意思,很多时候浪费时间找那个同频的人,根本没有这个同频的人,只能是频道接近。
对于这件事,她不再考虑、不再纠结了。
主持人:你在某一刻觉得不要小孩,还是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当一个妈妈?
陈德容:没有不适合当妈妈,我人生的故事剧本,它没有把我推向那边。
……
大家经常会讨论某个明星为什么那么大年龄了还没有结婚,会说:她怎么没有生一个小孩呢?好可惜,浪费了好基因。
在陈德容这里,她是自由的,这些在传统思维里都要有的东西,不会捆绑住她。
自由选择,远胜于世俗圆满。
相信,少女时代的她,一定憧憬过给爱的人生一个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这些,慢慢便看淡、佛系了,有,也行,没有,也罢。
吴越说过,30岁左右的时候,看着身边朋友都结婚生娃了,她着急过,别人都有,自己也要有,没有的话,就觉得很失落、失败。
可是,还没等她拥有这些,又看着那些朋友离婚的、过得不幸福的,她们又退回了原点。
当搞清楚一些事情以后,很多真相,吴越也知道了,不迷茫了。
她说:我40岁以后的人生跟缘分走,有就有,没有拉倒,没什么了不起。
是啊,多少看似甜蜜幸福圆满的背后都是狼狈不堪,与其形式主义地去生活,不如快乐潇洒的独身主义呢。
就像陈德容说的,人生的剧本没有把她推向那一边,就算了吧。
可能,有这些佛系感悟的人,都曾经被伤害过吧,活通透了。
不看别人、不迎合世俗、不随波逐流,自己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有婚姻,不是炫耀,没婚姻、没孩子,也不必自卑。
这个思想,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清醒的自我选择与人生智慧,这种态度源于当事人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换个思维,将人生重心转向自我实现,而非依赖伴侣关系定义幸福。
幸福无需他人背书,它不是任何看上去的物质形态,而是一种心境,一种自我的感受。
来源:秀语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