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6日,一则法院公告将沉寂已久的“王力宏离婚风波”再次推向舆论中心——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起诉王力宏及其关联公司,索赔财产损失。这场纠纷的导火索,正是2021年那场被称为“史上最短代言”的闹剧。
2025年3月26日,一则法院公告将沉寂已久的“王力宏离婚风波”再次推向舆论中心——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起诉王力宏及其关联公司,索赔财产损失。这场纠纷的导火索,正是2021年那场被称为“史上最短代言”的闹剧。
时间线回顾
2021年12月15日:王力宏通过微博宣布与李靓蕾离婚,结束8年婚姻。12月16日14时:英菲尼迪高调官宣王力宏为品牌代言人,并邀请其出席广州QX60新车发布会。此时距离王力宏官宣离婚仅过去24小时。12月17日:李靓蕾发布长文控诉王力宏婚内出轨、冷暴力等行为,舆论瞬间引爆。12月18日凌晨1时:英菲尼迪紧急宣布与王力宏解约,此时距离代言官宣仅35小时,“日抛型代言人”的标签被全网疯传。2025年3月:英菲尼迪正式起诉王力宏及其公司,索赔金额或达千万级别,案件将于4月28日开庭审理。争议焦点
英菲尼迪认为,王力宏在签约时未如实告知婚姻危机,导致品牌因代言人负面新闻蒙受巨额损失。而王力宏方面则曾回应称,品牌方的财产保全措施“仅为单方主张”,法律尚未判定责任归属。
1. 品牌危机公关:快刀斩乱麻的背后,是自保还是失责?
英菲尼迪的“35小时解约”一度被赞为“教科书级公关”,但如今起诉的举动却暴露了更深层的矛盾——品牌是否在签约前尽到了对代言人的背景调查义务?王力宏离婚消息发布于签约前一日,品牌方却仍选择冒险押注,究竟是低估了舆论风险,还是试图借话题炒作?
网友调侃:“签代言人像买彩票,塌房概率比中奖还高。” 这句话看似戏谑,却戳中了品牌与明星合作中的致命问题:流量至上的时代,企业是否只顾收割热度,而忽视了道德风险的评估?
2. 明星塌房代价:谁为“天价违约金”买单?
王力宏的案例绝非孤例。从吴亦凡到郑爽,明星塌房引发的品牌损失动辄上亿,最终却多由保险公司或企业自行承担。此次英菲尼迪的起诉,实则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标志性案例——若胜诉,未来品牌或可通过法律手段向失德艺人追责;若败诉,则可能倒逼企业重新审视“明星代言”的商业逻辑。
但问题在于:艺人的私德问题是否必然构成违约?若王力宏签约时确实隐瞒了婚姻危机,法律如何界定“隐瞒”与“隐私”的边界?这场官司的胜负,或将改写整个代言行业的游戏规则。
3. 英菲尼迪的困局:甩锅艺人,真能拯救销量吗?
值得玩味的是,英菲尼迪在华销量自2017年巅峰期的4.8万辆暴跌至2023年的不足6000辆,质量问题频发(如变速箱故障被央视315点名)、6年无新车投放等硬伤才是根本原因。起诉王力宏,更像是品牌在战略失误后的“转移视线”之举——与其反思产品力不足,不如将失败归咎于一个“短命代言人”。
讽刺的是,这场官司的热度甚至超过了英菲尼迪近年所有新车发布。网友锐评:“车卖不动怪代言人?不如先修好变速箱!”
王力宏与英菲尼迪的纠纷,撕开了娱乐圈与商业合作中最赤裸的一面:流量是把双刃剑,既能一夜造神,也能瞬间反噬。这场官司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品牌与明星共同反思——当“人设”成为商品,谁该为它的保质期负责?
婚姻会散场,代言会解约,但企业与公众的信任一旦崩塌,又该如何重建?
评论区互动
你支持英菲尼迪起诉王力宏吗?品牌是否也该为“选人失察”担责?
明星塌房频发,你觉得企业应该彻底抛弃“流量代言”模式吗?
如果你是品牌方,你会选择科学家还是明星做代言人?为什么?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