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英红:3岁乞讨12岁当舞女,曾吞药轻生,因一美国水兵65岁未嫁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3-31 10:20 3

摘要:谁也没想到,这个穷到只能在红灯区讨生活的小女孩,后来竟然真的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黑马逆袭。

3岁乞讨,12岁当舞女,为生活所迫一度想要轻生。

谁也没想到,这个穷到只能在红灯区讨生活的小女孩,后来竟然真的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黑马逆袭。

她的名字叫惠英红

她曾是最卖座的香港女打星,也是金像奖影后获得者,但她同时也是一个为情自困的小情人。

《界面新闻》的媒体记者曾这样评价她:“既秾艳又凌厉。”

那么成为大众口中的那个“传奇女人”,惠英红都需要经历什么?

“我曾因拍戏受伤去整过容,脸上整整缝了89针。”

“但我不认为有什么,如果有需要,那就ok。”

2025年2月,在《演员请就位》第三季节目播出中,作为导师亮相的惠英红,也向在场选手们坦露心迹。

众所周知,在这个水深火热的圈子里,充斥着太多人的欲望,大家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机会就拼命往上爬。

就像导师惠英红一样,在娱乐圈站稳脚跟,成为很多人的大前辈,有了如今这个人人敬仰的地位。

特别是在她批评在场一些演员,羞于提及“整容”一事的时候,

惠英红眼眸里折射出的坦荡与无畏,让台下的一些年轻女艺人敬佩的同时,又都羡慕不已。

看到一个榜样模范站在面前,谁不向往着成为她呢?

但想要成为惠英红,真的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未经他人苦,怎懂他人现在的荣光,背后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说起惠英红的人生,有很多人会用传奇二字来形容,此话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张。

惠英红本是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一家人还移居去了香港生活。

但时运不济,惠英红父亲的工作出了问题,家道中落,甚至连维持生活都变得非常困难。

俗话说得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惠英红也不例外。

可一个没长大的小孩,要怎么帮家里赚钱?

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才3岁的惠英红,竟然选择带着妹妹一起,在香港的红灯区乞讨。

在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湾仔一带,有很多停靠在维多利亚港码头休息的老兵。

所以惠英红会趁着他们休息的时候,带着妹妹上前乞讨,希望有人能够施舍给她们一点钱过活。

就这样,她在红灯区摸爬滚打了整整十年,这十年间她乞讨过、卖过口香糖,吃过很多人都吃不得的苦。

最难的时候,一分钱没有,还会被他人拳脚相向。

但她却不以此为耻,因为她赚来了全家的生活费,还赚来了哥哥姐姐们在戏班的学费。

那么问题来了,习惯了靠乞讨过活的惠英红,又是怎么走出这个红灯区,蜕变成现在这个大明星的呢?

有些人会说,她一定是靠美色傍上了有钱的老板;

还有人会猜测,她可能是走在街上被星探发现,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但不管是哪一种猜测,都会让人觉得惠英红的转型似乎很轻松。

可实际上,她的人生,从来没有简单模式。

没有半路杀出来的贵人,靠的全是她自己不服输的那股劲。

血与泪交织的十年

12岁那年,惠英红路过了一家电影院门口,看到了《红楼梦》的明星海报,心中羡慕不已。

就跟现在年轻艺人看向影后惠英红的眼神一般,12岁的惠英红,也在心中坚定了自己想要成为人上人的心愿。

于是她努力考取了美丽华夜总会的中国舞艺员,成为了一名舞女,并期待着机会的来临。

终于,在惠英红14岁的时候,她被香港传奇演员午马发现,随即就介绍给了自己的师父张彻。

看到这里,很多人以为惠英红马上要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可事实却是,张彻导演的戏很少有“大女主”镜头。

如果惠英红不想做镜头里的边角料,她就必须要“能打”,或是“能挨打”。

那个年代的香港,武打戏一直都是市场追捧的热潮,所以大名鼎鼎的邵氏演艺公司,盛产的几乎都是武打片。

不像现在的绿布、替身,那个时候想要在邵氏混出名堂来,就必须有真功夫。

但没想到的是,惠英红才刚成为邵氏的基本演员,就惊艳了所有人。

因为她对自己够狠,也够能挨打。

于是,在女明星们前赴后继地拍“香艳影片”的时候,惠英红另辟蹊径,靠“打”出名。

真刀真枪上阵,不是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也有不少女演员尝试过,但最后都因为受不了生理上的疼痛,选择离开。

唯独惠英红坚持了下来,并且越打越出彩。

后来有媒体采访过她,问她为什么能够每部影片都演的那么好,哭戏那么真实。

而惠英红只回答道,因为影片中所演的,她童年都曾亲身经历过。

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惠英红的心酸,但好在老天不负苦心人。

1982年,她凭借《长辈》这部电影,摘得第1届香港金像奖电影最佳女主角荣誉称号。

从此逆天改命,让香港影视圈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名字。

之后的十年,她从《烂头何》演到《醉侠行》,片酬从500块涨到50000块港币。

然而,就在很多人都以为她的事业会一路红火下去的时候,命运的考验又再次降临。

涅槃重生

20世纪80年代,香港影视行业的武打片迎来寒冬,取而代之的,是能逗的观众们捧腹大笑的喜剧片。

能够花小成本有大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也正是从那之后,邵氏演艺公司将目光从电影转向了电视行业,电影产量大大缩减,许多武行也因为接不到活,纷纷解散。

一时之间,惠英红无戏可拍,香港最卖座的女打星,也终被市场抛弃。

众所周知,由俭入奢易,但由奢入俭实在是难。

她风光了十几年,现在就连演一些配角都要被人挑三拣四,可想而知,惠英红心中有多么苦闷。

很多时候,她都想就此放弃演员这个职业,最痛苦的时候,还企图吞药自杀,好在被人及时发现,才不至于酿成悲剧。

那么她又是如何振作的呢?

幸运的是,惠英红并不是孤身一人。

在她患上抑郁症的那段时间,她的朋友、家人都十分担心惠英红的状态。

而正是那一次的自杀让她发现,死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害自己,和在意自己的人。

这一次,惠英红真正做到了向死而生。

就像周迅说的那样:“至少我已经红过了,我有什么好怕的呢?”

带着这样的信念,2001年,惠英红重新出发。

拍不了武打戏了,那她就从配角开始做起,哪怕只能演一些婆婆妈妈的角色,哪怕在片场常常会受人冷眼。

但惠英红明白,只要自己足够坚持,足够拼命,就一定能够等来属于自己的机会。

事实证明,命运给她关上了门,但又给她打开了一扇窗。

2010年,时隔28年后,惠英红凭借《心魔》中的德仔母亲一角,再度拿下香港金像奖影后。

这部作品,让她成功打破了自己身上的固有标签,不再被局限于武打片之中。

颁奖典礼上,惠英红喜极而泣,因为这一次,大家不是因为她会打肯定她,而是因为她会演。

作为一名演员来说,没有什么是比演技被观众认可,更能感到幸福的事情了。

结语

回顾惠英红这跌宕起伏的几十年,酸甜苦辣咸都尝遍,但如今65岁却还未婚配。

就因为年轻时候,惠英红邂逅的那一位美国水兵口中那一句“归期不定”,她就执念至今,未再愿意向另一个人交付真心。

很多人为她感到遗憾,奋斗了大半生,却依旧未能有一个能够爱她护她的人。

但这又何尝不是惠英红的行事风格,从小到大,她就从不将希望放在他人身上,永远相信自己能够逆天改命。

你们觉得,惠英红值得我们学习吗?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浮世蒹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