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我看到最让人唏嘘的娱乐向“金句”,大意是谁能想到的,步入中年的我们居然目睹,聂小倩来给咱们补阳气。一句话的信息量还蛮大的,剑指眼前的现实,一个是港风经典女神王祖贤终于露面,官宣在加拿大开艾灸馆,帮助顾客身心放松;另一个就是在内地,1987年版的经典港片《
最近,我看到最让人唏嘘的娱乐向“金句”,大意是谁能想到的,步入中年的我们居然目睹,聂小倩来给咱们补阳气。一句话的信息量还蛮大的,剑指眼前的现实,一个是港风经典女神王祖贤终于露面,官宣在加拿大开艾灸馆,帮助顾客身心放松;另一个就是在内地,1987年版的经典港片《倩女幽魂》以4K修复版的格式重映,票房居然把迪士尼真人电影《白雪公主》甩开一大步,由此可见宁采臣与小倩缠绵悱恻的人鬼恋依然有夺人魂魄的情感魅力。
这部港片在我印象中其实是第一次在内地院线公映,之前主要见诸于各个阶段的光碟,最终流传于视频文件,所以这次重映按捺不住情怀跳动还是去电影院里叙旧,重新踏入“兰若寺”,依然不觉得有什么惊悚,还是觉得够美够飘够有想象力,在特效技术粗陋的年代里,这些拍电影的人居然能够想到用炼乳来营造树妖姥姥的窒息法力,能够瞬间吸取阳气,让人形销骨立。
小时候看它是当爱情电影,中年再看则看出更多生而为人的无奈与苦楚。《倩女幽魂》文本的本质其实是经济萧条,人心不古的背景下一个烟花女子自救,以小见大的故事,说她是鬼,只是因为职业见不得人,坑蒙拐骗罢了,兰若寺的繁荣集聚了苦命的女子和贪婪的男子,一众挣扎在尘土里的无名蝼蚁,所以这座荒野古刹与更多港片中的“地标”是叠影的关系,比如中二动作片里的“九龙城寨”,比如江湖武侠片里的“龙门客栈”,再比如江湖帮派片里的钵兰街、兰桂坊等等。这些地标都是港片滋生传奇的培养皿,越是极致癫狂越能诞生出呼应我们基因里爱恨情仇的经典人物。手无缚鸡之力的宁采臣是不卑不亢,坚守道德底线的读书人,口嫌体直,外油内耿的燕赤霞是生命中那些仗义相助的好心大哥,而绝美的聂小倩则是那些被侮辱被损害,原生家庭与成长环境都很恶劣,讨生活的女孩子,抽丝剥茧来看,江湖传奇的另一面只有两个字:活着。
作为港片经典IP的《倩女幽魂》三部曲一直都是有表达的,并且是循序渐进,到了第二部,它讽刺历史上有些权力不过是惑众的金身,鸡汤喷人,败絮其中;而到了第三部,故事看到惟有更强大的权力才有真正救人的能量,和尚十方说只有至阳的太阳才能消除妖邪,历史本身就是系统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当我整理出这些感受时,忍不住跳出故事去回味港片的兴衰,《无间道》无疑就是两个阶段的交接,第一集引入的佛教概念“无间地狱”何尝不就是“兰若寺”,而新阶段的港片旗手则是《寒战》系列,后者的故事就是权力用风雷手段扫清积弊。
无人不知《倩女幽魂》的插曲是这样唱的: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兰若寺在个体的人生语境里其实就是接连不断,大大小小的困境,它的绮丽与崎岖是翻转的面相,突破它需要意志,需要运气,或者需要搭档、贵人,甚至需要一个时代的恻隐之心。
来源:周到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