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样是“琼女郎”出身,同样是参加《乘风2025》,一个低调练习、连妆都不补的李晟火成“00后白月光”;另一个气场两米八、对练习意见不合就开怼的陈德容,却成了“团综最不讨喜姐姐”。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妙现象?
同样是“琼女郎”出身,同样是参加《乘风2025》,一个低调练习、连妆都不补的李晟火成“00后白月光”;另一个气场两米八、对练习意见不合就开怼的陈德容,却成了“团综最不讨喜姐姐”。
这不是剧情反转,这是性格决定成败的活教材。
节目刚开播,李晟镜头并不多,甚至有点“边缘”。
但观众注意到一个细节:她总是在练习室的角落默默加练。
别人休息,她练;别人聊天,她还在练。
有网友说她像“被遗忘的枯叶蝶”,没有光照也在努力伸展翅膀。
而另一边,陈德容登场就强势出镜,打电话环节还念对白打给自己的角色“白吟霜”。
观众一开始是感动的,毕竟是童年滤镜,但到了分组训练,她那句“我有这么说吗?亲爱的”直接翻车。
同样是复出,一个靠努力出圈,一个靠情绪上热搜。
组队训练阶段,陈德容所在小组出现了分歧。
王蓉建议“先跟老师走一遍动作,私下加练”,陈德容当场脸黑,语气一变,反驳开怼。
她说:“这是团体,要有包容心。”
但问题是,你自己跳得慢,又不加练,怎么好意思要求别人等你?
节目组没剪太多,但观众的火眼金睛早已识破端倪。
王蓉为了气氛缓和,不断说“没事没事”,而陈德容却在采访时继续“带情绪”。
她说自己脾气大,但也重视礼貌。
可观众只看到了脾气,没看到礼貌。
李晟的出圈,不是因为节目组力捧,而是她自己撑起来的。
她没有团队资源,没有热门剧光环,也没有营销加持。
她靠的是一股“你不关注我,我也不能混”的狠劲。
加练时累到瘫倒,躺几秒就又爬起来继续。
观众看了直呼心疼:“这才是真的乘风破浪,不是划水躺赢。”
她的努力被网友刷屏:“镜头可以剪,但努力不该被边缘化。”
一句话,她不是被捧红的,是被努力“逼”红的。
作为琼瑶最宠爱的女主之一,陈德容的起点高得离谱。
传说中琼瑶为了她的美貌等了三年,才拍下《梅花烙》。
她确实惊艳过一个时代,但问题在于——她以为那就是一辈子的通行证。
她没有意识到,时代在变,观众口味在变,连“白吟霜”都不能一演到底。
她把角色当成护身符,却忘了维护观众对演员的最基本期待:敬业、谦虚、能打。
她不是输在“不会跳舞”,而是输在“不愿学、不想练、还不让人说”。
如果你认真看过节目,一定能感受到王蓉其实一直在忍让。
她没有甩锅,没有抱怨,只是希望节奏更快一些。
而陈德容却把“包容”当成要求别人迁就自己的借口。
最讽刺的是,她在小考时还忘词了。
不是不熟,是根本没练够。
正式舞台上,她一开口,连邓萃雯都皱眉了。
观众炸锅:“这都能过?王蓉被淘汰,她还在划水?”
一句话道破真相:你可以没天赋,但不能没态度。
陈德容至今最响亮的标签,还是“白吟霜”。
她演过的角色不少,但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一个。
而她这次的复出,不仅没加分,反而让“白吟霜”的形象也被连坐拖累。
观众开始重新审视:那个温柔如水、楚楚可怜的女子,背后是一个脾气大、不服管、不想努力的“前辈”?
角色和本人割裂到这种程度,滤镜还能撑多久?
李晟是“从不被看见到无法忽视”的典型。
她没靠流量、没靠炒作,靠的是“拼尽全力”。
陈德容是“从被神捧到人设崩”的警示。
她不是不能红,而是自己把机会亲手推远。
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高度。
在这个时代,观众不再迷信“过往荣光”,更在意的是你现在还能不能打、愿不愿意拼。
你站在舞台中央,靠的不是曾经红过,而是此刻你还在努力。
陈德容若再不觉醒,下一次复出,恐怕连“白吟霜”都救不了她了。
来源:竹影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