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习班到片场:17岁的林青霞意外走上星途,拍摄《窗外》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3-31 15:41 3

摘要:那时候,台湾的大学不多,人人都想挤进去,可她的成绩不算拔尖,心里总是焦虑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

十七岁的林青霞还在台北县私立金陵女中读高中。

那时候,台湾的大学不多,人人都想挤进去,可她的成绩不算拔尖,心里总是焦虑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

或许命运早有安排,她注定要走上电影这条路。:

高中快毕业时,有一天,林青霞和同学李文韵、袁海伦走在西门町最热闹的街上。

经过“西瓜大王”冰果室(那时候学生们都喜欢在这儿碰头),她们听到身后两个中年男人在聊拍电影的事。

林青霞不经意回头看了一眼,没想到那两人竟跟了上来,吓得她们拔腿就跑,一路冲上天桥。

其中一位男子追上跑得慢的李文韵,解释说他们没有恶意,只是想找林青霞拍戏。

当时的林青霞又瘦又小(还不到一百磅),心想:“他怎么会看上我?”

他们想请她们喝咖啡,她们不肯;要她们留电话,她们也不答应,直接说:“我们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坏人?”

对方没办法,只好递上名片,让她们回头联系他。

名片上写着“杨烈”。不过,那时候还在上学,林青霞回家后自然没敢打电话。

高中毕业后,林青霞没考上大学,白天闲着,晚上就去台北车站对面的补习班上课。

有一天晚上,她和同学张俐仁去“西瓜大王”隔壁的西装店取订做的蓝白花纹喇叭裤。

走到街角转弯处,一个矮胖、大肚子、突眼睛的男人撞了张俐仁一下,问她要不要拍电影,又看了林青霞一眼,说:“你也可以。”

因为之前有过类似经历,她们拿了名片就走。这个人叫杨琦。

后来有一天,张俐仁来林青霞家玩,两人无聊,偷偷跑到附近的杂货店门口,用公共电话打给杨琦。推来推去,最后还是林青霞鼓起勇气拨了电话。

杨琦在电话里说:“你再找四个同学,你们六个人演一场戏,穿着功夫装,在游泳池边练功夫,打打闹闹掉进水里,再爬上来,若隐若现地露点身材……”

林青霞一听,立刻说:“不演!不演!”

杨琦问:“那你想演什么?”

林青霞说:“我们刚高中毕业,只能演学生。”

杨琦告诉她,正好有一部学生电影在招新人,让她留了电话,等消息。

过了一阵子,杨琦约林青霞和张俐仁去咖啡馆,帮她们填了履历表,然后带她们去了电影公司。

那天,林青霞穿了一件紫色棉质上衣,胸口绣着大大的“LOVE”,配白色喇叭裤和当时流行的松糕鞋;张俐仁则穿了白色热裤和六英寸松糕鞋。

办公室里坐着导演宋存寿、郁正春,还有副导演谢重谋。他们让她们脱鞋比身高,最后约了试镜日期。

林青霞家里是传统的山东家庭,父母和哥哥都反对她进电影圈,只有妹妹支持。

母亲甚至为此卧病三天,林青霞一度打消了念头。

但到了试镜那天,张俐仁非要林青霞陪她去。

现场有六七个女生一起试镜,导演让林青霞也顺便试试,用的是八厘米黑白无声摄像机。

没过多久,杨琦上门通知,导演选中林青霞演《窗外》的女主角江雁容。

林青霞惊讶极了:“怎么可能让我演女主角?我以为只是演个同学甲乙!”

父母为了保护她,坚决不同意她进电影圈。但林青霞对拍电影充满好奇,怎么都不肯放弃。

母亲苦口婆心地劝她,甚至拿当年最红的女星林黛和乐蒂举例:“最红的明星最后都自杀了,你何必……”

电影公司的人一次次上门,都被赶走,最后来了一位山东籍的国大代表。老乡见面,加上林青霞再三保证会洁身自好,母亲才勉强答应陪她去见导演。

记得那天,母亲拿着剧本,仔仔细细地把所有接吻戏都用笔打了叉。导演在一旁陪着笑,连哄带骗地说:"可以借位拍,不会真亲。"可母亲还是不放心。

她甚至要来了《窗外》里饰演"父母"的曹健、钱璐的家庭住址。一离开电影公司,就拉着林青霞直奔他们家。到了门口,佣人见是陌生人,推说主人不在家。但母亲执意要等,母女俩就这样站在门口,从下午一直等到黄昏。

最终,曹健夫妇被这对母女的诚意打动,开了门。听他们再三保证宋存寿导演是圈内出了名的正派人,母亲这才稍稍放心,带着林青霞回家。

1972年夏天,郁正春导演带着合约来到林青霞家。因为未满十八岁,母亲代她签了人生第一份电影合约,片酬一万台币,分四次支付。

05:命运的转折

签完约,林青霞和张俐仁去西门町逛委托行(当时卖进口高档服装的地方)。

张俐仁发现一对时髦男女一直盯着她们,果然,那位女士走过来问林青霞有没有兴趣拍电影。林青霞说已经签了约,对方一脸惋惜。后来才知道,那位男士是国联电影公司的制片郭清江。

又有一天,林青霞和同学在西门町逛街,迎面走来几个穿黑西装的男子,同学们惊呼:“柯俊雄!柯俊雄!”第一次见到大明星,大家都很兴奋。

刚转身,后面又跟来一个高大的西装男,同学们说他刚才和柯俊雄在一起。他也想找林青霞拍电影,这次林青霞竖起两根手指,老练地说:“我已经签了两年的电影合约。”

后来,“中央电影公司”的经理张法鹤也通过张俐仁联系她,但林青霞已经不可能再答应任何邀约。就这样,命运推着她走进了《窗外》。

《窗外》拍摄于1972年,林青霞刚高中毕业,还是个爱做梦的年纪,像初生牛犊一样闯进了电影圈。

幸运的是,她遇到的都是老实人,没在这个大染缸里迷失,一路走得很顺。

拍戏第一天,造型师一剪刀把她留了三个月的长发剪到耳上,她哭得眼睛都肿了。初中加高中六年,学校规定头发不能过耳,毕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留长发,结果还没留多久就被剪了。

电影前三分之二的学生戏对她来说不难,毕竟刚离开校园。

但结婚后的戏份,没有生活经验,演起来就生涩许多。她的初吻也献给了这部电影。

拍吻戏时,男主角胡奇教她:“牙齿合上,嘴唇张开,剩下的交给我。”结果两人牙齿磨得咯吱响,拍完后摄影师陈荣树的眼睛从镜头后面慢慢移出,一脸迷惘地说:“她像个木头。”

那段日子,林青霞每天像只快乐的小鸟,从片场飞回家,兴奋地和母亲分享拍戏的趣事。母亲躺在床上,双臂环抱,轻声说:“希望你以后都这么快乐。”

1973年夏天,《窗外》在香港上映,林青霞一夜成名。接下来的二十年,她几乎没停过拍戏。有了名,有了利,也有了得失心。在忙碌和压力中,她渐渐忘了什么是快乐。

1994年,她嫁到香港,生了三个可爱的女儿。人生路上,她经历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虽然息影多年,却依然逃不开媒体的关注。

世人总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真实的人生,往往比电影更戏剧化。

参考书目:林青霞《窗里窗外》

来源:一枚小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