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很多姐姐的表现都出人意料。有些是出人意料的好,有些是出人意料的差。
周末把这一季《浪姐》追平了。
说实话,很多姐姐的表现都出人意料。有些是出人意料的好,有些是出人意料的差。
一个很残酷的真相是,当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舞台上,业务能力好坏真的一目了然,骗不了任何人。
互联网时代,没有怀才不遇,这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但凡真唱得好跳得好,哪怕性格好,都是有可能出圈的。
当然,另一个残酷的真相是,在一个被投资方控制的节目里,人是被分三六九等的,有些人是节目组要保的,有些人是节目组要弃的。
节目组的那些骚操作,说实话真的让人生气。
这也是我更喜欢自媒体的原因,当初纸媒做得很好,但后来果断转了自媒体。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媒体大多数时候是自己可以做主的,但投稿不是。
我知道一些征文活动,奖金特别高的那种,基本都是内定的,当然是内定给特别出名的作者。
我讨厌这种人情世故的竞争,相信大多数人都讨厌,所以王蓉被淘汰才那么让人心疼,让人意难平。
明明不努力的是陈德容,结果最后淘汰的是表现很好的王蓉。
没办法,谁让前者名气更大呢,这就是娱乐圈的势利。估计请每个姐姐上节目,都是谈好条件的。
至于谈的什么条件,当然看话语权的多少。
只是,这一套现在越来越不被大众接受了。被节目组保的人,如果实力真的强,大家也就不说什么了,如果实力不那么强,反而容易招黑。
陈德容就很典型。
她这个咖位,节目组不可能一开始就淘汰她。加上有琼瑶女郎的滤镜,她只要别太拖后腿,其实大家也能接受。
但她实在太让人失望了。
她身上的槽点太多,总结起来无非是:
一是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
陈德容没有舞蹈基础,学得很慢,眼看时间来不及了,王蓉提议先把动作全部学完,然后再扣细节。
这话当然是给陈德容说的,潜台词是:你学的太慢了,会拖慢整个团队进度,我们先学会,然后再教你。
这其实没什么问题,但陈德容不高兴了,觉得别人不重视她,她反复强调:我没有基础,我学得慢。
问题是,没有基础,学得慢,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不是所有人的问题。既然是你的问题,那你多练。
可她作为队长,没考虑整个团队,只想着自己不行,其他人缺少了包容。
二是把情绪放在第一位。
大概是琼瑶剧演多了,陈德容真的掌握了琼瑶剧的精髓,把情绪看得很重要。
她责怪王蓉,不该只理性讨论事情怎么做,而不管她的情绪。
怎么说呢,情绪的确也很重要,但要看在什么场合,针对什么人。朋友、爱人可以给你提供情绪价值,合作伙伴为什么要提供?
在浪姐舞台上,王蓉和黄英只是陈德容的合作伙伴,并且只是暂时的,目标很明确,要通过唱跳过关、拿奖。
那当然把目标放在第一位,不是说完全忽略情绪,而是不能把情绪放在第一位。
三是绝不内耗,甩锅别人。
明明她自己学得慢,还要责怪舞蹈老师,说没有降低难度,难度依然很大。
她评价王蓉:她太自我了!
总之,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锅必须甩出去。
陈德容像一个照妖镜,照出了娱乐圈的势利,大咖可以被保送,小人物只能被牺牲。
她也照出了人性。
现在自媒体上有个风气,打开小某书,很多博主教人怎么活得自私冷漠一点,教大家能划水就划水,不用太努力,这样才不枉此生。
可真有一个人做到了,我们会发现,原来这么讨厌啊。
这样不讨喜的人,事业上也很难有太大发展,毕竟没有人喜欢不努力又自我的人。
所以,顶着琼瑶女郎的光环,这些年陈德容却几乎查无此人,要不是这次上《浪姐》,估计很多人都快忘记她的存在了。
陈德容的幸运之处在于,她赶上了好时代,又长得实在太漂亮了,即使不那么努力,也抓住红利获得了名利,有资本不努力。
除了她,张柏芝也算一个,邓萃雯给张柏芝打电话时,张说:浪姐比生孩子都累,一辈子没干过这么累的事儿。
陈德容和张柏芝,倒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对于运气没那么好的人,可能只能通过努力来抓住一点东西。比如王蓉,如果她不是努力把舞跳好,把歌唱好,即使被淘汰了,又有谁会意难平呢?
终究是努力,让她在这场风波里收获了一点东西。
王蓉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汤小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