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日来了,又是一年一度开启朋友圈纪念张国荣无奖征文大赛的时候。作为新媒体人,我也参加过不止一次
Hello,我们又见面了!
上周,去了一趟香港。看了几场高质量的展览,突然对香港的感觉又回来了!
毕竟,那曾是诞生无数巨星的东方之珠,底蕴在!
我们还会集体怀念他多久?
4月1日来了,又是一年一度开启朋友圈纪念张国荣无奖征文大赛的时候。作为新媒体人,我也参加过不止一次
去年的今天,恰好是复活节假期。以往的节日,香港人去日本、去东南亚、去欧美度假,现在,他们全部涌回内地消费、玩耍。
去深圳吃喝玩乐
去广州吃喝玩乐
去顺德吃喝玩乐
......
只要放假,广东周边都是北上消费的香港人。
真是变天了。
我有一个前同事在东山口开咖啡馆,今天就迎来了几个香港客人,他们抱怨到:现在的香港消费贵,服务态度又差,连他们自己都受不了。所以,内地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价格友好,态度也很友好。
当我们怀念张国荣时,是不是怀念的是那个还是很“香” 的香港呢?因为,哥哥就是香港荣光时期的代表人物。我总会想,随着香港热度的散去,我们还会集体怀念他多久?
那时候大家都开心,就如当时的香港
上周,我看了一个很久以前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我想这个节目的年纪比许多读者的年纪都大。里面主持的是香港三才子,黄霑、倪匡、蔡澜。张国荣作为嘉宾的那一集,应该是最黄金的一次访谈吧。
那时候,黄霑倪匡还在世,倪匡未发福,他的脸庞还能看出来儿子倪震的俊俏轮廓,至于现在的老爷子蔡澜呢?那时候还很清秀,在整个节目中,几乎插不上话。
这三个老男人,围着一身西装,嫩得像鲜肉一样的张国荣谈笑风生。据说这个节目,每次都以黄霑那招牌的三声大笑开启。
是的,那个年代,香港人还是开心的吧。后来患上抑郁症的张国荣,嘴角还是经常翘起的。他面对着镜头毫无保留地说了很多入行的坎坷以及在巅峰时期遭遇的不快。
但是,都是那些事后一笑的轻松。他们四个就像是在酒吧喝酒聊天骂人的我们,尽管有些不快,但是生活的一切都是向好的。
就如当时的香港。
我记得第一次看这个节目是陪着大人看的,那时候我才几岁,香港电视还没有进入广州。但大人们不知道装了什么天线,在广州的深夜时段是可以看到香港电视的。
当时的香港,就如这个深夜才出现的频道吧,充满神秘感。那是一个我们会仰视的世界。香港人富有、光鲜,是小时候我们对香港的印象。
我童年时最漂亮的衣服都是香港亲戚带回来的。
时髦的香港已是过去式
但是,现在我们去香港已经看不到那个世界了。几年前,我和朋友去香港购物。我建议到海港城,因为那里的Faces又大又全,结果她非要去中环置地。为什么呢?她说那里才是真正的香港。
当我在遮打花园的咖啡店看着那栋大厦里的人的时候,我才明白如今时髦的香港,真像未被填海的面积,真是越来越少了。也只有在中环置地,才可以看到一些“香港人”的遗风。
在下午的三四点,写字楼的绅士淑女都出来买咖啡了,他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队。男的西装革履,女的精致有加,鞋子都是干干净净的,明显是用心打扮过,却绝不夸张。
女友喝着咖啡,叹口气说:“这里才是我心中的香港。” 我站在那里,看了15分钟的人来人往,明白到时装的精髓:悦人悦己,但绝不咄咄逼人。
所以,之前我写的张国荣,其实是怀念官仔骨骨的他。现在,看来我们怀念的是官仔骨骨的香港。
不过,去年我去香港,又已经不一样了。以前高大上的尖沙咀,街道的面貌已经像二三线城市。每上一部出租车,司机都在抱怨香港怎么怎么不好,整个城市的气氛都很压抑。
最意想不到的是,到处都在说普通话。
而我们心目中的那个香港是黄伟文抱怨餐厅厕所太小,关门会弄脏他的裤子的香港。
是软硬天师唱《川久保玲大战山本耀司》的香港,是邓小宇写《穿KENZO的女人》的香港。
这部作品中,主角钱玛莉曾说:“在朋友、同事面前,我是属于那类‘too good to be married’的女人;我的威势、我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我的美丽、高窦和单身,但假如我的美丽一旦消失,我的高窦和单身就会马上失去了意义。”
如今的香港,黎明也不在红馆开演唱会
后来,我和女友后来打算到IFC看电影,还没走到那里,天桥上已经出现了喧闹的卖唱人士以及趴在地上的乞丐。下面是新建的摩天轮,游人如鲫。刚才遮打花园的elegant就即刻入梦了。
曾经斯文靓仔的黎明在这个摩天轮游乐场开演唱会,媒体评论说这是天王少有的接地气举动。
但香港明星的演唱会不都在红馆的吗!这样的香港,好像真的不太美丽。
一切的怀念都是因为突然失去,就如张国荣。有时候,会突然想:“怎么一下子就没有了呢?”就是那种感觉。最要命的是,一切已经不再复返。
我的品味,早被当年时髦的香港定型
可是,过去的那个香港谁都不可以说跟自己没有关系,特别我们这群看着TVB长大的人。我们的物质启示根本就是从香港那里来的。
粉饼
女人拿着粉饼补妆的时候,是最女人的时刻。
礼服
最爱看明报的社交版。也是等了好多年,才有了可以穿礼服、晚装的社交活动。但很小的时候,看明报就知道那是成年人的必备衣物。
眼影
当香港的女人眼皮上没有了眼影,那个时髦的香港也远去了。
白衬衫
白衬衫不代表纯情,代表时装的第一要诀是整洁。
LV旅行包
港剧里面,无论是主角出游,还是离家出走,拿的都是这个格子袋。后来才知道它是鼎鼎大名的LV。
花店
女人的最终梦想,不是嫁个有钱人,而是能开个花店。
发型
发型是经济的风向标,经济越好,发型越夸张。
迄今为止,我还是喜欢坐在香港的士上听电台节目。在香港,只有电台节目永远有香港气质,永远时髦的。
广告
好看的香港商业广告陪伴了我整个青春期,让我知道何谓有品味,有创意。
手袋
中环OL让我知道手袋是成长的证据,是埋堆的通行证。
减肥
没有节过食,减过肥,不算都市里的女人。
香港小姐
她教会了我,就算失败了,也要微笑面对观众,主动拥抱竞争对手。
原来,我的品味,早被当年时髦的香港定型了。
最后,再看看这个百看不厌的采访吧。
来源:阿之娱乐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