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是《一帘幽梦》里俏皮可爱、纯真浪漫的汪紫菱,“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歌声响起紫菱美妙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
在很多 80、90 后的记忆深处,陈德容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
她是《梅花烙》楚楚动人的白吟霜,宛如一朵盛开在冰天雪地的梅花,柔弱而坚韧。
尤其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满含深情与委屈,堪称“梅花一弄断人肠”
也是《一帘幽梦》里俏皮可爱、纯真浪漫的汪紫菱,“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歌声响起紫菱美妙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
那时的陈德容,是多少人心中的梦中情人,是无可替代的白月光。
可人毕竟是多面的,角色所赋予的滤镜在现实里真实的样子总会在不经意间暴露出来。
《浪姐 6》里,在陈德容的领地里无数吃瓜网友纷至沓来,就节目中的种种表现,也难怪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
在节目初期,陈德容在排练时就状况百出。
作为唱跳零基础的她,舞蹈动作总是僵硬、不协调,跟不上节奏,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反复练习多次。
这本身无可厚非,毕竟隔行如隔山,大家也能理解她需要时间去学习和适应。但她在排练中的态度却引发了众多争议。
队友王蓉出于对团队整体进度的考虑,提出先把舞蹈整体框架过一遍,再去抠细节的建议。
期间也再加上黄英的“乱传话”。三个人的小团队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浓浓的火药味。
最激烈的时候陈德容的连表情都懒得装了,“人强烈的自卑,会使你莫名其妙变得非常无礼”。
直接对着镜头翻白眼起来白眼,在后续的排练过程中,也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
对队友和舞蹈老师的指导表现出抵触情绪,甚至跳舞的时候连王蓉的肩都懒得搭。
后续彩排和正式表演结果也可想而知,不把舞台当舞台,游离团队之外,动作也是软绵绵的。
东扒拉一下西扒拉一下,直接把不努力写在脸上,拉票环节梅开二度,有忘词了。
种种骚操作下,网友的怒火值也是飙升。
隔着屏幕一顿输出,小时候看着你戏长大的,没想到你是这样子的,我的童年女神呀,拜托你醒醒吧!
反观叶童和邓萃雯,年轻时也是在娱乐圈战功赫赫,也没像你这般自我为中心,倚老卖老。
而是认清自身短板,舞蹈基础薄弱,那就先摆正态度好好练白,这么大的竞技场,观众可都看着呢。
没有人可以一直活在过去,时代在变化,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就像与生俱来的美貌,虽然能助力我们在某些领域顺风顺水,但也只是一时的加分项,真正持久的你即使在时代的裹挟下仍有独立及应变时代的智慧。
王蓉就是典型的标杆,虽然因陈德容遭淘汰了,但却用实力赢得了观众。
她的一言一行及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亮眼表现,观众都看在眼里。
“免我蹉跎苦,不能专挑我一个人欺负”,但在观众着里她就是王者,央视也代表我们观众给予了见证。
又回到陈德容身上来,纵观陈德容,其实很多人也都能在她身上找到一点半点的影子。
回顾陈德容的演艺生涯,她无疑是幸运的。14 岁被琼瑶相中,为了等她长大,琼瑶甚至不惜让剧组停摆三年 。
18 岁时,她主演琼瑶剧《梅花三弄》系列,一举成名,成为 90 年代最红的 “琼瑶女郎” 。
此后,她又出演了《一帘幽梦》等多部经典琼瑶剧,在剧中她总是那个被众人呵护、爱慕的女主角,享受着主角光环。
这种长期处于主角地位的经历,或许在不知不觉中让陈德容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当我们在高位处惯了,认知也会逐渐形成,理所应当的感觉自己就应该是被关注、被照顾的对象。
就像在《浪姐 6》的舞台上,她无法接受自己不再是焦点,无法接受队友对她提出的合理要求。
当王蓉指出她的问题时,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反思自己,而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是队友不尊重她。
可是错就错在,她还没意识到,时代的风向标不会因她一人而停滞,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当你不适应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人适应,没有人会原地等你。
如今的观众,更加欣赏那些独立、努力、有实力的女性。
尤其是《浪姐》这个百花争艳的的舞台上,审美倾向体现得更加明显。姐姐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 “花瓶”,而是齐聚个性、活力而又努力实力兼具的鲜艳花朵。
在舞台上绽放光芒。比如,宁静从出道以来就以其霸气、直爽的性格和出色的演技备受观众喜爱。
在《浪姐》中,她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气场和领导力,带领团队一路过关斩将,她的自信和独立,让观众看到了女性的力量 。
还有蔡少芬,虽然普通话不太标准,但她从不避讳自己的不足,反而以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在训练中,她刻苦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唱跳水平,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努力拼搏的精神,也让她圈粉无数 。
在这个追求平等和多元的时代,观众希望看到的是真实、有血有肉、能够展现女性力量的形象 。
回到当下,陈德容事件也对其他明星也是警钟一枚 。
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断适应观众的审美变化,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中站稳脚跟,赢得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
而我们也亦如此,时代淘汰你的时候是不会打招呼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适应时代变化,不沉迷过去,才能不畏将来!
来源:上进原野7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