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给大陆捐款约100亿,90岁再婚107岁去世,留下238亿遗产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4-04 06:03 1

摘要:彼时李小龙尚未成名,他前往邵氏公司应聘,索要的薪酬为1万美金。

他是世人眼中的大慈善家。

一生累计捐款约100亿。

他同时是失败的父亲,与子女反目。

儿女宁愿放弃天价遗产,也不愿见他最后一面。

在90岁时他不顾非议迎娶小28岁娇妻。

惹得舆论哗然。

既慷慨又小气,既慈善又苛刻。

被称为“电影皇帝”的邵逸夫,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子女为何与他形同陌路,一刀两断?

01艰难创业

邵逸夫的父亲在上海商界威名赫赫。

他经营有方,曾捐助过孙中山。

邵家到了邵逸夫一辈,家道中落。

财产仅剩一座房子外加一个剧院。

邵逸夫兄弟一合计,毅然卖掉房子。

全部搬到剧院,一齐扎身娱乐圈。

几人分工明确,共同创立了电影公司。

年仅16岁的邵逸夫扛起笨重的摄像机。

担任了摄影师的职位。

几人合伙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

当时初出茅庐的邵氏兄弟遭到竞争对手的围剿,公司惨败。

为了扭转局面,三哥邵仁枚当机立断去新加坡发展。

年仅16岁的邵逸夫也跟随而去。

兄弟二人带去的影片在新加坡可谓降维打击。

销量火爆,供不应求。

四年后,邵氏电影在新加坡成立。

正当邵逸夫准备大展拳脚之际。

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来临了……

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来临。

无数电影公司停业关门。

危机就是转机!

眼光独到的邵逸夫意识到无声电影即将被淘汰。

未来,将会是有声电影的天下。

于是,邵逸夫不惜重金邀请粤剧名角。

自编自导了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

刚上市就引发轰动。

甚至有好奇的观众砸烂留声机。

只为了查看里面是否有人在说话。

为了减少损失,邵逸夫专门派人保护留声机。

此后,邵逸夫的事业迅猛发展。

他成了东南亚名副其实的电影之王。

可惜,随着日本入侵东南亚。

邵逸夫的生意备受影响,只能无奈关门。

在打赢日军后,邵逸夫再次考察市场。

这次,他把目光放到了香港。

开始了二次创业。

这一年他50岁。

邵逸夫买下了一块荒山。

“开山拓土”作为自己的片场。

为了让公司一鸣惊人。

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

最终选定了《江山美人》。

即使电影耗费巨大,预算超过100万港币。

邵逸夫在所不惜。

他大胆任用当时还寂寂无名的李翰祥担任导演。

该影片一举创下当时票房纪录,将各种大奖囊入其中。

助力邵氏影视登顶。

此后,邵逸夫的电影公司每年能出品40多部电影。

被人称作是“东方好莱坞”。

他的电影公司成为香港电影界的风向标。

邵逸夫被无数人追捧,视为人生偶像。

然而,功成名就的邵逸夫。

在员工眼里却是个失败至极的老板。

02既慷慨又锱铢必较

邵氏公司对员工苛刻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曾有多位演员公开喊话邵氏涨薪。

如李修贤、汪明荃、惠英红等。

江湖上更是流传邵氏因为心疼工资,拒绝李小龙的故事。

彼时李小龙尚未成名,他前往邵氏公司应聘,索要的薪酬为1万美金。

结果邵逸夫嫌贵,只愿支付李小龙四分之一工资。

致使李小龙一气之下,投奔当时正在发展的嘉禾。

结果李小龙凭借《唐山兄弟》一炮而红,帮助正在崛起的嘉禾站稳了脚跟。

除了对外来人才苛刻。

本公司员工同样待遇微薄。

邵氏公司把演员当成普通员工。

按月支付工资,没有额外分成。

这就造成了演员红不红一个样。

声名显赫如姜大卫、狄龙即使红透大江南北,同样买不起房。

每日出行靠公交,住员工宿舍。

所以,邵氏公司流动性极大。

只要员工红了,就相继离开。

如胡金铨、李翰祥等名导先后离开。

或者自立门户,或者投奔竞争公司。

邵氏公司成为了演艺界的“黄埔军校”。

不过,邵逸夫本人能够建立如此电影王国。

自然不缺心胸和格局。

李翰祥离开时,曾经带走近一半的成熟员工,让邵氏元气大伤。

后来李翰祥投资失败,被台湾影视圈所不容。

是邵逸夫既往不咎,接纳了他。

对于外界传言邵逸夫苛待员工、不近人情、铁石心肠等一众说法。

邵逸夫反驳道:“我旗下有2000多员工,如果每个人都讲人情,那就是对公司的绝情。

别看邵逸夫对于员工薪资斤斤计较。

对于祖国他从不在乎得失。

在他的慷慨解囊下,助力3万多座“逸夫楼”拔地而起。

有人留意到,部分学校名字上的“逸”少了一点。

原来,这是邵逸夫的要求。

他认为自己如果并非全额捐赠,怎么能够拥有冠名权。

所以他如果全额捐赠,“逸”字就完整。

反之则缺了一点。

曾有记者问:“你每年产出那么多电影,得挣多少钱啊?”

邵逸夫坦然回答:“挣多少钱不重要,为国家贡献多少才重要。”

这境界,让多少人望尘莫及!

邵逸夫对内地的公益捐赠超过100亿港元。

名副其实的大善人。

可这位大善人与自己的子女却视同水火。

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呢?

邵逸夫有两任妻子。

与第一任妻子黄美珍相识于微末。

黄美珍为他生了两男两女。

两人携手走过50年。

后来黄美珍因病去洛杉矶调养。

抢救无效最终离开。

为纪念黄美珍。

邵逸夫特地命公司为她停产一年。

黄美珍过世后,邵逸夫更加风流。

他经常被女明星簇拥其中。

戏称自己是“风流但不下流”。

而黄美珍的子女在被邵氏公司逐步边缘化。

这让邵逸夫的子女对其有所怨念。

邵逸夫90岁宣布与方逸华结婚。

更是让子女们对邵逸夫满腹怨恨。

要知道在黄美珍在世时,邵逸夫就与方逸华眉来眼去。

最后黄美珍眼不见心不烦。

离开香港前往洛杉矶。

说是治病,也有几分逃避的意思。

尽管此时,黄美珍已经离去十年。

她的儿女们还是过不了这一关。

邵逸夫的大儿子邵维铭因不满方逸华入主邵氏,曾与邵逸夫二十年不见面。

邵维铭更当面对记者放话。

“香港我是绝对不会回去的!”

直到2006年,两人才和好如初。

为了避免自己日后产生的财产纠纷。

邵逸夫早早就立好了遗嘱。

他留下的238亿财产大部分归属于家族基金会。

而且信托中一大笔钱将用于做慈善。

这一做法,被香港富豪称为是明智之举。

结语

邵逸夫活到了107岁,堪称世界最长寿CEO。

他虽然因为风流被人诟病,但大节不亏。

他将一生奉献给国家,教育和电影行业。

世人将会记得他的功绩,永远怀念他。

参考资料:

电影教父邵逸夫的另一面:是传奇也是凡人|腾讯娱乐

邵逸夫90岁扶正六旬女友方逸华|网易娱乐

来源:竹君说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