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理说,这一天有个传统,就是可以随便搞搞笑,很多娱乐媒体也会借机给读者来点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前言
四月一号愚人节,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这一天可真是个开心的节日。
按理说,这一天有个传统,就是可以随便搞搞笑,很多娱乐媒体也会借机给读者来点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就这么一条新闻,原本大家都以为是个玩笑,结果真相出来后,许多粉丝都挺难接受的。
这就是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的消息。
张国荣跳楼的那一刹那,他的死因就成了各种说法。
有的人说是情感上的痛苦,有的则认为是被人下了降头……
直到葬礼那天,张国荣的家人对外透露,他之前就已经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
其实,真正导致张国荣崩溃的,真的是网上流传的那些简单原因吗?
为情所困?
在张国荣的去世消息发出的第二天,两封遗书就登上了香港各大报纸的头版。
这两封遗书的内容差别挺大,但都有提到一个名字——唐唐。
唐唐本名唐鹤德,是张国荣的好朋友,曾在公开场合被张国荣称为挚爱。
根据香港一些早前的媒体报道,这两位曾经有过一段恋情,而张国荣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没有遮掩。
后来,张国荣的事业迅速蒸蒸日上,为了不影响他的发展,这两个人才不得不将感情隐藏起来。
很多媒体都认为,张国荣之所以选择自杀,跟他和唐鹤德之间的感情纷争有着密切关系。
香港的大街小巷中,各种关于第三者介入的故事纷纷流传。
有些人说唐鹤德始乱终弃,暗地里背着张国荣和别人搞暧昧。
还有人说是张国荣心里装了别人,才想跟唐鹤德分个清。
不过,就在张国荣离世八小时后,唐鹤德就亲自出来澄清了这个消息。
唐鹤德很明确地说,他和张国荣之间并没有人们传言的那些感情纷争。
至于他自己和别人外出,其实只是自己的司机来接他而已。
那如果说和唐鹤德没啥关系的话,张国荣留下的那两封遗书又该怎么理解呢?
一些对张国荣有所了解的粉丝,经过认真分析这两封遗书,发现了其中在细节上的一些问题。
在那两封遗书里,张国荣把唐鹤德称作-唐唐-,可实际上他是相当厌恶这个叫法的。
-唐唐-这个叫法是香港小报给唐鹤德起的贬义称呼,本质上是在嘲讽他与张国荣之间的关系。
在公开场合,张国荣更倾向于叫唐鹤德-唐先生-。
正是因为这个细节的问题,许多人都认为张国荣的遗书可能并不是他自己写的。
尽管说法有点立不住,2002年11月,确实发生了一件事,引发了大家对张国荣和唐鹤德感情早已破裂的猜测。
被下降头?
因为成长的环境影响,张国荣自小就对风水和鬼神这些东西相当信服。
自从他与唐鹤德相识之后,他每年都去济公庙挂塔香,还把他们俩的名字写上,为他们祈福。
张国荣希望每年都来祈福,这样能保佑他和唐鹤德的感情顺利,少些阻碍。
可到了2002年11月,张国荣去年在济公庙的祈福时间已经过了,但他却一直没有再去。
后来大家才明白,张国荣那会儿已经惹上了麻烦,他怀疑自己在泰国被人下了降头。
所谓的降头,是一种在东南亚盛行的巫术,跟咱们说的巫蛊之术差不多。
2002年11月,张国荣第一次尝试自杀,幸好被唐鹤德及时发现并送医,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正如之前提到的,张国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特别迷信-的。
为了摆脱自己被下降头的问题,张国荣找了很多高僧喇嘛,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但咱们都明白,这些巫术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张国荣最后也是越陷越深。
支持下咒说法的人们把目光集中在张国荣生前的一些奇怪行为上,此外,他生前的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也被不少影迷认为是压垮张国荣的最终一根稻草。
张国荣是一位特别擅长演绎悲情角色的男演员,他所饰演的许多悲剧角色都成了经典之作。
不少人认为张国荣是一位出色的演员,最终可能就是因为-入戏太深-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异度空间》是一部心理悬疑片,许多人认为张国荣最终的崩溃与这部影片以及所谓的-下咒-有着密切联系。
不过,也有些人认为,张国荣演过那么多情感丰富的悲剧角色,如果真的是因为太投入,或者真被下了咒,那他早就该出事了。
因此,这些说法有点儿勉强,从张国荣去世以来,这些争议一直没个结果。
直到最后,张国荣的家人终于对外坦承,他早在之前就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生理抑郁?
一提到抑郁症,很多人就开始说张国荣太矫情了,觉得大明星生活无忧,根本没理由去抑郁。
其实事情并非如此,抑郁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就是心理抑郁,简单来说,就是内心有一些不容易释怀的事情。
还有一种生理抑郁也同样需要大家关注。
咱们的情绪,其实是受大脑里好多因素的影响调节的。
张国荣在最后几年里,他大脑里的化学物质已经严重失衡,因此才会发生第一次自杀的事情。
在这之后,张国荣也试图自救,他找到了心理医生麦列菲菲,希望能通过她的帮助来改善自己的状况。
结果大家都清楚,张国荣最终遗憾地没能熬过来。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抑郁症是张国荣自杀的主要原因,但其实这事儿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为何他在2002年和2003年表现出如此强烈的轻生念头呢?这背后可有许多复杂的因素。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尽管咱们谁都无法深入探知张国荣当时的想法,可是-心中的偏见就像座大山-这句话,可能正好形容了他在最后几年里承受的巨大压力。
2000年7月,张国荣正式启动了他的热·情演唱会。
根据他的安排,这场演唱会将横跨20世纪与21世纪,因此他为这场活动投入了不少心血。
他对演唱会的每个细节都亲力亲为,灯光的布置和摄影机的位置都听取了张国荣自己的意见。
他还亲自做了艺术总监,特意从法国请来了自己最爱的高缇耶来为演唱会设计服装。
两个人的构思里,这场演唱会的服装主题是从天使到魔鬼。
高缇耶为张国荣量身打造了一整套服装,张国荣对此十分赞赏。
为了和服装主题相配,张国荣决定留起了长发,他觉得长发能给观众带来最佳的舞台效果。
张国荣在选歌方面也费了不少脑筋,他把自己多年对-爱与性别-的沉思和选择都融入到曲目里,期望能给观众带来一些深刻的反思。
在首场演唱会结束后,张国荣的演唱会确实迅速登上了香港娱乐版块的头条,但满眼的却是对他的批评和攻击。
许多香港的娱乐评论家认为张国荣在演唱会上穿的衣服有些不男不女。
作为一个男的穿裙子,留长发,甚至露背,简直像个怪物,真是舞台设计的惨痛教训啊。
对于张国荣这样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听到这样的评价,心里肯定是挺难受的。
尤其是他从法国请来的设计师高缇耶,对这种-奇耻大辱-真是无法忍受,气得表示以后不会再为任何香港艺人设计服装了。
尽管开场并不算很顺利,但既然演唱会已经拉开帷幕,那就得继续进行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国荣前往了马来西亚、日本、加拿大、美国继续他的演唱,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香港。
张国荣的演唱会一结束,那些之前批评他的香港媒体立刻态度大变,纷纷开始赞扬他的成功。
不过,这些赞美的声音并没有让张国荣重拾自信,反而更加让他对这些自称评论家的家伙感到厌烦。
他甚至认为,这些评论家对他的肯定并不是因为他的实力,而是因为外界对他的好评,所以才变得如此热情。
自己费尽心思设计的演唱会,当时却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又不能跟自己真心爱的人明明白白地在一起。
连向观众和粉丝展现一个真实的-我-都成了奢望。
这些压力在张国荣生命的最后两年陆续出现,最终把他压垮了。
或许正是因为不被理解和接受,最终成了压垮张国荣的那根最后的稻草。
结语
在1997年的演唱会上,张国荣用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含蓄地向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唐先生表达了心意。
要是-热·情演唱会-没遭到这么多的负面评价,张国荣演出结束后,肯定会对唐先生再次倾吐心声,表达他的真挚情感。
可惜的是,受到外界的关注,张国荣只能无奈选择妥协。
我特别喜欢张国荣在-热·情演唱会-结尾唱的《我》这首歌。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大概是张国荣最想表达的心声。
他敢于迈出那第一步,去成为那朵最独特的烟火。
却无法承受压力,变成最脆弱的-泡沫-。
举报-反馈
来源:嗯嗯哪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