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情付出45年:成小三、为妻赚钱、为妻绝育,她的生活胜似琼瑶剧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4-06 17:02 3

摘要:在琼瑶剧风靡整个亚洲的那段时间,观众们看着剧中“爱情至上”的台词感动得泪眼汪汪,面对“小三转正”的情节也是感慨万千,然而,鲜有人晓得,琼瑶的专属导演刘立立,其实用一生演绎了一出比剧本更曲折、更复杂的三角恋。

在琼瑶剧风靡整个亚洲的那段时间,观众们看着剧中“爱情至上”的台词感动得泪眼汪汪,面对“小三转正”的情节也是感慨万千,然而,鲜有人晓得,琼瑶的专属导演刘立立,其实用一生演绎了一出比剧本更曲折、更复杂的三角恋。

她心甘情愿地当“第三者”,和原配一起照顾同一个丈夫,把自己的收入全部交给原配,甚至为了维护这段感情,放弃了生育,把原配的孩子当成自己的。

45年后,她终于如愿以偿,和自己的真爱步入婚姻的殿堂。没想到,第一个向她送上祝福的人,竟然是男方的原配……

刘立立值得吗

2009年,刘立立得了重病,虽然她还清醒着,却只能躺在床上,完全靠别人照顾。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照顾她的人,居然是……

为了成为董今狐的爱人,刘立立选择了一直单身,连个孩子都没有。到了晚年,她的孤独可想而知,身边也没有人照顾她。

奇怪的是,刘立立身边不仅有儿孙围绕,还有很多人关心她。这一切可不是因为她“琼瑶御用导演”的名气,而是因为董今狐的原配妻子王玫。

2010年,75岁的王玫把离婚协议递给了董今狐:“签了吧,给她个名分,让她走得也体面。”

接着,王玫把结婚戒指戴上了她瘦削的手指,董今狐俯下身轻轻握了她的手心三下——这是他们拍《握三下,我爱你》时的默契信号,表示“我—爱—你”。

有人问她“愿不愿意嫁给董今狐”,躺在病床上的刘立立,手指微微颤动——这就是小脑萎缩症患者最后的表达方法。

这事儿听着真奇怪啊,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谁能忍受自己的老公心里藏了个四十多年的女人呢?更何况自己要主动离婚,竟是为了给“小三”腾地方。

那么,王玫心甘情愿放手的背后,难道真有那么大的决心?刘立立到底值不值得她这么做呢?

在琼瑶剧的辉煌时期,我们看到《庭院深深》中的章含烟为了爱情默默忍耐,而在《一帘幽梦》里紫菱却对楚濂说道:“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她失去的却是爱情。”

在那闪烁的霓虹灯下,爱情的神话似乎总是这样的:女主角在瓢泼大雨中狂奔,而男主角必定是在悬崖边怒吼。就好像爱情是一种能超越生死、打破伦理的绝对力量。

不过,镜头之外的导演刘立立,恰恰是用他自己的人生上演了一场长达45年的现实版琼瑶剧。

好巧!

刘立立,1938年出生,学生时代就当上了校花,追求她的人可说是络绎不绝。不过,她心心念念的始终是导演梦,先是从场记开始,最终成了台湾最有票房吸引力的女导演。

她执导的《婉君》《鬼丈夫》《庭院深深》等琼瑶剧一度风靡亚洲,捧红了林青霞、秦汉等一众巨星,还被琼瑶称赞为“最懂我笔下人物的人”。

这位职场上特别成功的女性,在感情方面却选择了最“谦卑”的姿态。

1990年,在台北的一家妇产医院,42岁的刘立立一个人果断地签下了绝育手术的同意书。这并不是她第一次为了爱情做出牺牲,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

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一个才华横溢、家境优越的小姐和一个有名的导演,竟然会走到这种地步呢?

1970年,导演丁善玺带着他的小徒弟,向他介绍了一位新人:“这是你的师妹刘立立,刚入行做场记。”

董今狐顺着丁善玺的目光抬头,恰好看见那双熟悉的明亮眼睛,刘立立穿着一身干练的工装,正蹲在地上记录镜头的角度。

“真是巧得很!”董今狐心里想着。

于是,董今狐常趁拍摄的空闲时间给刘立立讲戏,他把那些枯燥的镜头变得生动有趣,像讲故事一样;刘立立则悄悄记下他喜欢喝的乌龙茶品牌,第二天片场就多了一壶热腾腾的茶水。

1973年拍摄的琼瑶剧《在水一方》,这会儿两人已经成为圈内人公认的黄金搭档了。可是刘立立那时候却还对董今狐的谎言一无所知呢。

满是谎言

其实,在丁善玺介绍之前,董今狐就已经注意到刘立立有一段时间了,那时候正值她在大学的时候。

他曾在远处看到刘立立在排练,可惜她身边有太多追求者,让他不敢上前,只能把那份心动深埋心底。

毕业典礼那天,两人在礼堂的后台擦肩而过,董今狐递给她一本《莎士比亚戏剧集》,扉页上写着“献给未来的大导演”,然后就匆匆走开了。

毕业之后,董今狐跟随著名导演丁善玺,开始从最基础的杂务做起。没想到,命运又一次把他们聚到了一起。

董今狐对刘立立的关心真的是细致入微,知道她的胃不太好,每天都送早餐;还特别注意她生活中的小细节,帮她弥补那种马虎的性格。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温暖关怀让从小家境不错却缺乏情感支持的刘立立感到受到关注,慢慢地她开始依赖上了。

可他偏偏没跟刘立立说自己早就有了老婆和女儿。

直到有一天下班后,刘立立在董今狐的公文包里发现了一张全家福——照片中,他搂着妻子王玫和女儿,笑容依旧温暖如昔。

她闯进倾盆大雨中痛哭,这时追上的董今狐猛地一把把她拉住:“我和她是包办婚姻,遇见你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他哆嗦着拿出钢笔,往她的手心里写下“今生今世”四个字,墨水被雨水晕染成了一片蓝雾。

这时候的刘立立深受琼瑶的作品影响,把爱情看成了一种超越道德的存在,而董今狐的出现正好能成为她那种“飞蛾扑火”爱情观的现实体现。

不过,她心里还是有些犹豫。尽管在镜头前,她见识了太多关于“融入这个家庭”的不离不弃的爱情观,但面对那现实残酷的光芒,她又怎么真能做到“不顾他人安危”。

刘立立面对这段不正当关系,曾试着割腕轻生,董今狐则用“一见钟情是最高审美”来给出轨涂上光鲜的外衣。他竟然说“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

董今狐死活不愿让她离开,反复用自己所谓的浓烈爱情摧毁她为了逃避这段扭曲关系而建立的心理防线,但他自己又不想离开自己的合法妻子。

残酷的现实是,董今狐直言“我不能放下正牌妻子王玫”时,刘立立没有选择离开,反而决心把自己打造得像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事业上帮助董今狐开疆拓土,另一方面在感情上却要对王玫低头。

为了能够同时兼顾妻子和情人,董今狐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选择。那些花言巧语真是害人不浅,刘立立也因此迷失了自我,她竟然心甘情愿答应了。

董今狐于是开始在两个女人之间周旋,一天陪一个。就像乾隆皇帝拥有三宫六院却还要追寻“真爱”,可最终,这两个女人联手把皇权的逻辑带入了现代婚姻中。

数十载光阴

起初,刘立立压根没想过要和王玫扯上关系,甚至为了“单方面平分”这个男人,闹得跟董今狐自杀威胁似的,“别走”啊。

没想到的是,董今狐的妈,居然主动找上了她。

那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董今狐的女儿突然高烧,孩子的奶奶急得团团转,可就是联系不上儿子和媳妇,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刘立立。

于是,刘立立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件麻烦事。三天后,她终于见到了匆忙赶来的王玫。

“这医药费够用么?”王玫有些颤抖地问。

“大衣和电饭锅都变卖了,还剩点。”刘立立低着头,把皱皱的钞票递过去,眼神闪烁不定。她的手腕上缠着纱布,那是割腕不成留下的痕迹。病床上,女儿小雅的呼吸逐渐平稳。

王玫微微皱了皱眉,心里感到一阵不忍。刘立立站起身,准备离开。

“你到底想要什么?”王玫拦住了准备离开的刘立立。

“我想要的是你在雨天递给我的伞,手心的温度,还有你炖鸡汤时多撒的那一把香菜。”刘立立嘴角挂着一丝苦笑,“更想要的是这个家里还有人需要我。”

“要不你搬过来住呀。”王玫语气坚定,显然下了不少决心。自那时起,刘立立的付出也变得更加巨大了。

她把导演的酬劳全都上缴给董家,过得就像是清教徒似的;为了证明“决不生子争宠”的决心,她主动选择结扎,把生育权视为一种证明;就在王玫怀孕的那段时间,她更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家庭的烹饪和洗衣工作。

这种近乎自我折磨的付出,让人不禁想起《哑妻》中静芝割舌以示决心的惨痛经历,只不过这回没有导演喊“停”,也没有编剧来改变命运,这场奉献整整维持了四十五年。

数十年的时光,把敌意磨成了厚厚的茧。

后来,王玫在织毛衣的时候,总是多织一条灰围巾。因为刘立立总是在片场冷得打喷嚏,等刘立立生病了,床边也总会有王玫陪着。

她们早已把彼此融入了各自的生命,就像那件被董今的烟头烫破又缝补的毛衣,补丁反而比原来的布料更加结实。

和董今狐成婚的那天,刘立立在监护仪的滴滴声中,眼角流下一滴泪,恍若回到了那个暴雨的夜晚,年轻的他用钢笔在她的掌心写下字句,雨水冲刷着“今生今世”,却始终洗不去那份交叠的温暖。

结语

到了2025年,“两女共侍一夫”的故事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琼瑶在她的某本书里提到:“生命中总会有许多相见恨晚的时刻,但若某些相遇注定是错的,倒不如从未开始。”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刘立立的“痴情”真的像是一出悲剧。她本可以成为一位独立的女导演,结果却被困在了那个“三人行”的束缚里,直到生病瘫痪之后,才等来一纸婚书。

她心底深处藏着一辈子的挚爱,享受着两个女人的付出,却从不曾意识到自己对她们的伤害,甚至在被采访时轻松说道:“男人娶小老婆那是理所当然的。”

媒体把这种不正常的关系美化成了“超越世俗的真爱”,有些观众竟然为“娥皇女英”的现代版掉眼泪,殊不知这其实是在给性别剥削披上一层温暖的外衣。

当刘立立的故事出现在大银幕上,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或感动上。

不如说,从她的经历中,我们能够厘清,真正的女性解放,其实是把“爱情”从神圣的高位拉下来,重新掌握书写自己人生的权利。

来源:小熊娱乐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