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何韵诗,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哦,那个歌手啊,梅艳芳的徒弟”。没错,她曾经是香港乐坛一颗闪亮的星,嗓子好,舞台表现力强,还有个大牌师父罩着。但如今提起她,更多人想到的是“港独”分子、被封杀的艺人、还有法庭上的被告席。
说起何韵诗,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哦,那个歌手啊,梅艳芳的徒弟”。没错,她曾经是香港乐坛一颗闪亮的星,嗓子好,舞台表现力强,还有个大牌师父罩着。但如今提起她,更多人想到的是“港独”分子、被封杀的艺人、还有法庭上的被告席。
从一个有才华的歌手,到卷入政治漩涡,再到面对法律审判,这一路走得跌宕起伏。
1977年5月10日何韵诗出生在香港,是个地道的香港人。小时候家境一般,但父母挺重视教育。她先在基督堂幼稚园上学,后来进了拔萃女小学,这学校在香港算有点名气的。她小时候就喜欢音乐,加入了学校的合唱团,经常参加各种演出。那会儿的她估计也没想到,自己以后会跟政治扯上关系,可能就想着唱唱歌,上上台,挺开心的。
1988年,11岁的何韵诗跟着家人移民去了加拿大蒙特利尔。那地方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大城市,文化氛围浓,艺术气息也重。她在那儿学法语、英语,适应新生活。加拿大的教育挺注重独立思考和创造力,这对她影响不小。
她后来的很多想法,比如对所谓的“自由和人权”的看法,可能就是那时候种下的种子。当然,她对音乐的热情也没丢,家里经常放各种歌,她就跟着学,梦想着当歌手。
1996年,19岁的何韵诗决定回香港闯荡。她参加了第十五届新秀歌唱大赛,这是香港乐坛挺有名的一个比赛,好多大牌歌手都是从这儿出来的。她凭着一嗓子好嗓音和不错的舞台发挥拿了冠军。更巧的是,颁奖的是她偶像梅艳芳。那一刻对何韵诗来说肯定是高光时刻,梅艳芳还把当年自己比赛穿的衣服送给了她。这师徒缘分算是结下了。
比赛之后,她签了华星唱片,开始职业歌手生涯。不过那会儿华星唱片不太景气,没能马上给她发专辑。她也没闲着,接了些零散的工作攒经验。她唱过《小丸子的心事》,就是《樱桃小丸子》香港版的主题曲,这歌挺火的,算是她早期的代表作。
她还当过旅游节目主持,演过电视剧电影,跟着英师傅学过吉他,忙得不亦乐乎。有一次,梅艳芳忙着专辑没空录Demo,何韵诗主动帮忙录,梅艳芳听完很感动,正式收她为徒。
1999年,她在梅艳芳演唱会上唱和音,表现亮眼,梅艳芳正式认她做唯一女弟子。2001年,她发了首张EP《First》,拿了不少新人奖,事业总算上了轨道。可惜好景不长,2003年梅艳芳去世,她失去了一个大靠山。
那段时间她继续发专辑,慢慢在香港乐坛站稳了脚跟。她那几年的歌,风格挺鲜明,粉丝也多,算是她事业的巅峰期。何韵诗的音乐路不算一帆风顺,本来可以一直走下去。可惜,为了流量后来她选了另一条路,把自己推向了完全不同的境地。
2014年,香港“占中”运动爆发,要争取普选。何韵诗没把自己当旁观者,直接跳进去参与。2014年12月11日,金钟占领区清场那天,她跟其他抗议者一起静坐抗议。警方清场时用了防暴警察,她被抬上了警车,成了第一个因为“公民抗命”被捕的艺人。这事儿在当时挺轰动的,一个歌手跑到街头搞抗议,还被抓了,新闻头条少不了她。
这次被捕像是打开了她心里的某个开关。从那以后,她不再是那个只唱歌的何韵诗,而是开始频频发表政治言论,为了火真是不择手段。她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支持“港独”,说香港应该脱离中国,这话一出就炸了锅。
2019年,她跑去国际舞台上闹腾,在外国记者和政客面前用英语呼吁联合国“将中国除名”。她指责中国政府压迫香港,说这是所谓的“正义的抗争”。这言论在国内传开后,网友炸了,有人骂她“数典忘祖”,有人觉得她脑子进水了。
后果来得很快。她的歌在内地的音乐平台全被下架,演唱会取消,商演也没人敢找她。她在香港的社交媒体账号成了骂战阵地,很多人喷她。她还在个人网站上卖起了印有“港独”口号的T恤,一件几百港币,居然还有人买。她还跟一些“港独”团体合作,筹钱说是要“支持抗争”。
2019年街头游行时,她举着黑底白字的旗帜,走在队伍前面,喊着反华口号。有次游行中,她被泼了红油漆,但她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走。
她的这些举动,在内地彻底凉了。大陆市场对她关上了门,音乐事业基本废了。香港本地也有不少人看不下去,觉得她一个歌手不好好唱歌,非要去搞政治,还扯上“港独”,这不是自毁前程吗?但路是自己选的,也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何韵诗这么高调地搞“港独”,法律迟早会找上门。2022年11月,香港法院判她有罪,罪名是“没有在指明时限内申请注册或豁免注册社团”。这事儿跟她参与的“612基金”有关。这个基金说是帮抗争者,但没按规定注册,被查出问题。她被罚了4000港币,还坐了牢。这不是她第一次跟法律打交道,但这次直接把她送进了监狱。
进了监狱,舞台没了,掌声没了,她的歌在很多地方听不到了。曾经捧她的粉丝,有的转头骂她,有的干脆忘了她。她搞的“港独”事业也没撑下去,随着她入狱,风头散了。那“612基金”据说有上亿港币,有人怀疑她挪用了,但她现在连花钱的机会都没了。
何韵诗的下场挺让人唏嘘的。本来梅艳芳的弟子这身份也够她吃一辈子,可她偏偏选了条不归路。法律不跟你讲情面,触碰底线就得付出代价。她这经历,某种程度上也算个教训,国家稳定不是闹着玩的。
何韵诗的故事到这儿还没完全画上句号,她以后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但眼下,她从乐坛明星变成法律被告,这反差够大的。人生没如果,她选的路,自己得扛着。
内容都基于公开信息,没瞎编也没美化她,就是想让大家看明白,这人是怎么走到今天的。香港这地方,稳定和发展才是正道,像何韵诗这样折腾的,终究只是个偏离轨道的例子。
来源: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