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理解了叶童对梁家辉的感情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4-08 15:03 5

摘要:如果不是安排了先导片里“打电话”的环节,谁能想到对外永远那么优雅知性的叶童,竟也有小女孩的一刻,那么脆弱与无助。

看《浪姐》我最喜欢的其实不是那种吵吵闹闹、狗血抓马的镜头,而是温暖的、知心的,有善意流动的片刻。

如果不是安排了先导片里“打电话”的环节,谁能想到对外永远那么优雅知性的叶童,竟也有小女孩的一刻,那么脆弱与无助。

不客气地说,叶童给梁家辉打电话的那个片段,我可以反复拿来看。

“其实我以前都很想参加,可是就觉得自己好像没准备好,然后又很害怕。”

镜头下,能明显感受到叶童语气的慌乱,就要参加节目了,尽管她可能已经做过无数次心理准备,但被未知的一切推着往前走,未来怎样谁都不会知道,她不可能不担心。

在说出自己的心事时,甚至有想要流泪的冲动。

而电话那边,是梁家辉贴心的回复。

“你拿着去玩的心情,过程肯定是辛苦的了,你享受过程,就不会觉得辛苦,你再回想,你就会觉得我对人生突然有了一个新的看法,这不是很好的结果吗?”

被自己信赖的人如此鼓励,叶童才慢慢纾解了心头的紧张,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她说:“你给我很多的顿悟,谢谢哥哥,我会再给你来电哦。”

没想到梁家辉很自然地回她:“除了我你还可以找谁?”让人忍不住泪目。

这看似调侃的一句话里却包含了太多。两人几十年的友情,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一起互相慷慨的扶持,全都具象化了起来——认真地说,没有过硬的关系,绝对讲不出这番话来。

我突然就理解了叶童为何说,自从她跟梁家辉拍了那部电影《我爱你!》之后,她就改变了很多。

理解了她说的,“我开始想要对自己好”以及“为什么对自己好的方式,是来参加《浪姐》。”

因为叶童开始相信自己了,开始有勇气做她想要做的事。

但在更早之前,叶童是没有这种自信的。

可能是因为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重组家庭,加上当年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庭资源有限,又育有多个孩子,一家人的生活极为艰苦。

兴许是为了减轻负担,年纪尚小的叶童被父母送去了别人家寄养,成了一个留守儿童。这样的环境,驱使叶童很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小心行事。与此同时,因为没有父母的托底,叶童一直是有些自卑的。

17岁进入演艺圈,全赖她有拍戏的天赋,第一部戏就是搭张国荣拍了《烈火青春》。多年后,张国荣上节目回忆往事,坦诚地说他最看好的女演员就是叶童,说她是个天才,如果自己当导演,一定找她。

但再有天赋的演员,也需要旁人推一把。而这个“推”叶童的人,正是梁家辉。

1990年,徐克筹拍《笑傲江湖》,当时“岳灵珊”一角原本定下了叶倩文,没想到叶倩文中途退出,梁家辉得知此事,立马向导演举荐了叶童,他说:“你给她机会啊,她很好的。”

结果《笑傲江湖》开启了新武侠电影之风,在当年取得的震撼自不必多说,许冠杰也被金庸称为最经典的令狐冲,而叶童也因此迎来了她的转型之作。

对于梁家辉的极力推荐,叶童想必是感激的。

不仅如此,在两人合作拍摄《婚姻勿语》时,梁家辉还教了叶童很多的技巧,让她更容易投入情绪,叶童说:“拍了这么久的戏,直到跟家辉哥合作,我才算真正开窍。”

此后两人又有多番合作,戏里演夫妻,戏外成知己。

梁家辉早年说过叶童是他的白月光,但兜兜转转,两人没能将恋爱进行到底(有报道说两人早年谈过一年,因此梁家辉算是叶童初恋),却成了一生一世的至交,也幸亏他们之间是友情,一生太短又太长,到了这个年纪,友情比爱情要耐人寻味也更牢靠得多。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粗暴地将一对男女的关系,桎梏于男欢女爱。

但叶童和梁家辉,却用半生的友谊,让我们看到男女关系的另一种可贵。

他们之间,从不说“我爱你”,但他们两个又都爱极了彼此。

梁家辉之于叶童的意义,是参与并见证了她的成长,要知道,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就变得强大——她的来时路,一定站着梁家辉。

在别人关心她飞得高不高时,唯有他关心她飞得累不累。

在她没有自信去做某件事时,也是他给她鼓励,陪着她练习。

从“我觉得你行”到“我必须要对自己好一点”,梁家辉的出现与点拨,让叶童逐渐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那份内心的力量。

从必须接受他的鼓励她才可以到“我认可我自己,我真的行”,我想这就是这段友谊之于叶童的最大意义。

当时不懂得为何看《我爱你!》时总觉得有种超越爱情的力量在感动着我,了解到他俩的故事,突然发现:最好的两性关系,真不见得就得是夫妻。

当62岁的叶童,还能毫无保留地向几十年前的初恋袒露内心的焦虑,当梁家辉丝毫都不敷衍,就好像随时准备接听她的来电,温柔地宽慰,简简单单一句“不然你还能打给谁”,直接让对方褪去不安。

年轻时的我们,都渴望轰轰烈烈、死去活来的爱情。

可等到风烛残年,等到在生活里摸爬滚打之后也才懂得:能扛住时间消磨的,反而是那种抛开狭隘的占有欲,抛开男欢女爱后仍能紧密相连的情感羁绊。

对两个成年人来说,比起相爱,甚至是婚姻,这种心灵的默契——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需要,我就会出现,才是最珍贵的。

来源:念的影像生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