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 月 7 日,台湾女星张钧甯因重仓的半导体股票暴跌,单日账面蒸发 3900 万新台币(约 862 万人民币),迅速登上热搜。其经纪公司回应 "投资是个人行为",看似轻描淡写,却揭开了明星投资的复杂生态。
4 月 7 日,台湾女星张钧甯因重仓的半导体股票暴跌,单日账面蒸发 3900 万新台币(约 862 万人民币),迅速登上热搜。其经纪公司回应 "投资是个人行为",看似轻描淡写,却揭开了明星投资的复杂生态。
2022 年,张钧甯以 1329 万人民币购入某半导体股票,曾被台媒封为 "女股神",预估获利超亿元。今年 3 月股价飙升至 633 元台币时未套现,4 月 3 日暴跌 12%,三天内损失金额相当于普通白领 300 年的收入。这种 "追涨杀跌" 的操作,与普通散户无异,折射出明星投资的致命短板 —— 缺乏专业分析,盲目跟风市场情绪。
台媒擅长打造 "航运股女王"" 半导体公主 "等明星投资神话,某财经节目制作人坦言:" 观众既想看明星绯闻,又想学投资秘笈,我们只是提供复合型精神快餐 "。这种娱乐化叙事导致散户将明星持仓视为" 投资风向标 "。然而,当股价暴跌时,金融机构集体沉默,券商机构甚至利用明星效应吸引散户接盘。张钧甯事件正是资本市场" 造神 - 收割 " 链条的缩影。
明星投资失利并非孤例:范冰冰持有的唐德影视市值缩水 6465 万,赵薇在阿里影业暴赚后又在唐德亏损 1595 万,刘嘉玲因轻信 "稳赚" 消息亏损严重。这些案例揭示:明星光环掩盖不了投资风险,其专业度未必优于普通投资者。正如金融专家提醒:"别信明星理财课,闲钱投资量力而行"。
此次暴跌正值全球股市动荡期。4 月 7 日,美股期货跌幅超 5%,日经指数触及跌停,沙特阿美市值蒸发逾 900 亿美元。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战担忧,加剧了市场恐慌。张钧甯的损失,本质上是个体在系统性风险中的必然结果。
网友的调侃一针见血:"姐姐下次买哪支?我提前做空"。这提醒投资者:股市没有 "躺赚" 捷径。即便张钧甯仍有盈利,这种 "过山车" 式的投资体验,也绝非普通投资者能承受。与其关注明星账户,不如坚守 "不熟不投"" 分散风险 " 的原则。
在这个全民理财的时代,张钧甯事件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资本市场的残酷真相
来源:室内设计师聂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