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穿着褪色蓝条纹衬衫、脚踩拖鞋、膝盖上搭着毛毯,一手拿手机、一手扒拉着五花肉。
别人的热搜是机场摆拍、红毯翻车,洪金宝的热搜,是在猪肉摊前。
穿着褪色蓝条纹衬衫、脚踩拖鞋、膝盖上搭着毛毯,一手拿手机、一手扒拉着五花肉。
75岁,坐在电动轮椅上,出现在香港石湖墟街市,挑肉、讨价还价、挑挑拣拣,像极了你我身边那个固执又讲究的老爸。
没有保镖环绕、没有助理递水,只有市井烟火和他本人的沉稳。
有人问:“他不是身家几十亿吗?干嘛亲自买菜?”
也许答案就在那一块块肥瘦相间的猪肉里——那是他对生活的尊重,也是他对自己最真实的交代。
洪金宝是谁?
是李小龙一脚踹倒也敢爬起来继续拍的人。
是从八楼跳下,只为一个镜头真实感的疯子。
是“洪家班”的老大,是撑起香港动作片黄金年代的中流砥柱。
但岁月不会偏心任何人。
膝盖伤、糖尿病、腿部积劳成疾,让他不得不依赖轮椅行走。
可他没有退缩,也没有放弃。
他坐着轮椅穿梭于街市之间,和摊主砍价、跟市民聊天,那份自在,是靠一生硬拼换来的。
在TVB,演员只是个职业。
不是天王,不是仙女,也不是“高居庙堂”。
52岁的戴耀明在茶餐厅端盘子,
42岁的陈思齐卖鸡爪,
30岁的梁茵在餐厅当服务员。
他们没有把“明星”当成永远的饭碗。
他们也不是“跌落神坛”,而是从一份职业跳到另一份工作,继续为生活努力。
洪金宝也一样。
他没有在豪宅里当“病号”,而是骑着轮椅去买菜、去电影院看电影、去深圳Costco排队买牛肉卷。
这不是“自降身份”,是活得明白。
在菜市场买菜的洪金宝,不是网红,而是真红。
他挑肉的时候,眼神像在挑剧本。
手指点在五花肉的分界线上,语气沙哑却坚定:“这个,瘦多了,不要。那个,太肥,换一块。”
摊主笑着递过去,他还不忘砍价:“便宜点啦,我下次还来。”
这不是演,这是他生活的日常。
没有滤镜的镜头里,他的白发、布鞋、毛毯,构成了另一种“动作片”——生活风格片。
你见过哪个内地流量坐地铁?
你见过哪个“顶流”自己买菜、自己点餐、自己排队?
但在香港,这样的画面太常见。
周润发爬山被偶遇,刘青云被称“热心市民刘先生”,陈奕迅光膀子逛夜市,梁朝伟一个人街边店买东西。
他们不是“不红”,而是从不把“红”当成高人一等的理由。
他们知道,演员只是职业,不是特权。
而内地某些艺人,走个机场都得十几个助理开道,保镖拉人、粉丝尖叫、媒体封路,排场越大,演技越差。
洪金宝不是没有选择。
他可以给自己请十个厨师、三辆保姆车、五个助理。
但他偏偏选择亲自去挑肉,亲自开车(电动轮椅)出门,亲自感受市井的温度。
他在用行动打脸那些靠滤镜活着的虚假人设。
在这个人设可以批发、流量可以造假的年代,洪金宝给我们示范了什么叫“踏实”。
7、写在最后:真正的巨星,不靠人设,不需滤镜,只靠一双眼和一颗心洪金宝挑肉的眼神,和他年轻时挑戏的眼神一样。
精准、认真、不妥协。
真正的大人物,从不怕走进人群。
红毯上的光芒终有落幕的一天,只有菜市场的吆喝,才是岁月的回响。
洪金宝,用轮椅丈量生活,用柴米油盐诠释尊严。
来源:竹影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