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是张彻的御用反派,也是金庸迷心中最经典的白眉鹰王殷天正, 还是《九品芝麻官》里常威的父亲常昆。
近日惊闻噩耗,香港资深演员谷峰去世,享年94岁。
他是张彻的御用反派,也是金庸迷心中最经典的白眉鹰王殷天正, 还是《九品芝麻官》里常威的父亲常昆。
老爷子驾鹤西去,一个时代的背影消失在人海里。
借着怀念谷峰老爷子的契机,盘点10位还健在的90+香港电影人。
他们皆是见证香港影视发展的“活化石”。
01、罗兰(90岁)
原名卢燕英,在幼稚园时便以临时演员投身演艺圈。
她早年间出演了超过百部粤语片,长期以配角合作陈宝珠、萧芳芳这样的当红明星。
70年代,她是TVB《欢乐今宵》的主持人。
饰演以娇嗲声线解答来电者疑难的“701小姐”,港人无人不识。
90年代以前,她以拍摄剧集为主,参演过多部经典。
如《狂潮》《家变》《网中人》《亲情》等,她多饰演母亲,或武侠剧中的神怪妇人。
在1993年的电影《七月十四》中,她首次饰演“龙婆”,一代“鬼后”正式归位。
凭这个本命角色,她两次获得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提名。
她出演的《阴阳路》系列,是无数人的童年阴影。
65岁时,她凭着《爆裂刑警》获得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为该奖项迄今最年长的影后。
90岁的罗兰,虽然减少了演出,但也经常与朋友相聚。
02、石慧(91岁)
她与夏梦、陈思思被称为“长城三公主”。
丈夫是著名的导演、演员傅奇,他们的女儿傅明宪被誉为“最还原金庸小说的郭芙”。
50年代,她加入长城影业开始演艺生涯,代表作有《淑女图》《孽海花》《寸草心》等。
她在进入80年代后弃影从商,并于1991年随夫移民加拿大,从此淡出大众的视野。
03、周骢(92岁)
本名洗锦荣,自取艺名的灵感源自曹禺《雷雨》中的角色“周冲”。
他的入行经历颇为有趣,在餐厅当服务员时,被客人鼓励才去当了演员。
他刚出道便在电影《碎琴楼》中饰演男主角,曾是“光艺制片公司”力捧的小生,出演过大量电影。
80年代他参演过多部经典剧集,如《京华春梦》《千王之王》《乱世儿女》。
因他对影视行业没有信心而去从商,再次回归则是在《难兄难弟之神探李奇》中饰演邵聪。
之后他在TVB发挥余热,在《倚天屠龙记》中饰演仙风道骨的“张三丰”,在《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里饰演“钟泛达”。
2016年,为表彰他对香港影视行业的贡献,好友胡枫和曾江为他颁发“万千光辉演艺人大奖”。
2018年,为照顾患病妻子他减少演出。
04、胡枫(93岁)
原名胡继修,江湖人称“修哥”,因合作萧芳芳出演过不少歌舞片,有“舞王修”的美誉。
他在香港影视圈的地位极高,90岁时TVB为他举行《人生90好枫Show》,香港的多位明星和名人前来撑场。
他的干儿女中不乏张学友、林忆莲、黎明、张家辉等大牌,他们基本都是因戏结缘。
他曾在片场指导过李小龙和成龙表演文戏。
他与谢贤、吕奇并称“粤语片三小生”,以憨厚正直的“邻家小哥”形象打破当时武侠片主导的市场。
在TVB的《欢乐今宵》《真情》等长寿节目中塑造众多经典角色,成为家庭观众最熟悉的“爷爷专业户”。
他是名副其实的跨界多面手,香港少数横跨影、视、歌、舞台剧的艺人,90岁仍能开红馆演唱会(2022年创下最年长歌手纪录)。
胡枫的形象(西装革履、圆框眼镜)成为香港“草根绅士”的缩影,影响《七十二家房客》等作品对市井文化的刻画。
其乐观豁达的公众形象,被视为香港“狮子山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
2023年4月16日,获得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终身成就奖”,是对他最好的肯定。
05、谭倩红(93岁)
原名谭丽荷,是资深影视演员、粤剧名伶,后辈尊称她为“红姐”。
她师承京剧名师粉菊花和吴惜衣。
后经周诗禄导演引荐拍摄了电影处女作《恨海芳魂》,将传统戏曲身段与唱腔融入影视表演。
在粤剧式微的60年代,通过电影《七彩胡不归》《李后主》等作品,推动粤剧元素在影视中的延续。
她参演超过百部粤语片,代表作有《难兄难仗义》和《追妻记》,以温婉贤淑的良家妇女形象著称。
在70年代加入TVB后,成为长寿剧集的“定海神针”,如《真情》和《皆大欢喜》,塑造多个经典的母亲或祖母形象。
八九十年代,演过《胭脂扣》《阿郎的故事》《雷洛传》《逃学威龙2》等影片。
她用一生诠释了演员二字的纯粹:无论舞台大小,始终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场戏。
06、黎宣(94岁)
她是出身电影世家的甘草演员。
父亲黎民伟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侄女是红极一时的黎姿。
早期在亚视(丽的)演过不少经典剧集,诸如《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等。
在TVB也有一个比较为人熟悉的角色,《大时代》中饰演丁蟹的母亲“何贱”,被观众称为“最令人心碎的母亲”。
在另一部长寿经典剧集《真情》中,她塑造的阮文娟同样深入人心,是慈母和传统女性的代表。
2023年,获得香港演艺人协会的“杰出演艺大奖”,是对她多年来对香港演艺界所做贡献的肯定。
07、刘兆铭(93岁)
他是TVB的资深艺人,还是第一位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香港舞蹈家,业内尊称他为“Ming Sir”。
他最深入人心的角色,是在张国荣和王祖贤版《倩女幽魂》中反串饰演“姥姥”。
他亦是83版《射雕英雄传》中慈眉善目的“一灯大师”。
作为一个非科班的演员,2013年获得万千光辉演艺大奖,这可能就是天赋吧。
“舞蹈是呼吸,演戏是心跳,缺一不可。”
用这句自述来形容他的演艺生涯,再合适不过。
08、傅奇(95岁)
原名傅国良,是中国早期自主培养的土木工程师。
也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全能影人,集演员、导演、制片人于一身。
1952年弃工从影,在长城电影开始演艺生涯,主演了58部电影。
他和“长城三公主”均有合作,尤其是和妻子石慧共同主演了《蜜月》《小舞娘》《蓝花花》等电影,他们被誉为“红色银幕情侣”。
他和张鑫炎联合导演的《云海玉弓缘》(1966年),首次将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搬上银幕,设计“天山派”武打体系,影响了后来的武侠片。
他也是《少林寺》的幕后推手之一,促成李连杰首登银幕,开创了真功夫电影潮流。
2005年,他获中国电影百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他证明了,电影可以同时承载家国叙事与艺术探索。
09、白雪仙(96岁)
本名陈淑良,香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和电影界的“一代宗师”。
父亲是粤剧名伶“小生王”白驹荣。
她排行第九,人称“九妹”、“九姑娘”。
她和任剑辉组成的“任白”组合被视为粤剧艺术的巅峰。
她是将粤剧元素转化成电影语言的先行者,影响了后世徐克《青蛇》对戏曲元素的使用。
李碧华小说《霸王别姬》中“人戏不分”的理念以她为灵感,梅艳芳曾多次致敬她在《帝女花》中的造型。
她曾提携陈宝珠、梅雪诗、谢雪心等,形成“任白系”传承链。
晚年她倾资修复任剑辉的遗作,捐赠戏服文献给香港文化博物馆,为粤剧申请“非遗”做出贡献。
粤剧能从街头巷尾的“神功戏”登上大雅之堂,她功不可没。
她用时代的苍凉酿出永世回甘的文化遗产,是值得尊重的人民艺术家。
10、芳艳芬(99岁)
与仙姐一样,在粤剧界拥有崇高地位,是有名的“花旦王”,她自创“芳腔”备受欢迎。
50年代从开始演电影,既能演温婉贤淑的角色,也能驾驭时装喜剧,甚至还创办过电影公司。
在电影圈打拼近10年,演了100多部影片,于1959年结婚嫁人,息影回归家庭。
淡出银幕几十年,但贡献极大,所以在2017年获得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总结
年华逝去,光影却依然鲜活。
这些老电影人多半已远离大众的视野,但他们留下的文化瑰宝至今还在福泽后人。
希望这些老寿星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撰文:木未舟)
来源:香港电影怀旧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