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波操作瞬间炸翻全网,一个69岁的“老炮儿”导演,一个26岁的“顶流”偶像,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怎么就突然杠上了?
4月12日凌晨1点,香港导演圈“炮仗”王晶又火力全开了。
他在社交平台上甩出一串姜涛粉丝为其庆生的现场图,配文直接开火:“香港顶流?真的没发神经?求求你滚出娱乐圈!”
这波操作瞬间炸翻全网,一个69岁的“老炮儿”导演,一个26岁的“顶流”偶像,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怎么就突然杠上了?
其实,王晶这暴脾气网友们也不是第一次见识了。
他当年怼周星驰“做人失败”、骂李立群“道貌岸然”,连刘嘉玲被绑架的旧闻都敢公开讨论,江湖人称“港圈第一嘴炮”。
但这次骂姜涛,火力全开得连路人都惊了:“人肥歌鸡舞贱”这种词都用上了,就差没把“我看不惯你”四个字刻在脑门上,王导这是半夜刷到姜涛庆生视频,气得睡不着觉?
姜涛是谁?不少内地网友可能还一脸懵,但在香港,他的名字就是流量密码。
2018年参加选秀《全民造星》夺冠出道,靠着韩系长相和“养成系”人设,迅速收割全港少女心,生日应援能把铜锣湾堵成“姜涛主题公园。
公交站牌、商场大屏、双层巴士全是姜涛那张大脸,粉丝尖叫围堵到交通瘫痪。
最夸张的是,去年他居然在全球最帅面孔评选中碾压王一博、肖战,拿下亚军,网友戏称:“红不过罗湖的顶流,全靠港岛自嗨”。
但红归红,姜涛身上伴随的争议也一路狂飙。
出道时清瘦的少年,如今被嘲“腿粗如柱”,舞台造型都遮不住发福的肚子;唱现场跑调破音,跳舞被批“广播体操水平”,偏偏还能拿“年度最佳艺人”。
粉丝砸钱冲榜、雇水军刷数据,生日应援直接搞成“姜公诞”,商家趁机炒周边赚得盆满钵满,难怪王晶暴怒,从前明星靠一部部戏打江山,现在靠一张脸就能封神?
这话听着刺耳,却戳中了不少港圈粉丝的痛点。
老一辈港圈人记忆里的顶流,是张国荣为《霸王别姬》学戏半年,指甲劈了继续练;是刘德华拍戏摔断骨头,打石膏也要赶进度;是郭富城练舞到脱水,台下十年功才换来台上几分钟。
而如今的流量逻辑呢?粉丝砸钱就能把偶像捧上神坛,数据漂亮就能掩盖实力短板,甚至“黑红”都能算一条走红捷径。
王晶的愤怒里,藏着黄金时代电影人的集体失落:“如果姜涛都能叫顶流,香港娱乐圈还剩多少真材实料?”
但年轻一代的粉丝不买账了。
有人回怼:“王晶自己拍烂片圈钱的时候怎么不骂自己?”毕竟这位“烂片王”近年来的作品评分常年在及格线徘徊,被讽“旧瓶装旧酒”。
更多人觉得他“倚老卖老”:“姜涛是不完美,但谁不是从新人过来的?当年刘德华不也被骂‘花瓶’?”
还有粉丝甩出姜涛的公益记录和努力人设:“他拍戏受伤不喊停,捐款从不手软,凭什么要被一棒子打死?”
说白了,这场骂战根本不是两个人的恩怨,而是两个时代的价值观对撞。
老一辈信奉“实力为王”,流量明星在他们眼里就像速食泡面:闻着香,吃多了伤身。
但年轻人却觉得“存在即合理”,数据时代就该用数据说话,你嫌姜涛胖,粉丝还觉得他“真实不做作”呢。
更尴尬的是香港娱乐圈的现状:TVB颁奖礼变成网红打卡地,金像奖红毯挤满“分猪肉”的流量咖,连曾志伟想改革都沦为笑谈。
王晶的怒火,何尝不是对行业断层的无力呐喊?
有意思的是,这场风波里最沉默的正是当事人姜涛,团队被传要起诉王晶诽谤,但他本人至今没吭声,倒是网友们吵了一波又一波。
说到底,娱乐圈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战场,王晶看不惯姜涛,就像父母看不惯孩子刷短视频,本质是对失控的焦虑。
而姜涛们的崛起,也未必全是资本的傀儡游戏,当年四大天王也被骂过“演技堪忧”,周杰伦刚出道时还被吐槽“口齿不清”,但时间最终留下了作品,也筛掉了泡沫。
这场骂战终会过去,但它撕开的裂痕不会轻易愈合。
当王晶们还在怀念“群星闪耀时”,姜涛们早已在流量浪潮里开疆拓土。
或许真正的答案不在谁对谁错,而在于看客们的态度,是继续为数据狂欢,还是给实力派留一盏灯?
来源:非常先生看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