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香港TVB演员纷纷“下岗再就业”,开出租、卖保险、送外卖后,吴彦祖、王祖贤也转换新赛道,一个转行教英语,一个开起了艾灸馆。
作者:国馆
这年头,赚钱是越来越难了!
连明星也不得不放下身份的光环,寻求新的“谋生”手段。
继香港TVB演员纷纷“下岗再就业”,开出租、卖保险、送外卖后,吴彦祖、王祖贤也转换新赛道,一个转行教英语,一个开起了艾灸馆。
消费降级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谋生,放下光鲜和体面,努力赚钱。
近日,一则“29岁男演员退圈回老家摆摊”的消息冲上热搜。
你很难想象,在日薪208w的娱乐圈,外面无数人挤破了脑袋想进去,可里面却有人想出来。
这位退圈回老家摆摊的男演员,名叫许鹏。
18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凭借俊朗帅气的外表,成功签约经纪公司,进入演艺圈。
本以为努力个几年,可以从小配角演到影视剧男主。
可谁曾想,龙套一跑就是7年。
虽然参演过《且试天下》、《一念关山》等多部知名影视剧,却只是台词不超过10句的龙套演员。
最扎心的是,有一年他为某古装剧角色准备三个月,结果临开拍被空降演员代替,只因对方是“带资进组”。
看似光鲜亮丽的娱乐圈,人们只看到顶流明星日薪208w的体面,却看不到无数“许鹏们”在名利场夹缝中挣扎的辛酸。
被娱乐圈潜规则伤透心的他,干脆放弃多年的“演员梦”,回到老家接替80多岁爷爷靠摆摊谋生。
在视频中,退圈摆摊的许鹏需要凌晨4点起床进货,开三轮车颠簸20公里到集市。
刚摆好摊,就被隔壁摊主的狗追得满街跑;开张首单,大爷把价格从8元/斤砍到5元,还顺走一个橘子。
从戏剧科班出身的青年演员到如今骑着三轮车,在集市吆喝叫卖的小摊贩。
身份的落差之大,让不少网友嘲讽说:“中戏出来沦落到卖红薯,也太丢面了吧!“
许鹏则表示:“面子最无用,里子才实在。”
摆摊后虽然累,但不用熬夜赶通告,不用讨好导演,每天收摊后陪爷爷喝茶、和乡亲们唠嗑,这种欲望少自由多的生活,反而让他找回生活的乐趣所在。
在许鹏的视频留言区,某网友的留言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能放下面子摆摊就是最棒的。
深以为然!
职业永远无高低贵贱之分,演员不比摊贩高级,白领不比外卖小哥高级,干脑力活的也不比干体力活高级,本质上都是为了赚钱。
况且许鹏选择退圈摆摊,未必不是好主意。
在俊男美女扎堆的娱乐圈,许鹏卷生卷死跑龙套七年,银行卡里的钱也从没超过5位数。
“演员”这层身份除了让外人看着光鲜,心酸只有自己了解。
而放下所谓的“面子”,做个市集摊贩,再结合短视频“演员+摊贩”的营销新玩法出圈,流量一上来带带货,挣得说不定比当龙套演员多得多。
这几年大环境不好,钱不容易赚,大家是能亲身感受到的。
拿我自己来说,往年过年微信群都是各种红包,朋友圈热热闹闹的。
今年,微信群发红包的几乎很少,而朋友圈更是一片死寂,以前各种旅游啊车啊奢侈品啊都无了,失业负债的同学一抓一大把。
谋生不易,就连明星们也不得不卸去明星光环,去做“下沉”市场。
前段时间,吴彦祖转行教英语的新闻爆上热搜。
众所周知,作为知名港星的吴彦祖,年轻时是靠着颜值出圈的。然而随着港片落寞,年龄渐长,在演艺市场逐渐失利。
如今51岁的吴彦祖,为了谋生不得不转换赛道。
前不久,他和某教育软件合作,化身英语口语老师,教大家一些日常英语对话,比如怎么去超市购物、怎么在咖啡馆点咖啡等等……
而且转行教英语并不只为赚一时的流量,根据“吴彦祖教英语”资料显示,他不仅是课程的主讲人,更是雅识教育的主理人之一。
由此可见,吴彦祖这是要正式进军教育赛道,彻底转型知识付费博主了,5天内销售额就突破了500万元。
无独有偶,吴彦祖这边教起英语的同时,另一边的王祖贤也开起了艾灸馆。
58岁早已退圈多年的王祖贤,如今在加拿大开了一家艾灸养生店。
去过的网友表示王祖贤基本上都会在店里,有时候还会亲自给客人做艾灸,收费大概是600元人民币一小时。
流量的时代,风口瞬息万变;曾经风靡全亚洲的港片,如今已然成为时代的“弃子”。
而曾经日入208w的明星,随着作品的减少,收入也随之下滑。
为了维持生活的开销,不得不想办法另谋生路赚钱。
王祖贤和吴彦祖其实已经足够幸运,不做演员了依旧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体面的工作,也因为名气足够大,很快将流量变现挣到钱。
而其他一些知名度没那么高的港星转行谋生后,工作就没那么“体面”了。
拍过《使徒行者》,参加过《披荆斩棘的哥哥》的TVB艺人沈震轩,为了谋生不得不转行去开网约车。
《神雕侠侣》里“郭襄”的扮演者李绮红,也转行当了护士,拿着微薄的薪资在急症室工作。
铁肺女王李佳薇,曾是《超级星光大道》冠军,《中国最强音》12强,《我是歌手》踢馆选手。
褪去明星光环,只能在售楼中心端茶送水,兼职房产中介了。
生活残酷,生存维艰。
就算曾是光鲜亮丽的演员,红利和流量过去后,也不得不为了赚钱放下身段和面子,去做一些不怎么“体面”、收入低微也很辛苦的工作。
早些年,著名谈话主持人窦文涛在节目上说过自己的赚钱原则:
有损形象的广告不接,不喜欢的商业广告不接,没有档次的商业活动不去。
在他看来,这些东西有失体面,不上档次。
可某天窦文涛的母亲突然住进ICU后,他态度立刻就转变了;声称只要正规合法,只要赚钱,他都接受。
那段时间,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人生的艰难啊,你是很难想象的。”
人到了穷的时候,如果不能站着挣钱,那跪着生存也可以。
在温饱面前,低头苟且不丢人,挣不到钱还不肯低头,才是真丢人。
放下虚无的身份和面子,踏实赚钱生活,这才是成年人最值得钦佩的体面。
明星赚钱尚且如此艰难,普通人就过得更不容易。
看过一个博主分享:
她跟朋友去某餐厅吃饭,服务员竟是一个刚毕业一年的大学本科生。她大学毕业后就去找工作,结果找来找去除了经常打螺丝,就是销售客服。
无奈之下,只能做起餐厅服务员的工作。
学历通胀的时代,大学生一抓一大把。
有很多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的大学生,最后只能做些不符合预期的工作。
看身边送快递和外卖的就能明显感觉到,女性比例越来越多,年轻戴眼镜的男性也越来越多……
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而已经工作的年轻人又陷入“裁员”的困境。
尤其这两年,很多公司为了降本增效,掀起了裁员潮。
在“裁员经济潮”下,很多年轻人失业后迟迟找不到合适工作,又拉不下脸去做外卖员、销售客服、服务员这类工作。
在他们眼里,自己寒窗苦读十年,混到了本科、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怎么也该找份体面轻松点的工作。
如果去做外卖员、摆摊这类廉价劳动力的工作,实在有失身份,甚至觉得掉价、丢人。
曾经深圳一个送外卖的小伙子,就因为嫌送外卖太丢人不想干。
而另一个骑手大哥听到后忍不住咆哮说:
“送外卖不丢人,你小孩没钱读书、父母没钱看病,你才丢人。”
是啊,赚钱这事,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也别说什么体面和丢人。
当一个人面临生存问题时,就别管收入的多寡,先活下去再说。
只要这份工作不玷污你的人格,你再劳累再不喜欢,只要可以给你带来一份收入,你都可以先做着。
待度过生存危机,日子逐渐变好了以后,再伺机寻求好的发展机会,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当年,影帝梁家辉被演艺圈封杀时,为了谋生,不得不放下身段在香港街头摆摊。
有人说:你堂堂一个影帝,就算落魄了,也可以做一些白领和文员之类体面的工作啊,为什么一定要去做这些很掉价的买卖呢?
梁家辉道:
“哪掉价了?影帝又怎么样?我还是曾经香港短跑记录的冠军呢。而且能赚钱嘛?况且,做白领哪里有摆地摊赚得多呢?”
成年人的世界,面子事小,谋生事大。
放下面子,靠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赚钱给家人好的生活从来不丢人,而为了面子让自己和家人吃不饱穿不暖才是真愚蠢。
还是那句话,流量时代下,风口瞬息万变。
站在行业风口的你,有风光无限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而当风口过去,你也总有一天会面临“落魄”的时候。
谁也不能保证一份工作能做一辈子,当赖以生存的职业遭遇危机之时,越来越多的人不得已放下面子,转行去做一些不那么“体面”的工作。
特别是人到中年被裁员,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孩子要奶粉钱,房贷车贷要钱,一天都不敢断了收入。
即使曾是月入十几万的老总、程序员、设计总监,在迟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也只能加入送外卖,送快递,开网约车的大军中。
但这并没有什么好羞耻的,为了身后的家人,为了更好的生活。
我们只能戒掉矫情,吞下辛酸,努力赚钱,慢慢把生活的苦涩酿成甘甜。
来源:破局者Br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