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和林婉珍告诉你:平鑫涛究竟把他的爱给了谁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4-13 22:14 1

摘要:本来不想再写的,看到前几天的文章一直有人在留言,最大的争议是关于三人的感情。

本来不想再写的,看到前几天的文章一直有人在留言,最大的争议是关于三人的感情。

有人痛恨琼瑶,不该插入林婉珍和平鑫涛的家庭。

否则,林婉珍也不会受苦多年。

有人同情琼瑶,除了感情上这个污点,她整个人都是美好的,而且她之后那么辛苦写作,也让林婉珍和三个子女过上了经济无忧的生活。

有人痛恨平鑫涛,明明是他一人的过错,为何最后被骂的却是两个女人?

我能理解每个人站位不同,但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公平对待,我们要弄清事实真相,公正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肆意发泄心中的抱怨。

今天,我通过琼瑶2本自传和林婉珍的自传,让这两位女子告诉我们,平鑫涛究竟把他的爱给了谁?

看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人生,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三人的故事中,习得一些婚姻中的教训。

先说一下两个人对平鑫涛共同的评价:

林婉珍对平鑫涛的评价

林婉珍晚年的照片依旧大气端庄,我们可以想到她年轻时是个漂亮女子。

事实上,当初林婉珍在合肥厂是厂花,很多人追求她。包括平鑫涛。

最初,林婉珍看不上他,觉得他不是心目中的理想爱人。但平鑫涛不放弃,多次给她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类的小纸条。

有一次下大雨,平鑫涛买了电影票来找她。

当时,有一个廖先生也买了电影票请林婉珍看,但林婉珍对那人无感。平鑫涛看到屋子里的廖先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没有进屋,只是撑着伞站在院子里,水很深,没过了他的鞋子。可他就那样看着林婉珍。

最后,林婉珍不忍心,跟着他去了。

两人从此开始交往。

事后,林婉珍评价平鑫涛: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想做的事情就算天上下刀子,他还是要做,一方面是他执行力强,但另一方面也极为固执,怎么说都没用,绝对不会退让。

后来,平鑫涛告诉林婉珍,化肥厂分单身宿舍,他可以分,但前提是必须结婚,有家属才有资格申请。

林婉珍问他:“你这是求婚吗?”

平鑫涛却说:“我来台湾时,只带了二两金子,为了跟你交往,都花在你身上,现在全花光了,你能不嫁给我吗?”

单纯的林婉珍被他唬住了,也觉得自己该嫁。就跟他结婚了。

因为化肥厂不允许同事结婚,所以林婉珍失去了工作,她和平的婚礼费用,都是公司给她的三个月离职金。

婚后,林婉珍很快怀孕,她挺着大肚子帮平做事,做家务做饭。

后来,平鑫涛出版自传,林婉珍才知道平鑫涛把另外一两金子给他同学了,根本就不是花在她身上。

婚后,林婉珍对自己的评价是务实性家庭主妇,可平鑫涛却是浪漫型男子,因为一次看电影迟到,之后他再也不跟林婉珍一起看电影。

林婉珍在自传中说:别人都认为是离婚是平鑫涛的责任,可她认为是琼瑶的责任,如果没有琼瑶苦苦相逼,她跟平鑫涛不会离婚。

这是林婉珍对平鑫涛的评价,那琼瑶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琼瑶对平鑫涛的评价

琼瑶认为,平鑫涛是她的老板,是他的制作人和发行人,是他的第一个读者,是他的伯乐。

她爱做些不切实际的梦,他却有能力把她的梦都变成现实。

她认为平鑫涛对事业和工作,永远动力满满,包括催促她写稿。

她说:鑫涛这人,实在奇怪极了,我一生没碰到过像他这样的人,他浑身都是力量,好像用都用不完。他做事果断,绝不拖泥带水,他思想积极,想做就立刻付诸行动。他是一个“工作狂人”。

在林婉珍和琼瑶对平鑫涛的评价中,他是一个对工作和事业充满热情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事业心很强。

但是在感情上,平鑫涛对她俩使用了一模一样的招式,那就是锲而不舍地追求,外加卖惨让她们心软。

平鑫涛多次追求林婉珍无果后,选择在下雨天买电影票,又站在院子里让林婉珍看着他在雨水中的模样,最终林婉珍信任,跟他一起去看电影。

后来,平鑫涛多次追求琼瑶,被拒绝后,带她去乌来山顶,推她下车,竟然要开车坠崖。

吓得琼瑶急忙扑在汽车引擎盖上,从此再也不说分手。

他对两任妻子的追求方式,是一模一样的套路。先多次追求,待时机成熟再以卖惨取胜。

而女人的心总是那么软,还以为对方有多爱自己。

琼瑶和平鑫涛结婚后,每年生日,平鑫涛都会送她花,结婚多年,年年如此。

晚年,因为她一句话,年逾七旬的平鑫涛竟开始给她写情书,写了很多。

她在自传中说:“鑫涛,一直是我心里的暖男,他认识我以后,从来没有为其他女人动心过,他全心全意对待我,数十年如一日,细腻体贴,无微不至,这也是他锁住我的原因。

他对这个社会是有贡献的,他是第一个用“百万奖金”征文的发行人,魄力不小。他的杂志,培植了不少新作家,也曾是台湾最有声望的文艺杂志。

我和他,在漫长的几十年里,彼此配合,一路奋斗。对台湾的出版,电影,电视剧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两岸的交流,更是走在时代的前端,这些,是无法抹杀的事实。”

琼瑶是个才女,她对爱人也是有要求的,单纯的爱并不能让她盲从,因为平鑫涛强烈的事业心,对子女的爱,让她觉得这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

也因为她的错误选择,导致她背负多年骂名。

平鑫涛的爱给了谁

年轻时,林婉珍为平鑫涛生下三个孩子,在皇冠最艰难的时候,帮助他共渡难关。

中年时,他遇到了琼瑶,从此皇冠一飞冲天。为了让琼瑶写书,他采用各种方法让她写。

皇冠的盛名之下,没人发现琼瑶夜以继日地在书房书写,写得手指肿胀,不得不包了纱布,继续写。

他爱林婉珍吗?

如果爱,他就不会背叛她了。

他爱琼瑶吗?

如果爱,他怎忍心让她遭受多年骂名?怎不让她正大光明出现在他身旁?

在琼瑶被人骂得伤心流泪时,他要求让她再等等,等他的孩子长大。

在《雪花飘落之前》中,琼瑶让他回到他家里去,好好爱护他的孩子,不要再来骚扰她。

他说:“不行,我会纠缠你一生一世,也会爱护我的儿女,直到儿子15岁,能够了解感情,了解我的苦衷时,我才能谈离婚。”

平鑫涛说这话时,他的儿子才五岁,也就是说,他明知琼瑶为他遭受骂名,却仍要她再等十年。

因为,他不想让他儿子误会他,恨他。

他不想让儿子误会他,恨他,可他却让琼瑶为他再背负十年骂名,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大的羞辱和不公。他难道不知?

林婉珍也在自传中写道,即便他们已经离婚,他也不让林婉珍告诉孩子们,他要亲口告诉,所以,虽然他们已经离婚,他晚上依旧会回到家里,给孩子们造成父母和睦的假象。

晚年,平鑫涛托三个子女告诉林婉珍,说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她。毕竟,他们曾经一起苦过。

这些都说明,子女们在平鑫涛心中的重要性。

2007年,平鑫涛背着琼瑶写下遗嘱,把他所有财产都留给子女,给琼瑶留下的,是法律上不得不留的特留份,而且还是跟其他七人共有。

如果不是法律规定,大概他一分也不愿意给她留。

2008年,他患胃疝气要做手术时,还对琼瑶说:“我舍不得皇冠,舍不得儿女,最舍不得的是你。你写了那么多爱,可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在我心里的位置。”

此后,琼瑶一直照顾他。

平鑫涛2019年去世,到死,他都没有透露他写遗嘱的事情。

不说出真相,就意味着他可以让琼瑶继续全心全意地照顾他。

但让人奇怪的是,他是如何一边背着琼瑶写遗嘱,一边又心安理得地享受她的付出和照顾?

他死后第三天,子女们给琼瑶送来遗嘱。

也就是说,从2007年,他立下遗嘱到他去世,琼瑶被瞒了整整12年。

你说,他的爱都给了谁?

不管是第一任妻子还是第二任妻子,两任妻子或许得到过他的爱,只是那份爱后来变质了。

也或许,两任妻子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他的爱。

第一任妻子给他生了三个孩子。让他的血脉得以延续。

第二任妻子为他带来泼天财富和名望声誉,让他完成了阶层跨越。

他给琼瑶更多的是情绪价值,琼瑶给皇冠带来那么大收益,谁会得罪自己的摇钱树?

如果真爱,他不会让她从年轻等到中年才娶她。如果年轻时他们结婚,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但明显,他并不想,因为他已经有三个孩子了。

年轻时,他为了事业,后来他追求琼瑶,依旧是为了事业。

因为他了解琼瑶是个为爱而生的奇女子,她不在乎金钱,不在乎其他,只在乎爱情。只有以感情绑定琼瑶,才可以让她永远为他写书。

他坚持不离婚,让孩子们长大,是想让林婉珍好好照顾孩子们。

如果他跟琼瑶结婚,琼瑶忙到自己的孩子都没空照顾,又怎会有时间好好照顾他的子女?

而他也明白,这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以抵得上亲妈对孩子们的感情。

所以,他坚持不离婚,就是为了让林婉珍帮他照顾孩子们,同时,也不让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痛苦中。

到晚年,他留遗嘱把所有财产都给孩子们,可见在他心中,孩子们永远排第一位。

所以,你说他的爱给了谁,年轻时他给了事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事业。

中年时不离婚,是为了事业,更是为了孩子们。他怕孩子不理解他。

晚年时,他把财产留给孩子们。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他心中最爱的始终是他们。

在他心中,爱情从不是必需品,事业和孩子们才最重要。

林婉珍认为,琼瑶是破坏她家庭的刽子手。其实,从她自传中种种细节来看,他俩感情并不深,即便没有琼瑶,他们也未必会过到最后。

而琼瑶如果没有选择平鑫涛,她这一生不会过得那么苦,她会遇到一个珍视她的男子,平静幸福地生活。

所以,人生路上的关键节点,真的不能走错一步。

因为一步错,步步错。

当然,琼瑶的故事是在很多年之前,现代女性早已知道,爱情和婚姻都不是人生的必需品。

自强自立,自爱,努力去挣钱,把家庭过好,远离已婚男人,学会提升自己,取悦自己。让人生更丰满,充盈。

正如作家冯唐所说:女孩子一定要记住,在你的人生当中,你一定要只专注做三件事。第1件事,就是学习跟提升自己。第2件事,就是努力赚钱。第3件事,就是教育好下一代。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你要记住,娘家强是后盾,后代强是保障,自身强是利剑,才能开山劈石走大道。

所以,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去挣钱,让自己变得自信强大。

如此,我们能拥有让家庭变好的能力,也有分辨是非的判断力。

你可以做那个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强大的妈妈,但同时,你要先做好自己。取悦自己,让自己快乐。

在对待家庭和人际事业所有的关系中,既要有菩萨心肠,也要有金刚手段。而不是磨磨唧唧,犹豫不决。

来源:木易说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