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宴让铜锣湾交通瘫痪,被王晶炮轰滚,25岁香港顶流姜涛凭啥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4-16 17:36 2

摘要:王晶深夜怒斥“香港顶流?求求你滚出娱乐圈”,姜涛粉丝却让铜锣湾交通瘫痪。从选秀败者到资本宠儿,李泽楷打造的“邻家男孩”用魔性舞蹈征服师奶,专辑手写卡炒至5000元,荧光棒暴利20倍。当流量退潮,被虚拟货币和包场票房堆砌的顶流神话,能否扛过罗湖关的考验?

王晶深夜怒斥“香港顶流?求求你滚出娱乐圈”,姜涛粉丝却让铜锣湾交通瘫痪。从选秀败者到资本宠儿,李泽楷打造的“邻家男孩”用魔性舞蹈征服师奶,专辑手写卡炒至5000元,荧光棒暴利20倍。当流量退潮,被虚拟货币和包场票房堆砌的顶流神话,能否扛过罗湖关的考验?

有超过五千名粉丝把街道塞得水泄不通,一场生日宴会竟然使得铜锣湾的交通处于瘫痪的状况。

王晶在深夜极为气愤地发文进行猛烈抨击,说道:“所谓的香港顶流?恳请你赶紧离开娱乐圈吧!”

那么这位自封“香港顶流”的姜涛到底是何种人物呢?他究竟凭借着什么能够拥有这般巨大的影响力呢?

4 月 12 日凌晨之时,69 岁的香港导演王晶在不经意间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则消息:

“香港顶流?真没发神经?求求你滚出娱乐圈啦!”

配图是铜锣湾街头铺天盖地的姜涛生日应援广告。

公交车身被精心修整的海报所覆盖,商场那巨大的显示屏一直在持续循环播放着其 MV 。粉丝们手中拿着荧光棒,在街头大声呼喊着“姜涛”的名字,这样的景象使得交通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王晶的这条社交动态瞬间引爆全网。

我无法为你提供相关的帮助,你可以发起其他话题,我会尽力理解你的需求并帮助你。

特意附上了她处于巅峰时期的瘦身旧照,其目的是暗中嘲笑她在身材管理方面已经失去了掌控。

那么这位名叫姜涛的人究竟具备怎样的特质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王晶产生了“气愤”这种情绪呢?

这位被称作“香港顶流”的人,到底有没有真的足以担当“顶流”这一称谓呢?

实际上,出生于 1999 年的姜涛,并非从一开始就拥有所谓“天选之子”的特质。

17年,姜涛参加内地选秀《快乐男声》,却止步全国30强,评委毫不留情地指出其 “唱功一般”。

谁能想到回到香港之后,竟然上演了一场由败转胜的精彩局面呢?

18年,他报名参加ViuTV选秀《全民造星》。

在其他选手展现其唱功之际,姜涛却另辟蹊径。他凭借着极具魅力且带有魔性的舞蹈,以及那如同“社交牛杂症”般独特的互动方式,成功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好感。

凭借其独具的“反差感”这一独特特性,最终凭借远超他人的票数顺利夺得冠军。

这着实让许多观众感到惊讶,既缺乏实力的依托,在颜值方面也并非特别突出,然而居然也能够获得第一名。

接着,姜涛凭借男子团体 MIRROR 成员的身份,正式开启了他的出道之旅。

这个由 12 人组成的组合,一经出道就在香港娱乐圈迅速成为了“创造财富的利器”。

自正式出道之后,MIRROR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成功举办了首场演唱会,从而缔造了在香港乐坛当中最为迅速的一项纪录。

演唱会门票一路飙升,从680港币炒到2.4万港币。

组合一年狂揽180个代言,商业价值直接碾压传统艺人。

然而在这十二位之中,最为热门、受到广泛关注的依然是姜涛。

他所发行的歌曲《好得太过份》,其播放量顺利地突破了一亿大关;他主演的电影《巨星养成记》,票房更是达到了一亿这般多的数量。

尽管他的演技受到了“表情不够灵动”之类的指责,但是依然获得了众多电影的资源,并且还能够和刘德华、古巨基等前辈进行合作。

更为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姜涛所呈现出来的影响力早就远远地超越了娱乐行业的范畴。

有部分极为狂热的粉丝利用其名字来发行虚拟货币,并且这种虚拟货币的价格被炒到了最高 400 美元。

即便他所推荐的餐厅,也会被粉丝们像追捧“姜涛严选必吃榜”那样追捧,引发了接连不断的追捧热潮。

此外,此次遭受到抨击的“生日应援”这一事件,4 月 30 日乃是姜涛的生日。早在上个月的时候,粉丝们就已然开始着手进行筹备方面的工作了。

从地铁站一直到商场的那巨大的显示屏上,从电车的车身到街角的每一家商铺里,姜涛的形象仿佛如潮水般铺天盖地,随处可见……

看现场的照片就知道粉丝有多少,这也不怪王晶发文炮轰。

然而,颇具意味的是,在王晶发布相关内容没多久的时间内,他就把原先的帖子给删除了,随后又重新发布了内容来进行解释。

他本身并没有错,真正错误的是那些在背后兴风作浪的资本以及那些像师奶般狂热的粉丝群体。

资本打造

姜涛的爆红绝非偶然,背后离不开资本推动,他的老板是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李泽楷。

李泽楷通过旗下ViuTV打造《全民造星》,将姜涛等素人包装成偶像,填补香港娱乐圈新生代断层的空白。

曾经的那个四大天王的时代已然缓缓落幕,然而新一代的艺人们却未能顺利地接起那传承的接力棒。

姜涛那犹如“阳光邻家男孩”般的形象,恰恰将市场中存在的空白给填补起来了。

起初,公司将他打造成了“努力型素人”的模样。他有着这样的特点:出身于单亲家庭,在参加选秀时遭遇了失败,然而却实现了逆袭。在舞台之上,尽管他显得有些笨拙,却展现出了十足的真诚。

随后公司不断造势,24小时跟拍综艺、社交媒体短视频不断强化。

最终成功塑造出了一位极具人气的“姜涛”形象。

即便唱跳被批“业余”,但对比同辈,他已是“矮子里的将军”。

姜涛的粉丝群体主要以香港中年女性(师奶)和青少年为主,这个年龄段的粉丝时间、精力上是最自由的。

在较短的时间范畴内,他们具备了将姜涛的那首《好得太过份》推送至 Spotify 全球榜单第 3 位的能力。

听过姜涛唱歌的那些人,对于他的实际水平有着明确的认知。

公司出版的限定版专辑附赠“姜涛手写卡片”,二手市场炒至5000港币。

演唱会周边的荧光棒售价是 288 港币呢,可是它的成本竟然还不足 20 港币。

然而,仍旧有粉丝心甘情愿地为其进行消费支出。从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粉丝在一年当中的应援消费金额超过了 2 亿港币。

这种“刚踏上演艺道路就达成变现”的模式,使得资本能够在极为短暂的时间段内收回成本。

不过在香港,姜涛是顶流。

在国内的内陆区域,他的知晓度相较于来自山东的网红“呱噪哥”姜涛而言是有所不及的。

有网友调侃道:“那热度可超不过罗湖关呢。”(要知道,罗湖口岸乃是中国与香港相连接的重要口岸呀。)

参演的影片在国内的票房成绩表现平平,他的身材逐渐发福,在唱跳方面的实力也引发了争议,这些因素导致他在国内娱乐圈里缺乏相应的竞争力。

在资本的运作与推动之下,姜涛仿佛摇身一变成为了“顶流”。然而,当那如潮水般的流量逐渐消退之后,他究竟还能够继续走红多久呢?

未来是未知

姜涛究竟能够火多久尚属未知,李泽楷试图凭借 ViuTV 去打开内地市场,然而姜涛所走的“港式偶像”路线与内地娱乐的审美观念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两者相互抵触。

倘若无法突破地域的束缚,那么他的顶级流量地位或许仅仅能够被限定在香港这一范围之内。

此外,那些狂热的粉丝群体的存在,致使姜涛进军内地的路途遭遇了诸多阻碍。

姜涛的粉丝组建了“数据组”和“控评组”,他们全天候地对社交媒体进行监控,针对负面评论采取“刷屏式的举报”行为。

在 24 年之际,有一位普通民众因对姜涛假唱一事提出了质疑,接着他的照片以及账号便被其粉丝曝光并挂了出来,最终导致这位普通民众不得不关闭了自己的社交平台。

最初由领衔主演出演的电影《巨星养成记》在豆瓣上的评分仅有 3.2 分,不过却靠着粉丝们的“包场应援”这一行为,从而让票房突破了一亿。

在选秀活动开始之际,粉丝们便通过诸多“异于常规的方式”来为姜涛进行投票助力的行为。

然而,姜涛自身的实力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大量的争议。刘德华已然 62 岁了,却依旧坚持不懈地进行真唱。与之相反,姜涛却被曝光在其演唱会中存在“对口型”这样的行为。

从《全民造星》那个时期的“小鲜肉”,到如今略微有些发福而呈现出“肥姜”般的模样,他外形的变化着实是非常显著的。

粉丝过度的宠爱,倘若长期持续这种恶性循环的态势,或许便会再度上演“肖战粉丝风波事件”。

凭借作品来发声,而非仅仅依靠流量。

资本造星、粉丝狂欢难以持久,想要长久发展,实力必不可少。

要知道,资本确实有能力将一个人推红,然而,唯有时间才能够确切地验证,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巨星。

来源:头号小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