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霍英东在1923年5月10日出生,原生家庭贫困,早年丧父,中途辍学,1945年由于二战的结束引发行业变动,看准时机的霍英东以船舶业务起家。
霍英东是中国著名的爱国商人,唯一一个在政界和商界都有广泛赞誉的香港企业家。
但是在香港影坛,邓光荣的地位竟然能够与霍英东平起平坐。
邓光荣靠的是谁?
作为香港著名黑道大佬的陈惠敏,为何感慨称呼邓光荣背后的人为超级大佬?
霍英东在1923年5月10日出生,原生家庭贫困,早年丧父,中途辍学,1945年由于二战的结束引发行业变动,看准时机的霍英东以船舶业务起家。
随后的几年中,霍英东陆续将产业发展至房地产市场、酒店业和博彩业。
50年代就已经是香港著名的成功商人。
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霍英东带领团队冒险为中国军队支援物资,以半数船队受损的代价,助力中国战争。
有鉴于霍英东对新中国的贡献,党中央对霍英东十分的重视,新华社报道,霍英东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周总理更是直言,他是患难之交。
香港商人有此地位者独此一人。
1978年以后,霍英东积极接触境内,是最早一批投资境内的香港商人,不仅建设了中国首家中外合作五星级酒店,这是当时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名片,随后参与了1988年的国家级项目南沙开发。
如今的珠江三角洲和南沙自贸区,就是有关部门与霍英东共同努力的结果。。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专程接到的车辆由霍英东提供,是一家专门定制的顶配劳斯莱斯。
这台劳斯莱斯随后为国家陆续接待了400多次外宾,地位颇高。
在内地的教育界,霍英东也名声显赫。
他累计为境内捐赠了超过150亿的港元,还积极的推动境内的体育教育,拉起了中外之间的运动联赛,组成了中国内部自己的体育赛事,成为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主要场馆水立方、亚运村游泳馆等设施,都有霍英东的参与建设,时至今日,已经承接了众多的国内外重要赛事。
在社会领域,霍英东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助力国家实现香港交接之后的社会稳定。
霍英东逝世之后,享受了五星红旗覆盖,以国葬待遇,中共中央授予改革先锋的称号,肯定他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杰出推动者。
霍英东的一生无论是在商界还是在政界,都独一无二,这举足轻重的地位,邓光荣为什么能和他平起平坐呢?
邓光荣出生于1946年1月24日,幼年时家境富裕,父亲是洪门致公堂广州分堂堂主,拥有涉黑背景。
1963年,17岁的邓光荣开始出演电影,1977年创立大荣影片公司,随后拍摄出多部国际级影片。
《旺角卡门》《阿飞正传》等影片,全是该公司出品。
著名影帝周润发,便是邓光荣的公司发掘而出。
从成就方面,邓光荣与霍英东相比简直相去甚远,那为何邓光荣能够在香港演艺界拥有这么高的影响力?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背后的涉黑背景。
早些年,邓光荣被称为江湖太子爷,一边耕耘影坛,另一边继续发展社团势力,成为了联工乐实际上的控制人。
这样的背景,在当时的香港并不少见,上世纪末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香港影坛被黑道背景的人员把控。
但是这样的身份依旧无法抹平他和霍英东之间的差距。
真正让邓光荣拥有被霍英东认可的资格,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
这个人叫做刘荣驹。
邓光荣作为一个黑道太子爷,能够有后来的高度,都离不开一个人的推动,这个人叫做刘荣驹。
刘荣驹在20世纪的后50年,是香港最核心的人物之一。
邓光荣后来接手的联公乐社团,便是刘荣驹创建。
那既然如此,刘荣驹为什么不甩开邓光荣单干,而是以将自己的一辈子努力送给邓光荣作为嫁衣?
这一切源于邓光荣的父亲邓博文。
早些年刘荣驹在其手下做事,被看作是非常得力的助手,邓博文去世之后,刘荣驹便倾力培养邓荣光。
刘荣驹成立联公乐之后,迅速的将邓家的势力从香港拓展至整个港澳北美。
在政治上他的叔父刘福,是当时香港第一任华人总探长,这时的刘荣驹的发展一马平川。
上世纪80年代,刘荣驹将社团的控制权交给邓光荣,并且为刘荣驹的电影公司提供幕后指导。
为了让太子邓光荣的电影公司健康发展,刘荣驹不惜对上同为涉黑背景的向华强,并且压迫其低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荣驹打造的企业势力多点开花,迅速壮大,这其中邓光荣的作用微乎其微。
可以说如果不是刘荣驹的坚持,如果不是那份承诺,属于邓光荣的光环原本都应该是刘荣驹的。
前17k双花红棍陈惠敏曾表示,刘荣驹是超级大佬,没有刘荣驹,邓光荣难成气候。
本应该站在霍英东面前的是刘荣驹,邓光荣只凭自己,是没有站在霍英东面前的资格,更别说是平起平坐的权利!
邓光荣被霍英东接受,全部仰仗刘荣驹的付出。
从实际地位势力上讲,邓光荣和霍英东相去甚远,后者仍然愿意接纳邓光荣,主要是源自于过去的交情。
前文中曾经提到过,上世纪50年代,西方对中国大陆进行经济和物资上的封锁,这使得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军队物资供应十分困难。
而在此时,霍英东站出来为中国大陆解决问题。
但是霍英东也并非一帆风顺,他能够办成诸多大事,则是因为背后朋友的相处。
这个人就是刘荣驹。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刘荣驹的社团之所以能够平安的度过风浪,全部仰仗于其叔父刘福的庇护。
得知霍英东要为朝鲜战场运输橡胶棉纱药品等物资时,刘荣驹便和霍英东展开合作。
刘荣驹的社团垄断了西环到柴湾的码头业务,每当霍英东物资到岸,他们便迅速装卸并且打掩护,躲避英方的搜查。
根据霍英东的回忆,每次装卸一个小时之内必须完成,就好像是打仗一样。
虽然说在这场关系中,有20%的佣金被刘荣驹赚走了,但是刘荣驹为此不仅需要安排团队夜间护送,还需要动用刘福的关系确保安全。
可以说这笔钱刘荣驹赚的并不轻松。
可以说如果不是刘荣驹的帮忙,霍英东无法通过此次运输,完成了其红色商人身份的转变。
表面上看似霍英东受到了内地的信任,承受了所有的荣光,实际上背后还有一个刘荣驹为他负重前行。
而此次合作,刘荣驹不仅扩大了地盘,还涉足了博彩业,更重要的是,和霍英东之间构建起的长期合作,也算不虚此行。
1990年时,广州南沙新城开发项目,霍家委托联公乐社团进行运输,彼时已经是邓光荣作为主导。
这长达40年的合作,全部起源于当年刘荣驹的倾力相助。
霍英东明白,以当时的态势,刘荣驹完全可以选择狮子大开口,或者只收钱不护送。
刘荣驹看似收的比例很高,实际上的付出却丝毫不比这20%利润的分量低。
这一点霍英东是看在眼睛里的。
由此后来霍英东对邓光荣的平等看待,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过去刘荣驹的情谊,餐桌上的邓光荣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背后的刘荣驹。
被外界视为霍英东和邓光荣平起平坐的标志事件,是一张网传的宴会合照。
在整场宴会上,邓光荣霍英东并肩而立,这表示霍英东对邓光荣是认可的。
在香港,宴会的座位安排是等级的直观体现,二人相邻虽然并不能完全证明霍英东真的认为邓光荣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能力,但对邓光荣以及其背后的资源网络,必然是十分重视的。
因为上世纪90年代香港,黑白共生才是香港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脱离黑道的影响,正常企业基本无法做事。
以当时邓光荣完全承接自刘荣驹的影响力和背景,完全可以给霍英东的政商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所以此刻在霍英东的眼中,认可邓久光是对后辈的鼓励,也是出自于自身商业的实际需求。
2011年,邓光荣的葬礼上,霍家长子出现为其扶灵,送别邓光荣最后一程。
不过,既然霍英东都认可了邓光荣的实力,为何在大陆,邓光荣名不见经传?
那是因为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黑色势力基本被涤荡一空,邓光荣也同样销声匿迹,由于其灰色身份,基本上不会在主流媒体出现。
香港回归之后,大陆宣传香港,基本上以霍英东为代表的正面典型为主,邓光荣等人大多是选择性叙述。
就像是被刻意抹去了一般。
这样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正应了那句古话,人间正道是沧桑!
来源:子青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