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深电影人王晶近期的言论在网络空间激起涟漪。他评论年轻艺人的初衷或许单纯,未料却引来争议,自身被指利用话题提升关注度。其女王 子涵亦受波及,网民将其与事件另一焦点人物姜涛进行对比,论及其外形与舞蹈实力,似乎在演艺圈的发展前景不及这位当红新星。这场突发的风波,让
资深电影人王晶近期的言论在网络空间激起涟漪。他评论年轻艺人的初衷或许单纯,未料却引来争议,自身被指利用话题提升关注度。其女王 子涵亦受波及,网民将其与事件另一焦点人物姜涛进行对比,论及其外形与舞蹈实力,似乎在演艺圈的发展前景不及这位当红新星。这场突发的风波,让公众目光聚焦到了姜涛身上。
姜涛,这位引得王晶公开评论的年轻人,究竟背景如何?时光回溯至2018年,香港ViuTV举办了一档名为《全民造星》的选秀节目。姜涛正是该节目的冠军得主。赛后他未选择独立发展,而是与节目中其他十一位选手组成男子团体Mirror。该组合在香港迅速凝聚起高人气,短短数年间便登上红磡体育馆,连续举行多场演唱会,门票常在开售后迅速售罄。姜涛作为团队中最具人气的成员,个人单曲屡次获奖,凡他参与的活动或粉丝见面会,场面总是人潮汹涌,极其热闹。
即将到来的4月30日是姜涛26岁生辰,其支持者们热情高涨,提前数周已启动一系列规模惊人的庆祝活动。从铜锣湾至尖沙咀,香港的商业旺地几乎遍布为姜涛庆生的广告牌、灯箱及各式应援物品。如此铺天盖地的声势,令许多见惯世面的香港居民亦感惊讶。这种现象级的追星热潮,在近年香港演艺圈内相当少见。回顾香港娱乐业发展史,无论是刘德华、郭富城等人领衔的“四大天王”时期,还是后续风靡亚洲的女子组合Twins,乃至近两年在中国内地亦有一定知名度的炎明熹,他们都经历了漫长的奋斗积累,从不起眼的配角或伴舞做起,逐步积累经验与人气,最终才成为广受认可的艺人。
姜涛及Mirror的成名轨迹截然不同。他们几乎是一出道便达到事业高点,省略了许多前辈必须经历的沉淀过程。这种爆发式的走红,使他们迅速吸纳了市场上大量的商业代言机会,合作对象包括三星、麦当劳、汇丰银行等国际知名品牌,似乎大有取代前辈市场资源的态势。他们用极短的时间,仿佛就达到了许多艺人需要数十年奋斗才能企及的高度。尽管成就瞩目,伴随香港本土流行音乐整体影响力的相对减弱,亦有观点认为,Mirror的火爆主要局限于香港本地市场,未能真正将影响力扩展至更广阔的区域,呈现出一种“圈地发展”的特点。
不论外界如何评说,Mirror的成功让其背后的娱乐公司——李泽楷掌控的香港电讯盈科(PCCW)旗下的ViuTV,成为最大的赢家。早在2021年,单单Mirror一个组合带来的相关收入便高达8亿港元,占据了电讯盈科全年利润的重要份额,较前一年增长了152%,有力助推母公司扭亏为盈。这对李泽楷而言,无疑是一场漂亮的商业胜利。谈及李泽楷,人们常将其与“小超人”的称号联系起来,这源于他早期在商界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资本运作。
“小超人”的光环并未始终伴随他。进入21世纪后,李泽楷力推电讯盈科私有化进程,公司股价却连年下滑,他的声誉随之受到挑战,甚至有小股东公开指责他挥霍家产。至2017年,其父李嘉诚不得不出手援助,以高出市值近四倍的30亿港元价格收购了李泽楷旗下一家公司。此举被外界普遍解读为父亲在为儿子“兜底”,暗示无论他如何行事,总有家族力量支撑。如今,凭借ViuTV和Mirror在娱乐领域的异军突起,这个看似与传统电信业务关联不大的板块取得突破,李泽楷终于在一个关键时刻赢回声誉,再次证明了他的商业洞察力,也显露了他性格中不循常规的冒险精神。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