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的娱乐圈,有人忙着分手复合,有人忙着用演技封神,而69岁的导演王晶,却选择用最“硬核”的方式抢占热搜——深夜激情开麦,怒骂“香港顶流”姜涛“滚出娱乐圈”!
2025年4月的娱乐圈,有人忙着分手复合,有人忙着用演技封神,而69岁的导演王晶,却选择用最“硬核”的方式抢占热搜——深夜激情开麦,怒骂“香港顶流”姜涛“滚出娱乐圈”!
这场横跨两代人的“顶流论战”,不仅撕开了资本造星的遮羞布,更让全网陷入灵魂拷问:到底是谁在批量生产“人工顶流”?
4月12日凌晨,王晶突然在微博发飙:“香港顶流?真的没发神经?求求你滚出娱乐圈!” 配图是姜涛在演唱会上挺着肚腩跳舞的动图,直接引爆热搜。网友辣评:“见过骂流量的,没见过把‘滚出娱乐圈’当标点符号用的!”
王晶作为知名导演,在香港的地位不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近乎失去理智,对一个后辈发动如此猛烈的抨击呢?笔者查遍互联网,终于得见真相。
王晶发微博炮轰姜涛的导火索是姜涛粉丝为其生日包下铜锣湾整街广告牌、导致交通瘫痪的疯狂应援活动,王晶大为光火,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骂也骂了,王晶本人可能也意识到了失态,半天后王晶删帖重发:“错的是资本和师奶粉丝,希望姜涛有天能练成刘德华那样的真顶流。” 这波“打一巴掌给颗糖”的操作,被解读为“骂完流量又怕得罪资本”的行业潜规则。
有网友扒出,王晶早年拍《倚天屠龙记》时曾力挺流量明星,如今却成“反流量先锋”,这反转比他的电影还刺激!
被炮轰的姜涛何许人也?这位26岁的Mirror男团C位,堪称香港娱乐圈的“魔幻顶流”:
有港媒调侃:“姜涛的顶流密码,是师奶们把对儿子的溺爱投射到了舞台上。” 而王晶的炮轰,恰恰揭开了这场“资本+情怀”的合谋——用怀旧滤镜掩盖实力短板,用数据泡沫取代行业标准。
姜涛现象绝非个例。看看这些“顶流生产线”的流水作业:
数据造神:内地某男团成员微博转发量破亿,后被扒出是“数据女工”轮出来的;情怀绑架:港台过气艺人靠“回忆杀”综艺翻红,唱功退化仍场场爆满;审丑经济:某网红凭“人类高质量男性”出圈,油腻动作成品牌商宠儿。正如王晶所说:“资本把年轻人捧到不该在的高度。” 这让人想起孙俪在《蛮好的人生》中封神的哭戏——真正的演员在镜头前搏命,而“泡沫顶流”们却在热搜上躺赢。
这场骂战意外引发行业站队:
挺晶派:成龙点赞相关微博,刘德华受访时称“努力比流量更重要”;护涛派:Mirror粉丝发起“#香港顶流不容抹黑”话题,怒刷地铁广告反击;吃瓜派:王祖蓝晒健身照配文“努力不做泡沫”,被疑内涵姜涛身材。更有意思的是,这场争议恰逢内娱“去流量化”浪潮——孙俪凭演技逆袭、张子鑫等新人靠实力出圈,与香港的“姜涛现象”形成魔幻对照。网友锐评:“内地观众开始觉醒,香港师奶还在为‘人造顶流’买单!”
这场风波最扎心的,是王晶那句“我希望有一天能真心叫他顶流”。它撕开了娱乐圈最荒诞的真相:
观众在反思:我们追捧的究竟是实力,还是资本编织的幻觉?行业在阵痛:某制片人坦言:“现在选角先看超话排名,演技反成赠品”;艺人在挣扎:连姜涛都开始减肥,粉丝却抗议:“哥哥圆润的样子才是初心!”据九派新闻网报道,2024全球百大型男排行榜,内娱圈王一博、肖战等人均进入该榜单,而香港顶流姜涛排名世界第二,排在第一的是漫威电影宇宙中饰演“雷神”的肌肉猛男——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该榜单令姜涛本人感到尴尬不已,更是发文拜托不要把他放上榜,坦言:我就好好的当家里第二帅就好了,第一帅是我爸。
这让人想起古天乐带伤拍戏的敬业,或是刘涛暂别娱乐圈的无奈。当“泡沫顶流”占据资源,真正的好演员却被迫让位,这样的娱乐圈,还能产出多少《惊蛰无声》这样的诚意之作?
结语:
王晶的“顶流炮轰战”,看似是两代人的审美撕裂,实则是整个行业的自救呐喊。当数据泡沫遮蔽星光,当资本游戏取代实力较量,我们或许该学学老港片的精神——“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毕竟,观众的眼睛终会雪亮,而真正的顶流,永远经得起大浪淘沙。
至于姜涛?网友倒是给出神建议:“不如和王晶合作一部《顶流变形记》,胖仔逆袭成硬汉,票房绝对破纪录!”
来源:朝代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