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幕后故事,暴力美学天花板

好看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4 07:12 2

摘要:英雄本色的诞生要从吴宇森和徐克的相识说起,1978年吴宇森,像往常一样随意切换着电视频道,突然,被一阵利落的打斗声抓住了他的注意力,静静等待剧集播完,终于在片尾字幕中,看到了那个人名字——徐克。此时的徐克,还是影视圈中默默无名的新人,而吴宇森已然凭借1977年

英雄本色的诞生要从吴宇森和徐克的相识说起,1978年吴宇森,像往常一样随意切换着电视频道,突然,被一阵利落的打斗声抓住了他的注意力,静静等待剧集播完,终于在片尾字幕中,看到了那个人名字——徐克。此时的徐克,还是影视圈中默默无名的新人,而吴宇森已然凭借1977年执导的喜剧电影《发钱寒》崭露头角,

这部影片斩获500万港币票房,荣登当年票房亚军;1980年的《滑稽时代》更是以小博大,百万成本换回近六百万票房佳绩。

这次“荧屏邂逅”,在吴宇森心中种下了缘分的种子。他四处打听,终于如愿与徐克相见。两人初次会面,便如多年老友般相谈甚欢,对电影的热爱与独特见解,让他们惺惺相惜,自此结下深厚情谊,时常聚在一起畅谈电影艺术。

在一次热烈的讨论中,聊到1967年龙刚导演、谢贤主演的《英雄本色》成了话题中心。那部电影的精彩情节与深刻内涵,令他们回味无穷,一个大胆的想法应运而生——翻拍这部经典之作。然而,彼时两人分属不同公司,吴宇森满怀热忱地向老板举荐,却惨遭拒绝。但他并未因此气馁,在之后的两年里,始终坚持不懈地推荐。终于,1981年,新艺城电影公司接纳了徐克。这家刚刚成立、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公司,愿意给予新人机会。徐克加入后,在吴宇森的协助下,执导了《鬼马智多星》,影片票房大卖,徐克更是凭借此片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1984年,《最佳拍档三》一举拿下当年票房冠军,徐克自此踏上事业巅峰,还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

就在徐克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吴宇森的事业却急转直下。他拍摄的多部电影票房惨淡,业内质疑声不断,就连身边的朋友也开始调侃他,说他跟不上时代步伐,劝他退休。这些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处于低谷的吴宇森。但他骨子里的倔强与对电影的执着,让他坚信自己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机会。

1986年,得知吴宇森困境的徐克,向他伸出了援手,邀请他加入自己的电影工作室,并将翻拍《英雄本色》的导演权交给了吴宇森,鼓励他大胆创新,把真实经历和内心想法融入电影之中。在徐克的支持下,吴宇森将自己多年来的委屈、不甘,以及对朋友义气和尊严的理解,毫无保留地倾注到影片里。那些至今仍被观众传颂的经典台词,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他的心声。

1986年,《英雄本色》横空出世,以3465万港币的票房成绩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并在当年香港电影九个奖项评选中,一举斩获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录音四项大奖。次年的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影片更是提名十个奖项,最终摘得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这部电影不仅让吴宇森涅槃重生,也开启了香港黑帮电影的全新时代。吴宇森将少年时代喜爱的好莱坞歌舞片、西部片元素,从张彻导演学到的武侠片风格相融合,打造出极具个人特色的暴力美学风格。影片中,每一颗子弹的射出,都如芭蕾舞般优雅;每一帧画面,都充满艺术美感。那些经典台词,精准地把握了时代脉搏,展现了人性的善恶与人间的情谊,引发了不同年代观众的强烈共鸣。

吴宇森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影片中宋子豪与小马哥之间深厚的兄弟情,正是他与徐克情谊的真实写照。尽管两人在创作过程中常因观念分歧争吵,但很快便会和好如初。在那个香港经济飞速发展的80年代,《英雄本色》的出现,为追名逐利的人们带来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片中黑道大哥身上展现出的正义形象,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仁爱、大义的渴望与认可。

拍摄期间,剧组经费紧张,但吴宇森坚持让主演穿着定制大衣。他深知,大衣是塑造大哥气场的关键道具,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影片中,小马哥落难时的朴素外套,与阿成身着的纯白大衣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人物境遇的变化;而小马哥最后重新披上黑色大衣,双枪杀敌的经典画面,狂野与浪漫交织,震撼人心。这部电影在韩国上映后,引发巨大轰动,首尔街头的风衣一夜售罄,许多韩国演员纷纷模仿片中角色。可以说,《英雄本色》对韩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华语电影史上,《英雄本色》的地位无可替代。它开创了全新的类型片模式,引领香港电影走向辉煌。此后,吴宇森执导的《喋血双雄》《喋血街头》《纵横四海》《辣手神探》等一系列作品,皆成为影史经典,让他成为暴力美学的代名词。这些作品不仅在香港大获成功,还走向了世界,同时,影片也让狄龙和周润发两位演员迎来事业第二春,改变了他们的演艺生涯。《英雄本色》的影响力历久弥新,直至今日,仍在不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电影人,

来源:百川说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