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谁懂啊!当49岁的陈德容在《浪姐6》甩着水袖唱《梅花三弄》时,弹幕还在刷“白吟霜YYDS”,可一公舞台的“抓马六分钟”直接把情怀滤镜撕得粉碎——队友王蓉凌晨三点抠动作,她却甩出“德容体”金句;节目组剪掉她加
家人们谁懂啊!当49岁的陈德容在《浪姐6》甩着水袖唱《梅花三弄》时,弹幕还在刷“白吟霜YYDS”,可一公舞台的“抓马六分钟”直接把情怀滤镜撕得粉碎——队友王蓉凌晨三点抠动作,她却甩出“德容体”金句;节目组剪掉她加练片段,偏要放大“要不你来当队长”的暴击;最终王蓉淘汰、陈德容躺赢的结局,让网友直呼“内娱职场现形记”。
这场争议从3月28日的“排练修罗场”开始发酵。据现场观众repo,陈德容因舞蹈零基础,坚持逐帧练习前两个八拍,而专业出身的王蓉建议“先过整体框架”。两人理念冲突升级为情绪对峙,陈德容一句“团队要有爱”的琼瑶式发言,被网友制成“职场糊弄学模板”:“方案不重要,态度要到位”“加班是福报,摸鱼是王道”。节目组的剪辑更是火上浇油——删除陈德容深夜加练的花絮,却保留她冷脸翻白眼的镜头,硬生生将矛盾剪成“太后训妃”剧本。
4月2日的一公舞台成为舆论拐点。陈德容忘词、动作软绵的表现与王蓉的精准唱跳形成惨烈对比,邓萃雯的“嫌弃表情包”瞬间刷屏。当517票垫底成绩触发淘汰机制,实力更强的王蓉黯然离场,陈德容却因“个人喜爱度”晋级,网友痛批:“努力不如命好,实力干不过剧本”。
这场风暴背后,藏着更深的行业逻辑。据业内人士透露,陈德容团队签约时明确要求“十二期全勤”,而节目组需要“黑红话题”拉动收视——叶童带伤劈叉、李晟逆袭黑马的励志故事,远不如“琼瑶女神摆烂”更具传播爆点。这种流量博弈在4月21日的四公舞台达到巅峰:陈德容穿着六位数翡翠点评后辈“缺乏信念感”,而叶童团凭《MY WAY》以830分碾压专业团队,用实力诠释“优雅老去”的真谛。
观众愤怒的何止一人?当房琪对叶童说出“担心您精力不足”时,当何泓姗手撕节目组剪辑时,浪姐早已从“女性力量”变成“撕头花战场”。数据显示,本季“女性友谊”热搜占比下降40%,而“皇族剧本”“抓马冲突”话题阅读量突破23亿。正如娱评人所言:“节目组既要贩卖情怀,又要制造对立,最后连初心都成了招商PPT的装饰品。”
面对全网群嘲,陈德容在3月28日的道歉声明中承认“能力不足”,却因强调“已尽全力”再遭质疑。网友翻出她2021年在《我就是演员3》的退赛旧账,以及“死都不演妈”的争议言论,将其定性为“沉溺少女感的过气艺人”。相比之下,62岁的叶童在昆仑山海拔4000米的舞台上劈叉,用银发诠释“冰川玫瑰”的生命力,反而收割90后粉丝的集体致敬。
这场代际价值观碰撞,最终在二公舞台迎来荒诞注脚:当吴宣仪教RAP教到嘴角抽搐,陈德容却对舞台总监撒娇“太难了”;当VAVA含泪加练时,她戴着翡翠项链感慨“优雅是女人终极武器”。网友辣评:“有些人不是不会老,是活在精修通稿里太久了!”
《浪姐》走到第六季,陈德容的争议不过是内娱生态的冰山一角。当王心凌男孩变成“考古党”,当徐怀钰划水催生“摆烂经济学”,我们或许该思考:观众真正期待的,究竟是“情怀杀”的虚假狂欢,还是叶童们用皱纹跳出的真实力量?正如某位现场观众的留言:“骂陈德容很容易,但让努力的人不被辜负,才是真正的乘风破浪。”
投票互动:
👉陈德容该退赛保平安还是逆袭打脸?
A. 立刻退赛! B. 坐等反转! C. 关我P事!
#浪姐6皇族之谜# #职场厚黑学图鉴#
来源:旅界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