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6日,香港名媛曾昭怡在社交账号上晒出一段视频——62岁的何超琼穿着黑色花纹套装,踩着平底鞋,正耐心给干女儿讲解古董展上的展品。
4月26日,香港名媛曾昭怡在社交账号上晒出一段视频——62岁的何超琼穿着黑色花纹套装,踩着平底鞋,正耐心给干女儿讲解古董展上的展品。
画面里,这位商界“铁娘子”眼尾的笑纹都软成了月牙,而曾昭怡举着一条4千万的翡翠项链,眼睛亮得像星星。
这对“没有血缘却胜似亲生”的“母女”,又一次用温暖细节戳中了网友:明明隔着辈分和财富差距,她们的相处模式怎么比真母女还亲?
这场古董展的细节,藏着两人关系的密码。
视频里,何超琼像老教师带学生般,逐个给曾昭怡介绍名画和瓷器,连一组浅绿色花瓶的年代和工艺都讲得头头是道,把干女儿夸得直喊“干妈好厉害”;而曾昭怡捧着4千万的翡翠项链舍不得松手的样子,倒像极了女儿在妈妈面前撒娇挑礼物。
这种“日常感”,早就在两人的互动里埋下伏笔。
上个月曾昭怡38岁生日,何超琼连赶两场派对:家宴上送了紧跟热点的哪吒蛋糕,混天绫装饰得活灵活现;露台上又换上金色Chanel粗花呢,和曾昭怡十指相扣像闺蜜。
更暖心的是,何超琼生日时,曾昭怡会亲自下厨做蛋糕;家族旅游必定叫上干妈,让无儿无女的何超琼也能围坐桌前吃团圆饭。
要理解这份亲密,得先看何超琼的人生底色。
作为赌王何鸿燊与二太太蓝琼缨的长女,她从小被当作“继承人”培养,留学美国学市场管理,回国后把信德集团带成商业巨头。
但事业再辉煌,感情始终是她的“软肋骨”——与许晋亨9年婚姻名存实亡,实际共同生活仅两年,2007年正式离婚后再未再婚,更无子女。
而曾家三姐妹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份空缺。
曾昭怡的爷爷曾纪华是东南亚著名爱国侨领,靠大米生意起家,五六十年代就横跨置业、船务、造纸和银行,是能与赌王家族媲美的港岛百亿豪门。
更关键的是,曾昭怡父母与何超琼是至交,这份“世交”情谊让三姐妹从小就和何超琼亲近。
对何超琼来说,她们不是“随便认的干女儿”,而是能走进生活的“家人”;对曾昭怡来说,何超琼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豪门贵妇”,而是会为她学做哪吒蛋糕、陪她看古董的“妈妈”。
评论区里,“羡慕何超琼有这样的干女儿”“曾昭怡好有福气”的留言最多。
有人说:“比血缘更重要的,是相处时的真心。”确实,在豪门故事里,“认干亲”常被贴上“利益交换”的标签,但何超琼和曾昭怡的互动,却少见算计——何超琼给的是陪伴,曾昭怡回馈的是孝心;一个需要“被需要”,一个渴望“被宠爱”,恰好形成了最舒服的情感闭环。
更戳人的是,这种关系照见了现代社会的情感需求。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工作、婚姻等原因,面临“血缘亲情缺失”的困境:空巢老人、不婚不育者、单亲家庭……而何超琼和曾昭怡的故事证明,亲情可以是“选”出来的——只要彼此付出真心,没有血脉的羁绊,也能织成最温暖的网。
何超琼曾在采访中说:“事业再成功,回到家冷锅冷灶,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而曾昭怡的存在,让她的“缺”变成了“满”。
这对“假母女”的故事,或许给我们提了个醒:亲情的本质从来不是“必须”,而是“愿意”——愿意花时间了解对方的喜好,愿意在对方需要时伸手,愿意把“你”放进自己的未来里。
毕竟,这世上最珍贵的,从来不是4千万的翡翠,而是有人陪你看展、为你做蛋糕、叫你“妈妈”的真心。
来源:慕灵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