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荣光:我曾接了李连杰三招,他的功夫在我之上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4-27 17:32 2

摘要:1982年,一部《少林寺》让李连杰走红,也让内地演员的“中国功夫”被香港导演看到。李连杰打开了香港和内地演艺合作的第一道门。随后,内地动作演员赵文卓、吴京也在不同时期前往香港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982年,一部《少林寺》让李连杰走红,也让内地演员的“中国功夫”被香港导演看到。李连杰打开了香港和内地演艺合作的第一道门。随后,内地动作演员赵文卓、吴京也在不同时期前往香港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这一群人中,有这样一位演员饰演的大反派格外亮眼——于荣光。香港电影里的黄金大反派,对刘青云、吴镇宇毫不手软,和杨紫琼、成龙的功夫不相上下。

在与“功夫皇帝”李连杰的对手戏中,角色形象嚣张至极,风头不逊于主角,那句经典台词:“一个月几百块玩什么命”一度成为网络热梗。

于荣光出生在梨园世家,父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鸣奎,师从京剧大师裘盛戎,为裘派入室弟子。文能演《铡美案》,武能演《火烧余洪》,是京剧届文武俱佳的奇才。于荣光从六岁起就和家中的兄弟姐妹跟随父亲学习京剧。

“想要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是京剧这个行当的真实写照。于鸣奎自幼吃够了学戏的苦,作为一位父亲,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受同样的罪,勒令自己的后代禁止进入梨园行当,直到11岁都没有将于荣光送进专业的京剧团。

后因时局动荡,原本生活富裕的于荣光为了某一条出路,违背父亲的话,叛逆的走上了京剧的戏台。11岁考入北京市风雷京剧团学习武生,起早贪黑、勤学苦练,希望早日登台。

此时的于荣光也没能想到,自己十多年咬牙坚持的武生经历,在将来会成为进入电影行业的入场券。

十六岁的于光荣身高超过了一米八,这个身形做起戏曲动作来会不漂亮,被师父说“废了”,不适合做“角”。后被打发去了武行,做跑龙套,还被同门师兄弟取笑,取了个“二驼子”的外号。

不服气的于荣光偷偷练起了基本功,每天到陶然亭苦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的时间基本功更扎实,耍起动作来流畅又漂亮,让师兄弟和师父刮目相看。慢慢地戏台上的于荣光小有名气,戏台下为他叫好的声音此起彼伏。

1984年在吉祥剧院的一次登台演出,让香港投资老板一眼相中了戏台上动作漂亮的于荣光,立刻带他见了因拍摄《大侠霍元甲》家喻户晓的导演徐小明,很快就参演了电影《木棉袈裟》,饰演拳脚了得,阴狠毒辣的头号反派祁天远。

该电影是继李连杰《少林寺》后,又一部让观众为之疯狂的动作电影,当年最终收获票房1.4亿,仅次于老电影《红楼梦》,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合拍片。

在采访中于荣光透露,拍电影和唱戏完全不一样,节奏快,饭也顾不上吃,不停辗转摄期场地。

第一次拍电影的于荣光还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拍电影了,谁要再拍电影谁就是孙子。但看完样片后,就被摄影机里的自己惊到:原来自己还可以那样。

1992年至1997年,于荣光经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先后与甄子丹、林青霞、王祖贤、刘青云等影星合作,参演了数十部香港电影,最忙的时候只能趁得了肠胃炎,在医院睡了三天。

俊朗硬气的外表、灵活的身段、多变的气质,让他在香港电影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形成自己的风格。

于荣光坦言:“我曾接了李连杰三招,他的功夫在我之上。”

在《给爸爸的信里》,于荣光饰演了最大反派,和李连杰的对手戏,招招狠辣,对付小演员谢苗也没有“手下留情”,甚至现场导演和谢苗的父母再三保证,于荣光只是在戏里凶。但到了《东风不败之风云再起》,又兼具柔情与坚毅。

在和成龙、杨紫琼合作《超级计划》后,深受成龙欣赏,出演了《神话》、《新警察故事》、《大兵小将》等电影。

初到香港的于荣光,因为不会粤语闹了不少笑话,但出生梨园世家的他,“吃苦”不是难事,千方百计利用打电话的机会刻苦学习粤语。不久,一个北方演员在片中能流利讲出粤语原声台词,还曾被不少人误认为是香港演员。

于荣光在港期间,先后尝试了开茶餐厅、车行,也许正是“不安分守己”的性格,才让他往后的道路越走越宽。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香港,香港电影业大受打击,于荣光毅然回到内地,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于荣光被誉为“开了内地硬派小生之先河”。为了更好学习专业武术,到北京武术队跟李连杰的老师吴彬老师学习,算得上是李连杰的同门师弟。

从恶霸到英雄,从武将到文人,于荣光在戏路上的爱折腾,也延伸到了戏外。

1997年于荣光开启了新的身份——导演、监制。

2001年,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选择北京广播电影学院进修,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同年,以制作总监、制片人、主演等多重身份制作了《钱王》,该片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

2012年由于荣光拍摄,参演的《木府风云》在中央电视台黄金强档播出,创下收视、口碑双丰收的佳绩,也掀起了丽江土司木府的旅游热。

不论是做演员还是做导演,于荣光对职业的态度:扎根生活。他相信只有去到一线,扎根于生活,了解生活,追求真实,才会成为角色,才能拍出好剧。拍摄《院士生活》时,于荣光就在第一线,与大家同吃同住,一起下田种地。

但于荣光的导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由其执导的《斗破苍穹》、《天龙八部》因造型夸张,不符原著,导致收视不佳,还引发了观众的吐槽和批评,自身口碑下滑。

波折的家庭生活

2003年,父亲查出患有肝癌,被医生告知仅剩六个月的生命,于荣光担心父亲的身体承担不了治疗后果,选择保守治疗,“欺骗”父亲,称只是普通病。于荣光减少了外出,在儿子的专心陪伴下,于鸣奎的病竟然有了好转,七年后逝世。

2021年,妻子与于荣光选择结束35年的婚姻,此举也引发了外界不少猜测。

如今66岁的于荣光始终充满活力,至今都保持着健康的心态,坚持锻炼。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趣事。

细数于过往作品,从叫好的戏曲表演,嚣张跋扈、刚正不阿的多种荧幕形象,到导演、制片身份,于荣光 “不安分守己”尝试每一种可能,但又坚持初心,已严谨的态度练好功夫。打破自我,坚守初心正是一位老演员成功的“武功秘笈”。

中国电影报道独家专访

《电影人物》专访

《鲁豫有约》专访

来源:平原隐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