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首位香港华表影后”的称号响彻会场时,这个曾睡过香港湾仔街头的满族格格,用45年时光完成了从武打替身到演技女王的史诗级逆袭。
站在青岛华表奖领奖台上的惠英红,捧着奖杯的手微微发抖。
当“首位香港华表影后”的称号响彻会场时,这个曾睡过香港湾仔街头的满族格格,用45年时光完成了从武打替身到演技女王的史诗级逆袭。
接过沉甸甸的奖杯,惠英红在获奖感言中哽咽着说:
“我们中国演员是硬骨头,不怕任何困难。
我今年65岁,我不会退缩,因为电影是我的生命。
如果我不能参与电影,我不知道做什么,我非常荣幸是中国电影的一份子,我会一直演下去,直到你们不要我。
但我知道你们不会不要我,我会付出300%的力量,我不会丢任何中国人、中国电影人的脸,我爱中国和中国电影,我的生命就是电影。”
这番话让台下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集体起立鼓掌。
在《我爱你!》中,她饰演的独居拾荒老人李慧如,用布满皱纹的手掌擦拭捡来的塑料瓶时,眼神里既有市井的狡黠又暗藏尊严的微光。
这种教科书级的表演,让观众突然意识到:原来老年爱情也可以如此惊心动魄。
回望惠英红的获奖履历,堪称华语影坛的“活化石”:
1982年凭《长辈》成为香港金像奖首位动作影后时,成龙还在拍《龙少爷》;2017年《血观音》封后金马奖时,她已能精准拿捏权谋贵妇的每根睫毛颤抖;如今65岁斩获华表奖,她依然保持着每天4小时台词训练的习惯。
从需要拳拳到肉的打戏到如今“眼袋都会演戏”的细腻派,她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用岁月修炼出“无招胜有招”的表演境界。
在青岛采访中,惠英红笑谈要请媒体“哈啤酒吃烧烤”,这份市井气的幽默,源自她传奇般的人生剧本:3岁乞讨练就察言观色本领,12岁在夜总会跳中国舞,28岁拍全裸写真引发争议,40岁吞药自杀被救......
这些经历化作她表演的养分,譬如《心魔》里母亲病态的控制欲,譬如《幸运是我》中阿尔茨海默患者的茫然,每个角色都带着她人生的切片。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眼泪里都是故事。”
当谈到与马丽的竞争时,惠英红展现了大姐大风范:“我们拥抱了很多遍,不管谁赢都高兴。”这种惺惺相惜,或许就是华语电影人薪火相传的见证。
从她口中“硬骨头”的中国演员精神,到对《哪吒》动画的自豪,再到呼吁新导演多合作,这位影后始终站在行业前沿,正如她在社交平台所言:“华表奖给了我再拼20年的动力!”
此刻,捧着华表奖杯的惠英红,像极了《我爱你!》中那个倔强的李慧如,皱纹里藏着故事,眼神中燃着火焰。
从金像到金马再到华表,她用了45年完成了人生的大满贯,却依然保持着新人的敬畏:“只要观众还要看,我就演到100岁。”
这个承诺,既是给电影的告白,更是对命运最诗意的复仇。
附获奖名单:
优秀故事片:《第二十条》《流浪地球2》《三大队》《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年会不能停!》《我爱你!》《觅渡》《志愿军:雄兵出击》《长安三万里》《万里归途》
优秀导演:郭帆《流浪地球2》
优秀编剧:董润年/应萝佳《年会不能停》
优秀男演员:张译《三大队》
优秀女演员:惠英红《我爱你!》
优秀电影摄影:蔡涛/廖拟《无名》
优秀电影音乐:彭飞《三大队》
优秀青年电影创作:《独行月球》
优秀农村题材影片:《我本是高山》
优秀少儿题材影片:《小马鞭》
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雪豹》
来源:洞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