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有这样一位戏骨演员,她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3岁开始拍戏赚钱,成年后又因为妹妹是天才童星,自己始终没有出头之日;被后妈赶出家门,只好到歌厅唱歌为生;重回演艺圈不受尊重,老年时身患重病……
前段时间,韩国电视剧《苦尽柑来遇见你》的播出赚足了中国观众的眼泪,剧迷们被剧中女性面对人生苦难时的坚强和韧性,深深地打动。
而较之韩国女性,中国女性的坚毅和韧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曾有这样一位戏骨演员,她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3岁开始拍戏赚钱,成年后又因为妹妹是天才童星,自己始终没有出头之日;被后妈赶出家门,只好到歌厅唱歌为生;重回演艺圈不受尊重,老年时身患重病……
生活似乎从未善待过她,但她却始终凭着自己的信念,在80岁时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开演唱会、主持节目、写专栏、出书、拍短视频……
她就是冯素波,也许听到她的名字大家有些陌生,但说起她演过的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大家一定很熟悉,她是《神雕侠侣》中的孙婆婆,《笑傲江湖》中的哑婆婆,《倚天屠龙记》中的金花婆婆……
冯素波演戏40年,虽然始终只是绿叶,但却从未放弃,在80岁时凭借影片《垃 圾》斩获法国康城最佳女演员大奖。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TVB老戏骨冯素波的人生故事。
1944年8月,冯素波出生于广州市高第街素波巷,父亲为其取名“波波”,后来她的母亲为纪念和丈夫相识于此,为其改名为“素波”。
多年后,有人给冯素波算命时说,还好改成“素波”,“素”代表平淡,“波”代表波涛汹涌,“你所受的苦还相对平淡一些,如果叫‘波波’,你这一生不知道要再经历多少坎坷”。
冯素波的父亲冯峰是著名的粤剧演员和电影导演,曾发掘过李小龙等著名影星,被业内奉为“电影总统”;冯素波的生母在和父亲相识后,转行成为粤剧演员。
冯素波出生后不久,父母便带着她到香港生活,但没过几年他们就离婚了。
冯素波回忆,父亲共有过三任妻子,自己有10个兄弟姐妹,她是最年长的那个。因为孩子太多,冯素波家的生活一直过得很拮据。
从3岁起,冯素波就常常在睡梦中被家人抱到片场做临时演员,客串一些小孩子的角色;6岁时,她和童年玩伴李小龙合作了一部电影《细路祥》。
幼年演戏在冯素波看来就是命运的安排,“他们可能觉得家里要养活的人太多,想让我赚点钱回家吧”。
到了冯素波兄妹该上学的年纪,父亲冯峰把他们送到学费相对便宜的广州读书,寄养在他们的叔叔家。
当年,冯素波生活的那条小巷子,住着的几乎都是粤剧演员,冯素波一放学就到剧场看粤剧。她常常在一场场戏结束后,跑上台模仿戏曲演员的手势、眼神和身段,即使被其他孩子笑话,她也不在乎,“做大戏是我真正喜欢的事”。
上初中时,她的同桌给了她一张南国粤剧艺术学院的招生广告。冯素波毫不犹豫就报考了。面试时,老师一听到冯素波穿透力极强的嗓音,当场将她录取,“这是天赋,后天很难练的”。
就这样,冯素波终止学业,走上了专业粤剧艺人的道路。那个年代的师父对于练功从不讲半点情面,每天早上5点起,练嗓两个小时,然后是抬腿、下腰、练水袖的基本功训练,下午开始练唱曲、读中国历史,直到深夜。
头一个月,冯素波对这样的训练强度吃不消,躺在床上觉得浑身骨头疼,但第二天还是准时起来,重复前一天的练习。
练功比其他同学努力的冯素波,成了班里进步最大的一个,老师也把她当重点苗子来培养。
不承想,一年后学校却因政治原因关闭,学生们都被遣散了,只有冯素波被老师带回家继续培养。她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比以往更努力地练习,盼望自己能尽早登台演出。
可命运却和她开了个玩笑。她因练嗓太用功而严重失声,几天后,老师见她持续没有好转的迹象,便拒绝再给冯素波教学授课。冯素波不甘心,连着几天在门外哭着求师父继续收留她,可那扇门再也没有为她打开。
而后来父亲冯峰又创办了自己的影视公司,他就把冯素波接回了香港,让她边读书,边拍戏。
1961年,冯素波出演了冯峰执导的电影《扎脚小红娘》,因为学过粤剧,演戏对冯素波来说也算得心应手,但无论她的演技有多出色,都只能是配角。
因为她有个被称为“天才童星”的明星妹妹——冯宝宝。冯宝宝不仅长得如洋娃娃般可爱,而且演戏极有天赋。
只要妹妹一到片场,所有人都会围上去为她化妆、穿戏服,抱着她入场,而自己不管多早到,都只能等在一旁,等妹妹好了才轮到她。
演戏途中,妹妹要去洗手间,全场都可以关灯等她,但冯素波只要晚入场一步就要挨骂,“你怎么出来混的”“懂不懂规矩”“你爸爸有没有教你”。
父亲觉得丢脸,每回不容辩解就让她到门口反省, 还告诉她,“全场都可以关灯等她(冯宝宝),但你就不行,因为她是明星,你不是”。
冯素波紧咬嘴唇,倔强地一句话都没有反驳,但心里充满了对父亲的怨恨。她也很不服气:明明是自己先出道,现在却要天天跟在妹妹身后。
自那以后,为了不迟入片场,她学会了自己化妆、穿古装。她不想给父亲丢脸,也不想再听到自己不如妹妹的话。
之后,她陆续出演了《义乞存孤》《小孤女》等多部影片。1964年,在她的后妈张雪英提议下,冯素波与萧芳芳、薛家燕、冯宝宝等7人组成了 “邵氏七公主”。
父亲冯峰则为她们量身制作了一部同名影片《七公主》。1967年,电影上映后大受欢迎,票房卖了个满堂红,但冯素波却没能因此走红。
她知道父亲对她恨铁不成钢,而她的后妈也早已希望她能离家独立,走之前,父亲冯峰拿出两万块钱给她当置装费,冯素波很生气,父亲竟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她带着对父亲的恨意离开了这个家。
“年轻时,你一定想做最厉害的,但做不到的时候,唯有自己找办法谋生。好在我有一把声音,我可以唱歌,原来我唱歌还有现金报酬,那就唱歌。”
冯素波觉得自己继续演戏会一事无成,她退出了演艺圈,去歌厅当了一名歌手。只是她没想到换一个行业也依然摆脱不了妹妹的光环。
六十年代的香港,歌厅文化盛行。
冯素波清楚地记得,自己在5月1日劳动节那天登上了琼宫夜总会的舞台,登台服还是借钱扯布做的。等这场演出结束拿了酬劳,她还得把赊的裁缝钱先还掉了。
但就在登台前,原本谈好的酬劳却因为一个名字就不再作数了。歌厅经理希望她能用“冯宝宝亲姐登台”的名头,如果不用,每个月要减掉500元薪酬。
“可不可以不用她的名字?我宁愿少500块”, 冯素波坚定地说。后来,冯宝宝也问过她这么做的原因,她说:“因为妈妈(后妈)跟我说,不要陀名挂齿。如果我唱得好还好,如果唱得不好,别人会说姐姐做得不好,会连累你。”
但“唱不好”这件事却从未在冯素波身上发生过,本就有歌唱天赋,再加上学过粤剧,驾驭通俗歌曲对她来说毫不费力。时间长了,连歌厅老板也认可了她,“你做歌星有前途,你很紧张但样子很淡定,挺有台风,用心点”。
1969年香港的歌厅文化达到了顶峰,像冯素波那样唱的好的歌手,根本不愁没有登台机会。冯素波记得自己的最高纪录,一个晚上跑了11间歌厅,连去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一直从晚上七点唱到凌晨两点。一个月的收入能达到了几万块。
但那个年代,歌厅里鱼龙混杂,冯素波常常唱着唱着,就看到台下打了起来,严重时还有枪战,“有时一不小心就会踩到一滩血,真的很像拍电影”。
冯素波虽然怕,但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唱歌所得能让她做到真正的独立,她还能时常买礼物给弟妹。对于外界的纷扰,她觉得只要别人没有骚扰到自己就好了。幸运的是,那些年的恶性事件从未有一次波及到她。她笑道:“我的歌运不错的。”
在歌厅驻唱期间,冯素波还结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乐队的一名琴师。因为同在一个行业,聊起来十分投机,他们日渐倾心,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婚姻,有了孩子。
冯素波本以为会与丈夫携手一生,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几年后,他们就因性格不合而离婚,唯一的儿子被判给了丈夫。那段时间冯素波很消沉,她想出去散散心,便离开香港,到加拿大的歌厅驻唱。
那几年,冯素波刻意回避恋爱和婚姻,可命运早已写好了属于她的人生剧本。
在加拿大,冯素波偶然遇见了旧友苏文雄,在得知对方和自己一样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时,对他有了一种同病相怜的亲近感。
而苏文雄也吸取曾经婚姻失败的经验教训,懂得了如何经营关系,他把等冯素波下班变成日常,通过长时间的陪伴聊天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渐渐地,冯素波对他产生了好感,和苏文雄在一起让她感到踏实安心。
经过一年的相处后,冯素波和苏文雄都认定对方就是自己此生要找的人,1977年,他们在亲友的见证下举办了低调的婚礼。
婚后,苏文雄对她的关心和爱只增不减,冯素波感觉自己每天都被幸福包围着。1982年,他们有了儿子,冯素波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家里,也为了能常常和大儿子见面,便不再当歌手,而是找了一份商场朝九晚五的工作。
1983年,冯素波受友人邀请,客串了5集电视剧《情难再》后,重新涉足影视圈;因为丈夫苏文雄在亚洲电视工作,1984年,在他的引荐下,冯素波又拍摄了亚视30集电视连续剧《蝴蝶血》。
但她依然是配角,同事会开玩笑说“套套戏都有你,你真的很红的”,另一个同事回应“不要以为她红啊,她划算耐用啊”。
也许是婚姻的幸福,暂时抵消了工作中的不受重视。冯素波听后不仅没有生气,还学会了自嘲:“所以我性价比超高。”
1986年,冯素波在《少林五壮士》中主演反派李小环。那一年,冯素波已经42岁了,她很想证明自己的演戏功底,对于很多危险的打戏,她坚持不用替身。
有一场戏,需要她在木板车上与人打斗,可木板车却像跷跷板一样,人往前时车尾会翘起,人往后时车头又会抬起来。冯素波边做着高难度的武打动作,边小心地平衡着车身,但也差一点翻车,好在她迅速往反方向踏了一步才稳住。
在冯素波有惊无险地拍完那场戏后,武术指导佩服地说:“你完成了一场只有专业武打演员才能做到的戏。“
正是因为冯素波的敬业,她被亚视高层看见了。那部戏之后,亚视提出与冯素波签约,但告诉她只能从“妈妈戏”开始演。“从妈妈戏演到阿婆戏,我不介意的”,冯素波笑道。
在亚视的那几年,冯素波饰演过《霍东阁》中的霍母,《八仙过海》中的王母娘娘,《秦始皇》中越女剑的掌门……所出演的角色虽未能让她获奖,但她的演技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认可,她也成为了香港演艺圈有口皆碑的绿叶演员。
1990年,冯素波被挖角到TVB,从此便开启了无线电视生涯。
转投无线电视时,冯素波已经46岁了,她也很自然地继续演“妈妈戏”。
《赤子雄风》中的郭引娣,《壹号皇庭》中的聪母,《精装难兄难弟》中的老板娘,《寻龙剑侠赖布衣》中赖布衣的母亲……
除了演“妈妈”,她还成为了金庸剧的“御用婆婆”。从1995年开始,冯素波便在多部电视剧中饰演“婆婆”,她是吕颂贤版《笑傲江湖》中武功高强,强迫令狐冲娶其女仪琳的哑婆婆;
也是吴启华版《倚天屠龙记》中的紫衫龙王金花婆婆,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版没有拍紫衫龙王年轻戏份的《倚天屠龙记》,全剧都由冯素波饰演这个角色,但观众却评价“并不影响,有冯素波的精彩表演为这部剧增色不少”。
而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她在古天乐版《神雕侠侣》中扮演的孙婆婆。短短的1集戏份,她就把孙婆婆在面对主人小龙女时的毕恭毕敬,对待杨过时的疼爱怜惜,为杨过抱不平时与全真道士拼上性命,最后临终前求小龙女收留杨过时的可怜,表演的丝丝入扣,让当时还是新人的古天乐惊叹不已,他虚心向冯素波请教演技,俩人还因此成了忘年交。
千禧年后的十年里,冯素波又参演了《酒是故乡醇》《九五至尊》《酒店风云》《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读心神探》等许多剧集。
冯素波对于演“老角”早已习惯,无线的同事们也对她既尊重又客气,而且公司还人性化地允许演员接演自己喜欢的外台剧,这让她觉得在无线工作很愉快。
2022年,她参演了ViuTV的电视剧《绳角》,却因此触怒了无线高层,他们以冯素波接外台剧未打申请为由减少了她的工作量。“明明是他们同意的”,冯素波一气之下把与无线的长期合约改成了一年一签。
后来,又发生了无线台庆时,要求年老的她上台跳Hip-Hop,她认为无线电视没有考虑老年艺人的身体状况;更令她不满的是,曾有导演在她生日当天要求她拍被垃 圾车撞死的戏,她觉得不被尊重。经历过这几件事,冯素波对无线很失望。
而在此期间,她又遭遇了丈夫苏文雄因中风离世,她悲痛不已:“我突然觉得原来生命就是这样,我早上还在和他(丈夫)说话,晚上已经没话可说了。”
2022年,自己又被查出肠道肿瘤,一年内做了两次大手术,经过长时间的修养才终于恢复了健康,那段时间,她常在夜深人静时叹息:“如果我走了,就什么可能性都没有了。”
经历生死后,冯素波看透了许多事,从此不再执着于别人对她是否关注和尊重,她只想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2024年,在断断续续为无线效力了30年后,冯素波宣布离巢,那年她正好80岁。但她并未赋闲在家,而是开始学拍短视频、创办自己的主持节目、开演唱会、写专栏、出书……
她说拍短视频是想记录自己的丰富生活和所见所闻,分享给家人朋友;她通过自己的节目采访许多老戏骨,希望年轻一代不要忘记他们;开演唱会,只为重拾自己唱歌的爱好。
而过去几十年,冯素波对父亲冯峰始终没能和解,直到2000年父亲去世后,她看了父亲遗留下来的日常手稿,才体会到父亲此生的不易,她说:“与其再逃避,倒不如重新回忆起所有事情来面对。”
后来,她以父亲手稿为基础写了51期专栏,去年还出了书《峰波情未了》,在书写父亲人生经历的过程中,才终于放下过往,与自己和解。同时,她也放下了对妹妹冯宝宝的芥蒂,姐妹俩不时相约喝茶,聊聊过往人生。
2024年,冯素波受邀主演的虐老短片《垃 圾》,在法国康城世界影展中,一举夺得最佳女演员奖。
在接受采访时,她笑称自己没想过要拿奖,也没为拿奖做任何事,只是接到工作后拼尽老命去做。她又笑着说道:“得奖也是开心事,但最重要的是不要阻碍我用2块钱坐车。”
对于现在的冯素波来说,一切都已经云淡风轻了。“人生是一个过程,不如我勇敢去面对,反正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离开,我就坚持一直努力到那一刻。 ”
来源:富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