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落下帷幕,我没感觉这是「盛事」,反而嗅到一丝「凄凉」。此外,金像奖总能在某些地方恶心你一下。
闲聊一下。
近日,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落下帷幕,我没感觉这是「盛事」,反而嗅到一丝「凄凉」。此外,金像奖总能在某些地方恶心你一下。
我向来就讨厌「金像奖」,它透着一股「小家子气」,尤其是它对成龙、周星驰等优秀电影人颇为傲慢,我不知道它在「神气」什么。
刘青云凭借《爸爸》,第四次夺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曾经,他对「影帝」求之不得,如今,倒是拿到「手软」。
不是刘青云越老越牛,而是这个「影帝」,已经没啥含金量。仿佛《龙珠》进入后期,贝吉塔嘲讽,超级赛亚人已经进入「大甩卖」时代。
卫诗雅凭借《破·地狱》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影后之称,倒没什么值得可说,金像奖对最佳女主角的要求不高,看看近些年的影后便知,可谓「水漫金山」。
这也算是给《破·地狱》剧组一个安慰奖吧。可怜的黄子华,这次又是啥也捞着。
《九龙城寨之围城》是最大赢家,囊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大奖。《破·地狱》表现也不错,囊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奖项。
去年,两部电影都在香港本土票房破亿,不过,《九龙城寨之围城》更能代表香港电影工业,毕竟它在内地也能打,能成为一种稳定的电影类型进行输出,而《破·地狱》更文艺一些,没那么「香港」,没办法持续性地生产输出。
这俩电影虽然都算「佳作」,但是,它俩在「金像奖」如此大放异彩,也衬得「金像奖」有些落寞。值得一提的是,《破·地狱》还入围「最佳动作设计」,印象中,该片中涉及「动作」的戏份,应该是「做法事」吧,这也能入围?也太强凑了吧?‘
说回「最佳男主角」。
我对刘青云获影帝,颇为不满,不是质疑刘青云演技,而是,觉得没必要、浪费,刘青云自然不需要通过金像奖证明自己,但是,还是有诸多后辈需要金像奖「背书」。
去年,金像奖颁给梁朝伟,王晶就炮轰过,应该把机会留给年青一代。
我感觉,不仅是金像奖,还是香港电影,似乎都不愿意给年轻人机会?
香港电影没落多时,这些年,新上映的商业电影,就那么几张脸,张家辉、刘青云、古天乐等,金像奖也是如此,也盯着这这几个人颁奖。
前段时间,古天乐埋怨,没人、没钱拍港片,可是,香港电影如此「固步自封」,这个结局,难道不是「咎由自取」。
不肯推新人,就那几个老人,占据着资源,观众早烦了。可能有人会反驳,新人没人看,就那几个老人有保障,可是,不破怎么「立」?
我喜欢香港电影,但我也得说,香港电影圈,有一帮人,非常「小家子气」,他们傲慢、排外,把香港电影弄得乌烟瘴气,「金像奖」就是其外化表现。
「金像奖」如今,就像是一个「小区奖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行吧,就让他们孤芳自赏,关门造车吧,什么梁朝伟、刘青云,拿十几次影帝吧,去造神吧,到时候再看,这东西,还有含金量嘛。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
来源:桃花岛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