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6年,第二届华表奖如期开奖,场面堪比神仙打架,尤其是在最佳女主角的角逐中,竞争更是空前激烈,不少人纷纷押宝自己心中的影后。
“国民奶奶”曹翠芬:生不逢时的她曾被张艺谋断言红不了,52岁才大器晚成,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成为抢手“祖母”。
第二届华表影后
1996年,第二届华表奖如期开奖,场面堪比神仙打架,尤其是在最佳女主角的角逐中,竞争更是空前激烈,不少人纷纷押宝自己心中的影后。
最后谜底揭晓,影后的奖杯被52岁的曹翠芬收入囊中。
她凭借《孤儿泪》中的农妇“耿二女”一角成功打动了评委和观众,她将一个在时代的压迫下可怜又可悲的女性刻画得相当出彩,深陷泥沼但依旧善良的“耿二女”也获得了不少人的喜爱。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届华表奖给了所有人一个快慰人心的谜底,也给了曹翠芬一个大器晚成的标签。
坎坷的演艺经历
作为娱乐圈当之无愧的老戏骨,曹翠芬不仅是各大古装剧里的“祖母专业户”,也曾是风头无两的华表影后。她这一生靠着演技配享太庙,也用一辈子书写了演员这两个字最端方的样子。
曹翠芬从小心里就揣着一个滚烫的“演员梦”,18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结果生不逢时,在动荡时局下被安排去田地里种水稻,别人对此自怨自艾,只有她把辛勤劳作当成了一门“演技实践课”。
直到1973年,《南征北战》的出现为她推开了一扇窗,在剧中饰演农村妇女的曹翠芬把当时在乡下的所见所闻融于角色之中,操着一口乡音的她眼睛里全都是戏。
凭借这个角色曹翠芬终于走出了田野,走向了艺术人生的旷野,她如愿成为北影厂的一名演员。
这个身份给了她莫大的鼓舞,虽然此后找她的都是一些小角色,但曹翠芬依旧甘之如饴,她用行动将那句“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箴言贯彻到底。
被张艺谋断定不红
而命运的齿轮不断转动,上天会奖励每一个努力追梦的人。1990年,曹翠芬接到了她的“人生角色”,那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二姨太。导演张艺谋在第一次看到曹翠芬的照片时,直接表示:她长得太普通,根本不适合当演员。
这句话对一个将演戏奉为终身理想的人来说,打击实在是太重了,但曹翠芬并没有因为张艺谋的一面之词去否定自己,她继续争取试镜机会,铆着一股劲儿钻研角色,大步往前冲。
最后,曹翠芬身上那股和角色死磕到底的韧劲直接让张艺谋打了自己的脸,选定她出演二姨太。
尽管曹翠芬夹在巩俐、何赛飞一众谋女郎当中并不起眼,但演技毫不逊色,她也凭借这个角色拿到了金凤凰奖,而这部剧也打响了她掀翻内娱的第一枪。
52岁大器晚成
纷来沓至的邀约,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她的名字,曹翠芬终于在1995年终于用一座影后奖杯向所有人证明:长相平平也可以荣耀加身。
这一年,曹翠芬凭借电影《孤儿泪》成功入围了金鸡影后,也靠着农村妇女“耿二娘”这一角色获得了第二届华表奖最佳女主角,这一年她52岁,年过半百的她没想到自己还有大器晚成的机会。
1997年,曹翠芬还被国家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她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做权威,也迎来了更多演出机会。
家庭剧《女人不麻烦》里的妇科医生樊淑芳,《追赶我可能丢了的爱情》里的秧歌队员石若玉,剧情电影《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里感人的婆婆,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刚正不阿,是非分明的盛老太太......
祖母专业户
29岁出道,曾被张艺谋断定不会红,52岁大器晚成,用影后奖杯打脸了所有唱衰她的人,曹翠芬的一生就像戏剧。
如今,她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年龄和精力将她的戏路框得越来越窄,仿佛只有在各大古装剧里演祖母这一条路可以走,但作为“祖母专业户”的她并没有选择颐养天年,一直坚守荧幕第一线。
2024年她在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节上拿到了特别荣誉贡献奖,成为了内娱“活到老,演到老”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曹翠芬选择了终身未育呢?##曹翠芬##你最喜欢曹翠芬老师的哪部剧?##曹翠芬的演艺生涯有哪些经典作品##曹翠芬演过哪些角色#
来源:李洪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