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哥之父闫永明,携巨款潜逃15年,赌博挥霍12亿用捐赠求庇护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03 14:00 3

摘要:提起闫永明这个名字,很多人或许并不算特别熟悉,但是作为曾经的中国伟哥之父,巅峰的时候,可以说是全国最知名的青年企业家,而且还是无人质疑的励志企业家,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终却选择了卷款潜逃。

提起闫永明这个名字,很多人或许并不算特别熟悉,但是作为曾经的中国伟哥之父,巅峰的时候,可以说是全国最知名的青年企业家,而且还是无人质疑的励志企业家,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终却选择了卷款潜逃。

为了躲避中国法律的制裁,闫永明更是捐赠的巨额的金钱,来获得国外政府的庇护,更是在赌场中豪掷12亿,用来掩盖他的罪行,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外躲了将近15年之后,他却还是未能逃过法律的制裁。

那么闫永明到底做了什么?他又是如何被抓捕归案的呢?

闫永明并非出身显赫,他的父母只是吉林通化市的普通工人,家境平平,年少时,闫永明没能在学业上走多远,早早便踏入了社会。

不过,书本知识的匮乏并未限制他商业嗅觉的敏锐,与身边埋头苦干的同伴不同,他对当时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产生了浓厚兴趣。

有人说他胆子极大,甚至在没什么文化的情况下,也敢对外宣称自己毕业于名牌大学,在北京闯荡一番后,他投身民间股票交易,凭借一股冲劲和胆识,确实捞到了第一桶金,但股市的瞬息万变让他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手握启动资金的闫永明决定自己做老板。

1992年,他和朋友合伙成立了通化三利化工公司,这家公司注册资本高达4.6亿人民币,在那个年代堪称巨额,而闫永明个人持股比例达到惊人的96%,牢牢掌握着控制权,一时间,他成了通化乃至东北地区都叫得上名号的年轻富豪,但这,仅仅是他财富版图的开始。

1993年,当地的通化市生物化学制药厂正筹备上市前的股份制改造,闫永明嗅到了更大的机遇,果断投入一千万元人民币入股。

随后几年,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和股权收购,这家药厂上市并更名为“通化金马”后,闫永明最终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这期间,他展现了非凡的资本运作能力,也为日后的惊人之举埋下了伏笔。

2000年,一件大事让闫永明和通化金马名声大噪,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一款被称为“中国伟哥”的壮阳产品——奇圣胶囊。

闫永明以超过三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强势拍下了这款产品的配方及生产权,这一举动震动了整个医药行业,不仅让通化金马备受瞩目,也为闫永明赢得了“中国伟哥之父”这个响亮的头衔。

这款胶囊一经推出,市场反响热烈,公司股价随之水涨船高,闫永明甚至还斥巨资收购了另一家几乎只剩空壳的药业公司,其商业逻辑至今令人费解,那时的他,无疑站在了个人声望与财富的顶峰。

只是被寄予厚望的“奇圣胶囊”,其实际功效并不理想,市场表现远未达到预期,加上当时医药市场监管尚不完善,大量同质化产品涌现,迅速蚕食了“伟哥”的市场份额。

通化金马的销售额开始下滑,公司业绩急转直下,甚至出现了高达数亿的年度亏损,股价也应声下跌,昔日的明星企业风光不再。

但谁也没想到,就在公司陷入困境之际,作为掌舵人的闫永明却早已另有盘算,有证据显示,在公司股价尚处高位时,他通过二级市场悄悄抛售了大量股票,成功套现近十亿元人民币,他不愿面对公司经营失败的“烂摊子”,最终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保全自己。

2001年10月,闫永明利用职务之便,侵占了公司账户上的巨额资金,随后辞去董事长职务,人间蒸发,他卷款潜逃,留下的是负债累累、濒临破产的通化金马,这个昔日的“香饽饽”最终只能由国家介入收拾残局。

闫永明的消失,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警方迅速立案侦查,确认了他的犯罪事实,并对他展开追逃,可此时的闫永明,早已利用时间差,辗转逃到了国外。

他先是去了澳大利亚,试图用假身份和购买资产的方式在那里立足,不过,随着2005年国际刑警组织对他发出红色通缉令,他的澳洲资产遭到冻结,日子变得不再安稳。

无形囚笼

于是,闫永明被迫将目光投向了新西兰,在那里,他故技重施,通过投入大量资金,成功获得了新西兰的公民身份。

有了这层“保护衣”,他似乎可以安心地以“商人”的面目,在新西兰过上他梦寐以求的奢靡生活,豪车、豪宅是标配,据说他的一条腰带就价值不菲,名表更是收藏众多,金钱为他打开了新西兰上流社会的大门,也让他迅速沉迷于另一种刺激——赌博。

新西兰著名的天空城赌场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他赌博出手之阔绰令人咋舌,曾有报道称他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就输掉了两千多万人民币,轰动一时。

他对服务生的小费也常常是数以万计,仿佛钱在他眼里真的只是纸片,据估计,这十五年逃亡生涯中,他在赌场输掉的总金额累计高达十二亿人民币,当然,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动,很难不让人怀疑其背后更深层的目的——洗钱。

除了挥霍,他还积极在新西兰进行各类投资,并刻意结交当地政界人士,据称,他曾向某些政党和政客提供数额不菲的政治捐款,试图以此编织一张人脉保护网,换取政治上的庇护,这一度似乎奏效,让他能在几次调查和搜查中侥幸过关。

可是,金钱能买来暂时的安逸,却买不来永久的自由,中国政府从未放弃对他的追捕,起初,中方曾尝试以“非法移民”为由请求新西兰遣返闫永明,但因其已是新西兰公民而未能成功。

之后,中方调整策略,指控其涉嫌洗钱和拥有来源不明的非法收入,经过两国长时间的司法合作与磋商,闫永明在新西兰的犯罪嫌疑逐渐被证实。

终难逃法网裁决

在这之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的反腐败追逃追赃行动,给闫永明带来了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内外交困之下,闫永明开始寻求与中国方面的接触。

2016年,他主动邀请中国工作组前往新西兰进行面谈,经过数轮复杂的谈判,闫永明最终签署了自首承诺书,同意自愿回国接受法律制裁。

2016年11月,在外潜逃整整十五年后,闫永明回到了中国,中国法院经审理,认定其犯有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依法追缴其违法所得约3.29亿元人民币。

故事并未就此结束,由于他同时拥有新西兰国籍并在当地犯有罪行,返回新西兰后,他还要面对当地法律的审判,新西兰法院最终以洗钱罪判处其监禁和巨额财产惩罚。

从白手起家到万众瞩目的“伟哥之父”,再到挥霍无度的国际逃犯,最终锒铛入狱,闫永明用自己的人生轨迹画出了一条陡峭的抛物线,金钱曾是他平步青云的阶梯,助他登顶,但也正是对金钱无止境的贪欲,最终将他拖入深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场跨越国境、历时多年的追捕与审判,也映照出那个特定时期资本市场的某些侧面,以及法治天网越织越密的必然。喧嚣过后,只留下一个关于贪婪如何吞噬人生的警示。

来源:青史难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