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104岁退休107岁去世,红颜照顾他45年,4个子女不要遗产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04 09:12 3

摘要: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如有新动态,望提醒博主。

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如有新动态,望提醒博主。

邵逸夫的一生极其精彩,他既被人称为慈善大家,又被人称为电影界的枭雄。

他创立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掌控着香港影视半壁江山,他捐赠的逸夫楼全国各地超过6000座,目前还有新的项目尚在建设。

然而经历一生风雨的他,在晚年却与四个子女闹得很不开心,去世留下的238亿遗产遭到了子女们的拒绝继承,直言要跟邵逸夫划清界线那么邵逸夫和四个子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孩子们那么怨恨他呢?

邵逸夫出生于1907年的一个富商家庭,祖籍浙江宁波,后来因为父亲邵玉轩去上海打拼事业,才举家搬迁至上海。

来到上海之后,邵玉轩接收了剧院,开始涉足上海娱乐业。

后因经营不善邵家破产,只剩一家剧院勉强维持生计。

邵逸夫在家中排行老六,家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六子,有时香港的演员也喜欢尊称邵逸夫为六叔,而这就是他名号的由来。

在家里破产之前,邵逸夫过了相当快活的一段时光,在上海居住,从小就跟着兄弟们享受着上海的繁华,吃喝玩乐就是他的童年时光。

家里破产之后,邵逸夫随着哥哥到新加坡发展。

那时候的人们对电影一无所知,而邵逸夫和哥哥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普通人知道电影这回事,几乎每一天都扛着沉重的放映机,在新加坡的各大乡村小镇之间穿梭,会免费给大家播放电影。

放电影前,邵逸夫和哥哥会跟群众说好,满意了就给钱,不满意一分钱不要。

靠这种独特的引流方式,邵家两兄弟在新加坡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乡村的群众都看过他们放过的电影。

然而创业这条路并不好走,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的邵逸夫和兄弟们遭到了当地同行的排挤和资本的压迫。

但好在兄弟几人都坚持下来,积累了一定资本之后,邵氏兄弟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天一影片(邵氏电影的前身)。

在1926年到1928年三年期间,天一影片公司迎来了他的发展黄金时期。

在这三年中邵逸夫也经过不断地磨砺,逐渐变得成熟起来。

在新加坡推广电影的三年中,邵逸夫还认识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位贵人,而这个人就是余东璇,他也是邵逸夫和第一任妻子黄美珍的月老。

为什么说是贵人呢?邵逸夫和兄弟曾经拍摄过一部电影叫《珍珠塔》,该影片在新加坡放映,但是观看率并不理想。

而为了拍好这部电影,邵氏兄弟已经将自己所有的钱全部都投了进去。

如果电影反响平平,那他们前期投资的钱就会打水漂了,满盘皆输。

当然电影的结果不尽人意,邵氏兄弟已经抱着从头再来的想法了。

不过有位富商却看中了他们的才华,而这个人就是余东璇。

余东璇说,虽然这部电影看着一般,但是却勾起了他年轻时创业的辛酸史,而且他很看好邵逸夫的才华,希望二人可以继续进军电影行业。

就这样,余东璇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帮助邵逸夫的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好,余东璇和邵逸夫也成了好朋友。

为什么说余东璇是邵逸夫和妻子黄美珍的月老呢?

其实是因为黄美珍是余东璇的未婚妻,正是因为邵逸夫和余东璇经常聊天见面,邵逸夫才有机会看到黄美珍,并对她一见钟情。

二、贤内助黄美珍

黄美珍第一次见到邵逸夫的时候,就被面前这个帅小伙吸引了。

而邵逸夫自从看到了黄美珍之后便一个人心不在焉,他的哥哥和余东璇一块儿探讨电影聊得正欢,但是邵逸夫一个人心里想的却是那个大方优雅、漂亮动人的黄美珍。

一想到黄美珍甜美的笑容,邵逸夫就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但是很快他又难过了起来,因为余东璇是自己的恩人,而黄美珍又是余东璇的未婚妻,于情于理,他都不应该夺人所爱。

过了一会儿余东璇和邵逸夫的大哥要去谈进一步合作的事情,邵逸夫闲来无事就在花园里闲转。

黄美珍看到邵逸夫无聊就陪着他在花园里唠嗑散步,两人之间十分有话题,不一会儿就聊得谈笑风生。

在这次见面之后,两人默契地保持联系。

但是邵逸夫却时刻告诉自己不要被爱情的浪漫冲昏头脑,这是你恩人的未婚妻,跟黄美珍在一起只会辜负了恩人的恩情,也会影响自己的电影事业。

但是情到深处的邵逸夫终究是忍不住了,他主动地向余东璇坦白了自己喜欢黄美珍的事情,并且已经做好了对方会撤资的准备。

结果没想到余东璇非常大方,不仅没生气,反而笑着安慰邵逸夫,说你们如果真心相爱的话,我会拱手祝福的,谈撤资就有点伤感情了。

邵逸夫非常感动,他没有想过余东璇竟然会如此仗义。

在1937年,邵逸夫和黄美珍在新加坡举行了婚礼,令人惊讶又感动的是,余东璇竟然在二人婚礼的当天主动送了50万的礼金作为黄美珍的嫁妆,也是对他们夫妻二人的支持。

或许这就是顶级富豪的格局吧,虽然抢走了他的未婚妻,但仍然宽厚以待,成为事业上的永恒伙伴。

黄美珍和邵逸夫结婚之后,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快乐生活,两个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结婚之后的他们先在新加坡生活了一段时间。

后来邵逸夫又回到香港发展事业,很快两个人就生了孩子。

为了照顾四个孩子,黄美珍决定放弃事业专心在家带孩子,后来为了孩子的学习,黄美珍带着孩子重新回到了新加坡,邵逸夫独自留在香港打拼事业。

黄美珍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也并非那种依附丈夫的人。

黄美珍出生于新加坡富商之家,还曾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对于电影行业的研究不比邵逸夫少。

而且黄美珍很愿意接受电影这些新鲜玩意,在邵逸夫面临困境的时候,黄美珍还将自己所有的钱都交给了丈夫创业。

并且黄美珍非常有远见,在当时的中国有声电影的市场还未被打通,大多数人都对于这个行业保持一个犹豫不决的态度时,大胆鼓励丈夫开创。

因为国内设备技术有限,如果想打开这个空白市场,就必须去国外购买更先进的设备,拥有更先进的技术。

但是这笔钱是巨大的,而且还有可能亏的血本无归。

但是黄美珍就一直鼓励邵逸夫,正是有了妻子的支持,邵逸夫才决定大胆投资这片空白市场,来到了国外购买更先进的设备。

有了好设备的加持,邵氏兄弟在香港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

这部电影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因为它的出现,我国从默片时代正式走向了有声电影的时代。

而邵氏电影的规模也随着一部部电影的播出而变得越来越大,成为了东方的好莱坞。

所以在黄美珍回归家庭的时候,电影的很多员工都表示可惜。

一直在家操劳照顾孩子的黄美珍也没有平常工作时的风情万种了,她的皱纹越来越多,皮肤老去,并且失去了自己的事业。

反观丈夫邵逸夫在电影行业中叱咤风云,身边的莺莺燕燕也是只增不减。

在工作时,邵逸夫认识到了当时的著名歌手方逸华,一位不到20岁的年轻女子,脸上的胶原蛋白满满。

虽然年轻,但是方逸华的唱歌技巧却很成熟。

唱完一曲之后,邵逸夫春心荡漾,把方逸华叫到了自己所在的包间,两个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方逸华是一个出生贫苦的女人,靠着自己一步步打拼到现在,而她也绝非娱乐圈中那些攀龙附凤的女性,一心只想加入豪门。

这位女歌手有着像男人一样的野心,想和男人一样有话语权,而这一点也是邵逸夫最喜欢的。

后来只要是方逸华在夜总会演出,邵逸夫一定会捧场,演出后还会送上鲜花。

这件事情也传到了新加坡原配夫人黄美珍的耳朵里,起初她没有在意,以为丈夫只是一时兴起。

后来方逸华直接被邵逸夫招到了邵氏兄弟公司,不再是一个卖唱的歌手,而是成为企业的工作人员,并且从最底层的小职工一步步做到了邵氏公司的二把手。

邵维铭是黄美珍和邵逸夫的第一个儿子,在成年之后立刻被父亲安排到了邵氏电影公司高层。

邵逸夫是想过让这个孩子成为自己的接班人的,但是他没有想过,邵维铭发现父亲和红颜知己方逸华之间的关系之后,对父亲充满了怨恨。

四个孩子都是母亲带大的,与父亲的关系并不如母亲那么亲切。

邵逸夫的几个孩子都曾劝说过父亲早日回头,回去看看黄美珍,并且黄美珍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生病的时候黄美珍非常思念自己的丈夫,孩子也不在身边,她感觉愈发孤独起来。

但是邵逸夫并不理解黄美珍,最终在一天天的等待之中,黄美珍去世了。

而长子邵维铭此前他对邵逸夫还心存一丝敬畏,如今只剩下无尽的愤怒和痛恨。

长子登报宣布和邵逸夫断绝父子关系,并且退出了邵氏公司,而他的弟弟妹妹们也效仿哥哥的做法,和父亲断了往来。

邵逸夫成为了孤家寡人,1997年的时候黄美珍去世10年,邵逸夫迎娶方逸华。

方逸华已经是60多岁了,两个人也认识四十多年了。

17年后邵逸夫去世了,去世前邵逸夫一直想缓和与孩子们的关系,并且立下遗嘱,想把自己的全部资产分给四个子女,但是均遭到了拒绝。

孩子们在公众场合都毫不掩饰对邵逸夫的厌恶,并且主动放弃了财产,唯恐避之不及。

回望邵逸夫的一生,104岁退休107岁去世,经历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有红颜知己,电影事业也大有成就,成立了多个慈善基金会,帮助了全世界多个家庭,是举世瞩目的人物。

唯一遗憾的就是他与四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好,最终这238亿的遗产也没有人愿意继承,目前全部划入逸夫基金会。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90岁二婚,107岁去世,留下238亿遗产,提前立遗嘱,邵逸夫多明智》2025-03-23 高见

《“我们才不要你的238亿遗产”!邵逸夫离世,4个子女不送终不继承》2024-11-16 娱情予理

《邵逸夫去世之后,4个儿女都拒绝为他送终,200多亿遗产谁都不要》2023-11-17 历史揭密档案v

来源:齐医生言犹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