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究竟是怎么红起来的?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03 16:45 2

摘要:1980年,刘德华到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艺员训练班受训,并于次年考入香港无线电视台第十期艺员训练班,从而开始了演艺之路。1981年,刘德华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江湖再见》,在剧中饰演以贩卖妇女为生的小混混阿龙;该剧获得美国电视节电视剧特别奖 。这个起点还是不错

2025年04月30日 00:01河北

本文作者:李啸天

1984年,吴思远与元奎在好莱坞拍完了《血的游戏》,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顺便捧红了尚格·云顿。

回到香港,吴思远又开始整活了。而且,一整就是一个大的。

1985年,吴思远拍摄了《法外情》,盘活了被封杀状态的刘德华,将他捧火了。

这可是刘德华啊,以后的天王巨星。没有吴思远,真不知当时的华仔该何去何从?

刘德华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并立为“四大天王”,是1992年以后的事。在那之前,1980年的香港歌坛,属于谭咏麟、张国荣。

出生于1961年的刘德华,在1980年代早期,尚属于小年轻,嘴上没毛的那种。

不过,刘德华本来成名算是早的。

1980年,刘德华到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艺员训练班受训,并于次年考入香港无线电视台第十期艺员训练班,从而开始了演艺之路。1981年,刘德华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江湖再见》,在剧中饰演以贩卖妇女为生的小混混阿龙;该剧获得美国电视节电视剧特别奖 。这个起点还是不错的。

1982年,刘德华以甲级成绩从艺员训练班毕业后正式签约TVB;同年,在喜剧《花艇小英雄》中饰演败家仔钱日添;12月,与叶德娴搭档主演时装警匪剧《猎鹰》,凭借卧底警察江大伟一角获得关注,一炮而红。

1983年,TVB开始重点推介刘德华,并将他与由黄日华、苗侨伟、梁朝伟、汤镇业一起,由邵逸夫亲自起名,并称为“无线五虎”。当时,苗侨伟年龄最大,25岁,汤镇业小他3个月,黄日华、刘德华22岁,梁朝伟只有21岁。

无线五虎,也是那个时代最能代表港剧黄金年代的“无线”当家小生。

只说刘德华,他主演了当时一系列大热的港剧。包括主演金庸武侠剧《神雕侠侣》 ,在剧中饰演外貌俊俏、倜傥不羁的杨过;该剧在香港播出后取得62点的收视纪录。这也是古天乐版之前表现最出色的一版《神雕侠侣》。《神雕侠侣》不仅是刘德华最为重要的电视剧代表作,而且还被金庸先生于2003年选为他最满意的根据他的小说改编成的两部电视剧之一(另外一部是1976年郑少秋主演的《书剑恩仇录》)。

此外,刘德华还与赵雅芝合作主演了古装武侠剧《魔域桃源》,在剧中饰演资质出众、武功高强的傅青云,这也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与梁朝伟共同主演金庸武侠剧《鹿鼎记》,在剧中饰演英明果断的康熙,这也是陈小春版《鹿鼎记》出炉之前,最好的一版《鹿鼎记》,在一些观众的心目中,甚至是比陈小春版还要好。年轻的梁朝伟,一旦搞笑起来,完全不比后来的周星驰版差。

此外,刘德华还在古装武侠剧《杨家将》中饰演骁勇善战的杨六郎。

这是在电视剧领域,在电影领域,尽管出演的电影不多,但表现也算不差。1982年的剧情片《投奔怒海》中他饰演美军翻译官祖名,并凭借该片获得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提名。1984年的《上海滩十三太保》,原本他只是替补,接替因车祸去世的傅声,结果一脸婴儿肥华仔在片中的表现,相当抢眼,饰演一身白衣的学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张彻晚年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囊括了他几代弟子,刘德华以替补的身份,表现出色,也赢得了张彻对他的赞赏。

在1985年之前,刘德华绝对是香港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

但是,懂影视的朋友都知道,电视与电影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态圈。演电影的人是不怎么混电视剧圈的,这里有非常明显的鄙视链。演电影的瞧不起演电视的。像周迅,早年演了《大明宫词》《橘子红了》《射雕英雄传》,凭借陈可辛执导的《如果·爱》拿下香港金像奖之后,就一头扎进电影圈,不怎么演电视剧了,直到很久很久以后,人气衰退后才再次出演了电视剧。类似的还有章子怡,也是一直拒绝出演电视剧,直到年龄大了才肯低头。

反向的如欧阳震华、佘诗曼、邓萃雯等,无论在电视剧领域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拿奖拿到手软,但想在电影圈里混,就如同新人,压根轧不进去。

所以,当年年轻的“无线五虎”也很想转战电影圈,当他们面对无线抛来的五年长约的签约计划时,决定要抱团作战,领头人就是刘德华,他表示要带其他“虎将”一齐找出路。

据在新艺城电影公司工作的一位幕后人士透露,当年香港两大电影公司“新艺城”和“嘉禾”都想签刘德华及梁朝伟,但对其他“三虎”没兴趣。不过华仔刘德华很重义气,以自身前途作赌注,坚持别人如果要和他签约,就要和其他的“虎”一起签。

但是,他的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毕竟,无线高层也不是吃素的。

当他们得知“五虎”要集体跳槽搞对抗的消息后。采取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分别谈合约,暗地分化“五虎”。

结果,这个策略奏效了。

据一名无线监制透露,由于那时需要靠工作养家的梁朝伟行事保守、低调,所以无线高层决心从梁朝伟下手,不断劝他先行续约,还增加额外的薪酬作为诱惑。最后,梁朝伟在威逼利诱下,先行跟无线续约。

这也是原本《鹿鼎记》计划由刘德华饰演主角韦小宝,最后改成了梁朝伟主演,刘德华降成了配角,饰演康熙。

梁朝伟被突破后,“五虎”阵营因此瓦解。但刘德华还是不肯屈服签约,结果遭到无线雪藏,原来帮他推唱片的计划也全部暂停。梁朝伟独自签约后,其他“三虎”都对伟仔产生过埋怨,但刘德华却从未对梁朝伟动过气,多年前他还曾表示,梁朝伟的决定并没有错,大家并不知外面世界是什么,各人有各人选择。

话说,正在上升期的刘德华,被无线封杀掉,这意味着什么?

很简单,看看李元霸暗算吴思远的结果就知道了,由于吴思远广发英雄帖,于是各家公司都不再使用李元霸,一举封杀掉,结果就是李元霸直接从香港影视圈消失了,查无此人。刚凭借《龙之忍者》红了一下,原本可以再进一步,甚至成为国际大明星的,结果啥都没有了。

不过,正是吴思远,在左手封杀了李元霸的时候,右手伸向了刘德华,邀请他出演自己执导的影片《法外情》。

因为此片,刘德华迎来了人生转折,一举打开了电影圈的大门,褪去了婴儿肥的他,靠着一双明亮的眼神,即将正式成长为一代万人迷。

所以,这所有的一切,全依靠吴思远的慧眼识珠,还有他的大力培养。

《法外情》究竟是怎么样的一部片呢?

早在10年前,1975年,吴思远就逆势拍摄一部纪实性影片《廉政风暴》,对当时的警察贪腐成风的现象,进行尖锐的揭批,首开了香港影坛根据新闻事件拍摄电影的先河,也启导了香港纪实片的新潮流。这股潮流又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奇案式写实片,像“邵氏兄弟”推出的《香港奇案》(1976)、《香港奇案之二凶杀》(1976)等。这类影片均不在影棚内拍摄,而是选择到事件发生地或其他外景拍摄,力求真实性。

另一类亦为“邵氏兄弟”推出的、以揭露社会黑势力为主的社会奇情片,如桂治洪的《血证》(1973)、《成记茶楼》(1974)、《大哥成》(1975),华山的《江湖子弟》(1976)、孙仲的《沙胆英》(1976)等。这类影片一般表现一群在港求生的小人物,无奈受尽黑社会迫害,而社会亦失去公义,他们愤而个人执法、以暴制暴,奋力挣扎反抗,但最终还是像泡沫般消失。

纪实类型片在香港影坛的兴盛,充分体现了吴思远对香港电影美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但是,经过十年的耕耘之后,无论是奇案写实片,还是社会奇情片,在商业追求下,慢慢又发展成了畸形的状态。

70年代的香港影坛,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就是岳枫、李翰祥等老一代上海出身的导演群体随着年岁增长,创作能力衰退,影响力逐渐式微。同时,许冠文、龙刚、楚原等新一代导演掀起的新粤语片潮流,快速推动了香港电影本土化的转变。与之相应的是,社会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与娱乐观念较传统电影相比发生了重大改变,开始盛行反道德、反智、反体制之风。这样的转变无疑有着破旧立新、反对伪善、谋求自由开放的积极作用,但它被推向极致后也会产生反作用。

“这情况导致片中的反派人物固然丑态百出,就连正面主角也经常充满邪味和蛊惑性,十足卡通小丑,往往要表演屎尿屁……武星们要像禽兽般挞生挞死,女星们则或多或少都有暴露色相。这类虐待狂的作风,不但在影坛司空见惯,在针对家庭观众的电视上,也显著地受到传染,似乎必须要演员搏到不成人形,失去尊严,才能构成过瘾的娱乐。----吴思远”

吴思远决定改变这种氛围,于是推出了《法外情》,一反大多数港片的胡闹夸张之风,以文艺类型开始回归传统,努力促使香港娱乐片走向正常。

《法外情》也不是吴思远的原创,而是借鉴自好莱坞影片《秋霜花落泪》(1966)。原片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由好莱坞早期的“大胸女王”拉娜·特纳主演。讲的是特纳饰演的备受凌辱的母亲,因杀人罪被送上了法庭,但是她为了身在政界的儿子的前途着想,一直拒绝透露自己的姓名,法庭只有称她为“X夫人”(Madame X)。

原作是一个弘扬母爱的伟大的电影。而《法外情》则将视角进行转化,变成了以刘德华饰演的律师刘志鹏为主角。

刘志鹏在孤儿院长大,后来在英国留学,品学兼优,取得了法律学位,回到香港后成了一名大律师。然后,他接到一个案子,嫌犯是一名妓女刘惠兰(叶德娴 饰),她涉嫌杀死了一名富户家的公子。

实际上,人真的是刘惠兰杀的。但是,实情是那名阔少是一个性变态。他在对刘惠兰实施捆绑性虐的时候,恐惧中的刘惠兰出于本能的反抗,失手杀死了他。

因为证据确凿,刘惠兰原本很难翻盘,面临的将是绞刑。但是刘志鹏力查证据,证实阔少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对惠兰实行了非法侵害,惠兰是无罪的。

其实,整个案件不复杂,电影剧情也不复杂。但是,吴思远拍摄这部片,本身也不是要拍一部商业的律政片。他要彰显的是“法律之外的情”。第一,是催人泪下的亲情,因为是改编的《秋霜花落泪》,刘惠兰发现了刘志鹏就是她的儿子,但是她选择了隐瞒。因为自己的妓女,而且是杀人嫌犯,她与刘志鹏的关系更是聘任关系,一旦母子关系曝光,不仅刘志鹏无法再做她的律师,而且以后连能不能做律师都是大问题。所以,她就像原作里的拉娜·特纳一样,选择了沉默,选择了保护自己的儿子。

其二,就是要用刘德华饰演的刘志鹏,来彰显香港司法的公正与纯洁,用刘德华正直、清新的形象,来扭转社会不良习气,在揭批及现实社会的黑暗面的同时强调对法律正义的坚持,让香港电影回到传统轨道上来。

现实中,为了匡扶这种正气,吴思远还主导了香港电影导演协会的成立,并担任第一任会长,而且连任两届,成为永远荣誉会长。而且他还连任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2013年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时候,电影大亨邹文怀为他颁奖,提到吴思远不单是为了个人公司而努力,还着眼于怎样打造好一个良好健全的电影工业环境。

吴思远,被誉为“香港电影教父”,名不虚传。

至于《法外情》的影响,当年它的票房达到1161万,位居年度票房榜第12位。

1985年,香港电影已经彻底属于成龙,这一年他贡献出了《警察故事》,一举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影片。成龙还凭借《警察故事》《龙的心》一举收获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两项提名,但最终败给了《何必有我》的郑则仕。

那一年,洪金宝也处于创作的高峰期,电影票房的前两位都属于他。成龙则占据了第三与第四位。甚至第五位的《僵尸先生》,也出自洪金宝之手,林正英原本就是“洪家班”的重要成员。洪金宝、成龙这对师兄弟,正春风得意,横扫香港影坛。

《法外情》作为一部正剧,而且男主还是尚未成名的刘德华,能够有不俗的表现,已经相当不容易。刘德华从电视圈跳入电影圈不久,虽然初来乍到,但是他精湛的演技毫不逊色于同片中的前辈叶德娴和秦沛。他在影片里将一个富有正义感热心青年,一个维护人民正义的法界新秀表演得深入人心。

只是,这部片并没有为刘德华赢得一个金像奖提名,反倒是叶德娴,因为出演母亲刘惠兰一角,赢得了充分认可,收获了一个最佳女主角提名。

多年后,刘德华携手叶德娴,出演《桃姐》,两人再续银幕母子情,终于双双收获金像奖小金人,一个影帝一个影后,了结了一段佳话。

《法外情》因为表现出色,还出了续集《法内情》《法内情大结局》,依旧由刘德华、叶德娴主演,故事也是延续的,依旧是刘志鹏律师与母亲刘惠兰之间的故事,不过出品人换成了麦当雄,而不再是吴思远,这里就不多说了。

至于刘德华,干不用说了,他凭借本片,成功摆脱了无线的纠缠,一跃成为了天王巨星,开启了他几十年不衰的常胜之路。法内外情三部曲,也成为了他早期代表作之一,更是香港法律题材电影的经典之作。

本片除了叶德娴和秦沛两位老戏骨和刘德华搭戏,青春靓丽的蓝洁瑛也在影片里饰演刘德华的未婚妻安妮。值得注意的是本片是她的电影首秀,她后期和周星驰合作的《大话西游》系列电影为大家所熟悉,她扮演的蜘蛛精春十三娘气质灵动、妩媚动人,被广大影迷奉为经典。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吴思远是如何捧红周星驰,如何打造了《赌圣》,并成为首部票房突破4000万的影片的?

来源:健康就是平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