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体报道称他健康出现状况,在深切治疗部接受观察,瞬间引爆网络猜测。有人担心他“可能走到尽头了”,也有人感叹“风流才子终要谢幕”。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被传进了ICU。
媒体报道称他健康出现状况,在深切治疗部接受观察,瞬间引爆网络猜测。有人担心他“可能走到尽头了”,也有人感叹“风流才子终要谢幕”。
然而,83岁的蔡澜亲自出来辟谣:“未至于病危,请不必担心。”
去年才因为救爱妻摔断股骨,从此落下一身伤。
他目睹妻子撒手人寰,也曾坐上轮椅度日。
但在“生死关”面前,这位老头子不仅没有哭天抢地,反而笑着搬出老屋,送出藏品,住进维港上空的酒店式公寓,还月花50万组建起8人照料团队,把“养老”过成一场有钱人的修仙。
“我决定在香港死,最好是不知不觉地离开。”蔡澜坦然讲出这句话的时候,不带一丝悲怆,反倒像在策划下一次玩乐聚会。
去年那一跤,摔断的不只是骨头,还有对生命的不安。
他的太太走了,他没哭,没念旧,而是果断搬离生活多年的旧居。
书画送人、字帖卖掉、茶叶留一饼,他说那是他刚来香港时花8块钱买的,如今是他记忆里唯一不苦的滋味。
别的老人摔了怕出门,他反倒更“放飞”:住酒店、打游戏、偶尔开播讲美食,还说想“在死的时候搞个排队给朋友们玩玩”。
蔡澜不是在讽刺人生,他是真心把“死”当成一场值得庆祝的仪式。
在墨西哥旅居时,他听说当地人只有在死人时才放烟花。
那一刻他明白:“人,不一定要活着才值得庆祝,死了也要放烟花。”
“吃饭、传宗接代,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两件事。”蔡澜从不遮掩欲望。
他在《十三邀》上被问交往过几个女朋友时,微笑答:“一年一个,61个吧。”
小学作文里写的是开妓院,长大后写的是美女与佳肴。
他“好色”却不“低俗”,被一众女神评价为“最懂女人心的男人”。
李嘉欣说他品味最好,林青霞说他让成熟女人仰慕,白韵琴更说他“风流却不下流”。
他活得像小说里走出的男主角,周旋在美食与美女之间,却从不让人讨厌。
而对吃的执念更是到了痴迷,每写一篇美食专栏要吃五家馆子,不追求山珍海味,只求平民至味。
他列出“死前必吃清单”,包括日本冈山的水蜜桃、南斯拉夫稻草烤羊、法国的白芦笋。
连金庸小说里的“二十四桥明月夜”菜肴,他都能复刻得惟妙惟肖。他不是在吃饭,是在纪念人生。
别看他在微博抖音上吐槽爱情、点评网友、语出惊人,他说过最动人心的一句话,却是:
“我是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感伤我都锁进保险箱,扔进海里。”
他答网友问题,毫不温柔但极其清醒。
“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去麦当劳。”
“人生最痛苦的阶段?”“恋爱时。”
“怎样拥有喜欢的人?”“人是给你拥有的吗?”
28岁想当富二代的网友,他直接怼:“问你爸妈去。”
别人眼里的冷嘲热讽,到了他这里都像一把温柔的锤,敲醒世间执念。
他活得像一棵老树,不摇不晃,风吹也不躲,但谁靠近他,都会感受到一种从容、好笑又不自知的温暖。
蔡澜说:“只要走的时候不留遗憾,那就是完美的人生。”
没有儿女,没有“家业”,没有道貌岸然的标签,他一辈子不靠谁,也不留给谁。
他不求名留青史,只希望自己死的时候,没有疼痛,没有告别,没有任何仪式,最好还能玩一局。
这不是豁达,这是通透。
他把“老年”变成一场高质量的自我狂欢,毕竟怕死,是因为没活够;但真正活过了,死又有什么好怕的?
蔡澜的“等死”,不是凋零,而是一种更高级的人生姿态。
当他独坐在维港上空的落地窗前,望着海浪翻涌时,他想的也许不是遗憾、不是告别,而是:
“那条跳出水面的鱼,要怎么煮才好吃?”
来源:作家赵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