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王力宏杭州演唱会升降台事故意外点燃“捅人窝”争议。网友调侃其“被舞台设备针对”,实则折射出公众对艺人安全的高度敏感,更暴露出流量时代舆论场的荒诞逻辑。
2025年5月,王力宏杭州演唱会升降台事故意外点燃“捅人窝”争议。网友调侃其“被舞台设备针对”,实则折射出公众对艺人安全的高度敏感,更暴露出流量时代舆论场的荒诞逻辑。
舞台事故:安全漏洞还是乌龙事件?
5月2日晚,王力宏在杭州奥体中心演唱《天地龙鳞》时,升降台提前下沉导致其险些踩空。现场视频显示,升降台在未完成人员定位时突然启动,而后续环节中威亚卡顿、大鼓未升起等问题接连暴露舞台安全隐患。粉丝在工作室微博评论区“刷屏式”追问安全措施,甚至发起“取消吊威亚”联名,将一场技术事故推向舆论高潮。
舆论场:从“舞台杀手”到“阴谋论”
事故发酵后,部分网友将王力宏近三年舞台意外打包调侃,称其“捅了人窝”——2024年刘德华深圳站踩空、2025年钟镇涛广东站摔倒等案例被强行关联,甚至有营销号造谣“王力宏团队刻意制造危险博眼球”。然而,真实数据却显示:王力宏2025年巡演已举办12场,仅杭州站出现设备故障,事故率不足1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流量逻辑:一场“安全焦虑”的狂欢
公众对舞台事故的敏感,本质是对艺人职业风险的过度投射。王力宏工作室在声明中透露,巡演投入千万级安全设备,杭州站事故实为控台操作失误,而非“设备诅咒”。但舆论场更热衷于将个体事件符号化,制造“危险艺人”人设。这种流量逻辑下,真相让位于情绪,安全焦虑成为流量密码。
在王力宏工作室启动法律追责、粉丝呼吁加强安全审查时,我们更需反思:当一场技术事故被包装成“捅人窝”的闹剧,究竟是舞台不够安全,还是舆论场早已病入膏肓?或许,比升降台更该检修的,是那些热衷于制造“意外狂欢”的流量推手。
来源:馒头娱乐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