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几度洒泪,承认与金赛纶曾有恋情,但坚称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既没有与未成年时的金赛纶交往,也与她生前的债务问题毫无关系。
3月31日,金秀贤在记者会上痛哭流涕,鞠躬道歉。
他几度洒泪,承认与金赛纶曾有恋情,但坚称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既没有与未成年时的金赛纶交往,也与她生前的债务问题毫无关系。
一句话:撇得干干净净。
如今,明星开记者会已不多见,毕竟社交媒体声明已成为常态。金秀贤愿意亲自现身,多少算是种诚意。
但他这一场刻意放大的“痛哭演出”,让他的道歉缺乏说服力。
对比之下,17年前的陈冠希,则用一场“不表演的记者会”,彻底碾压了金秀贤。
当年陈冠希,至今无人超越
2008年,陈冠希站在镜头前,平静地宣读声明。
想必他当时也痛苦万分,但,他没有哭,甚至没有刻意表现出痛苦。
没有甩锅,没有推责,更没有假惺惺地喊冤。
那一刻,他不做表演。
冷静、担责、退圈——从公关角度看,陈冠希的记者会至今仍然是危机公关的最佳案例。
为什么?
他没有“矫情的表演”,而是毫不逃避地承担责任。
具体来说,他做到以下五点:
1️⃣ 不回避事实,直接承认“是我拍的”
陈冠希开篇就明确表示:是我个人的选择拍摄这些照片。 没有推卸责任,没有模糊焦点。
2️⃣ 道歉的重点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他没有哭诉自己受到多大折磨,也没有谈“个人努力”,而是把重点放在对所有受害者及其家人的道歉。甚至连警方都感谢了。
3️⃣ 不搞“时空切割”
他没有说什么“我过去太年轻”“我现在已经变了”,反而直接承认:过去的我是烂人,现在也是烂人。 这份直白,在公关发言里极其罕见。
4️⃣ 不讲“自我救赎”,而是用行动承担后果
他没有说“我已经赎罪了”,也没有大谈自己如何悔改,而是用无限期退出娱乐圈作为代价,减少事件对他人的影响。
5️⃣ 清楚自己的位置,不再消费受害者
他没有用“陪伴你们走过伤痛”之类的台词去假装弥补一切,而是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再对受害者说什么。
单凭这五点,他的声明就吊打金秀贤——更别说,金秀贤的记者会后半部分,几乎全是撇清责任的澄清和辟谣。
失去机会,才最考验诚意
很多明星不愿认错,无非是因为认错意味着失去商业机会。
但当年陈冠希失去的,比大多数艺人都要多。
• 他是刘德华钦点的“接班人”,同期的吴彦祖、余文乐都没他有潜力。
• 他是华人潮流圈的开创者,他的品牌CLOT曾与Nike、Levi’s等国际大牌联名。
• 他本可以成为香港电影的未来,可惜,私照风波让一切戛然而止。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选择无限期退出娱乐圈,没有试图找台阶,也没有做一场“自我洗白”的戏码。
反观金秀贤——若不是外界施压,他恐怕连这场记者会都不会开。
他的道歉,不是因为真正想承担,而是因为被逼到不得不道歉。
道歉,从不是为了心安理得
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
2015年,阿娇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一件往事——
有一次,她在飞机上遇到陈冠希,本来两人是前后座,但阿娇不知该如何面对他,便立刻换了位置。
结果,陈冠希在飞机上手写了一封很长的道歉信,托人交给阿娇。
阿娇说:“迟来的道歉好过没有,对我来说是个安慰。”
道歉,从来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而是为了别人。
可金秀贤呢?
金赛纶生前,他没有任何表示。
她去世后,他才站出来“痛哭道歉”——但整场记者会,他的眼泪,似乎只是为了自己。
当一个人的道歉是“自私的”,那么这份道歉,本身就已经没有意义。
来源:周公子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