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斗士汪明荃,上海个唱后返苏州祭祖, 数十年自律食谱曝光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07 19:10 1

摘要:舞台灯光熄灭,掌声渐息,77岁的汪明荃却未停下脚步。5月6日,经纪人陈淑芬在社交平台透露,这位TVB台柱在上海完成两场高强度的个人演唱会后,没有返回香港,而是直奔故乡青浦与苏州,为已故亲人扫墓。

77岁汪明荃上海演唱会谢幕不歇脚 千里返乡祭祖诠释不忘本。

舞台灯光熄灭,掌声渐息,77岁的汪明荃却未停下脚步。5月6日,经纪人陈淑芬在社交平台透露,这位TVB台柱在上海完成两场高强度的个人演唱会后,没有返回香港,而是直奔故乡青浦与苏州,为已故亲人扫墓。

这一举动,让外界窥见了这位传奇艺人对血脉根源的坚守,也揭开了她名字背后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镜头拉回4月底的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舞台上,汪明荃身着镶满红色亮片的黑色礼服。

以一首《万水千山总是情》拉开演唱会序幕。尽管已年过古稀,她仍连续演唱近3小时,更换6套造型,与台下观众互动时中气十足,丝毫未见疲态。经纪人陈淑芬在后台感概,她提前两个月开始每天练声,健身,连饮食都精确到克,这份自律连年轻艺人都难做到。

然而,比演唱会更触动人心的是后续行程。演出结束次日,汪明荃推掉所有庆功宴,带着团队驱车前往青浦。没有媒体跟随,她低调地完成祭扫,仅在临行前与亲友聚餐。照片中,她褪去舞台华服,一身素色外套立于祖宅前,眼角的皱纹与稀疏白发清晰可见,但眼神却透着一股韧劲这或许正是她名字“明荃”的深意。

我的明取自出生地崇明岛,荃是岛上一种野草,风吹雨打照样扎根生长。面对资深传媒人甘鹏的采访,汪明荃首次公开名字渊源。这番解释瞬间勾连起她的人生轨迹,

1947年生于上海崇明,幼年迁居香港,从丽的电视台训练班起步,历经粤剧、影视、歌坛多重身份,成为首位同时斩获十大杰出青年与,金紫荆星章,的艺人。

这种“荃草”般的生命力,贯穿了她的职业生涯。上世纪80年代,她在电视剧《家变》中塑造的“洛琳”成为独立女性标杆,90年代转战歌坛,《热咖啡》《勇敢的中国人》至今仍是港乐经典。

然而,光鲜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1985年因甲状腺癌手术失声半年,2002年再度罹患乳腺癌,两次抗癌期间她坚持完成舞台剧《真命天子》排练,感情路上,与制衣商人刘昌华离婚、和粤剧名伶何守信长达10年的纠葛均成港媒焦点,她却始终以工作疗伤,在TVB台庆中照样谈笑风生。

“汪阿姐”的称号始于1980年。当时TVB综艺《欢乐今宵》团队赴国外演出,33岁的汪明荃负责统筹衣食住行,将行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从此全台尊称她为“阿姐”。这个标签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苛自律。

拍摄《创世纪》时每天只睡4小时,为保持体型数十年不吃米饭,甚至在抗癌期间坚持每日练功两小时。这种近乎执拗的坚持,与崇明岛“荃草”风雨不倒的特性惊人契合。

而今回乡祭祖,恰似一次精神溯源。陈淑芬发布的照片里,汪明荃站在青浦老宅前的身影略显单薄,但脊背笔直如松。餐桌上,蟹粉小笼、腌笃鲜、桂花糖藕等地道本帮菜,勾起的不仅是味觉记忆,更是一段被时代洪流冲散的身份认同。有粉丝感叹,看她用上海话和乡亲聊天,才惊觉这位‘香港女儿’骨子里仍是江南女儿。

汪明荃曾对观众说,只要还能唱,我就不会退休。这句话与,打不死打不败,的“汪明荃精神,形成奇妙互文。从镁光灯下的“阿姐”到故土祠堂前的游子,77岁的她以一场跨越舞台与乡野的跋涉,完成了对生命根源的致敬。或许正如那簇生于崇明岛的“荃草”无论枝叶伸向何方,根系始终深扎泥土。

来源:茗新欧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