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怡红了14年买不起房?演了38部剧,60岁仍租房住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09 11:06 2

摘要:这不是段子,而是发生在TVB老戏骨林保怡身上的真实故事——他演过38部电视剧,唱红过7首金曲,却要在60岁生日时对着记者自嘲:"我现在最值钱的家当,是家里用了15年的电视机。"

你绝对想不到香港最贵‘不动产’是什么?

不是山顶豪宅

而是一个演员演了38部剧都没攒够的首付!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个演了三十多年戏、拿过视帝奖杯的演员,银行卡里的钱居然凑不齐首付。

这不是段子,而是发生在TVB老戏骨林保怡身上的真实故事——他演过38部电视剧,唱红过7首金曲,却要在60岁生日时对着记者自嘲:"我现在最值钱的家当,是家里用了15年的电视机。"

这位被观众称为"港剧教科书"的男人,人生比任何一部他主演的刑侦剧都更具戏剧性。

1987年,当过消防员、警察和唱片公司打杂的林保怡,揣着3000港币积蓄报考TVB训练班时,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成为香港楼市魔幻现实的活体标本。

当年他跑龙套的清水湾片场,如今每平方呎房价高达2.8万港币,而他在《金枝欲孽》里拿的片酬,还不够买剧中使用的那把太医出诊箱道具。

在《鉴证实录》爆红的1997年,林保怡的月薪刚涨到8万港币,听起来不少吧?但同年香港楼价开始坐上火箭,太古城两房单位从350万直冲600万。

作为TVB签约艺人,他的收入构成就像港式奶茶——基本工资是淡奶,广告代言是砂糖,而TVB严格控制着糖罐盖子。

据港媒披露,当年当家小生的剧集片酬被压缩在每集3-5万之间,这还不算经纪公司20%-30%的抽成。林保怡曾调侃:"拍完《妙手仁心》去医院复诊,发现挂号费比我的时薪还高。"

比起内地明星动辄百万的单集片酬,香港艺人更像是高级打工人。

2015年林保怡离开TVB时,香港房价指数相比1997年已暴涨380%,而他参演的内地剧《双雄》片酬,还不够在深圳付个首付。

这种魔幻现实催生了港圈特有的"楼奴文化"——佘诗曼靠买楼成为亿万富婆,欧阳震华把片酬全砸进楼市,而坚持租房的林保怡,则成了同行聚会的重点扶贫对象。

当其他明星忙着晒爱马仕和游艇时,林保怡的节俭程度能让会计都落泪。他至今保持着90年代的消费习惯:去茶餐厅要点"冻柠茶走甜",买衣服专挑过季打折款,连手机壳都用破了才换。

有次被记者拍到在深水埗旧货市场淘二手家具,他理直气壮:"这张桌子《珠光宝气》里黎姿坐过,现在才卖800块,多划算!"

这种极致节俭背后,藏着香港艺人独特的生存智慧。要知道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明星光鲜背后往往背着巨额房贷。

林保怡算过一笔账:如果按揭买房,他要把收入的60%交给银行,这意味要接更多商业活动。"我不想为银行打工,更不想拍烂戏。"

这种"反消费主义"让他守住演员底线,却也付出代价——当陈慧珊在海外购置学区房时,他还在为房东突然涨租发愁。

比起买房焦虑,大众更关心这位钻石王老五的感情状态。事实上,林保怡的感情观和他对待房产如出一辙:宁可不要,也不将就。

当年与陈慧珊传绯闻时,女方丈夫突然现身片场,他淡定表示:"好男人不该让女人流泪,更不该让女人老公心碎。"这种边界感让他躲过无数桃花劫,也意外获得某种自由——当同龄人忙着给孩子攒学费时,他花三年时间打磨出豆瓣8.9分的冷门神剧《玛嘉烈与大卫》。

或许这才是林保怡真正的生存之道。在TVB同期艺人中,他是唯一没有房产却拥有作品版权的人,《金枝欲孽》重播费每年还能带来六位数收入。

当记者问他是否羡慕买房的朋友,他笑着亮出手机屏保——那是《鉴证实录》里曾家原住的警察宿舍:"看,这个单位现在值1500万,但戏里我免费住了20集呢!"

这个60岁依然住在出租屋的男人,用亲身经历演绎着香港版的"月亮与六便士"。当全城疯狂追逐房产证时,他选择把人生投资在更保值的东西上——那些刻进几代人记忆的经典角色,或许比任何豪宅都更恒久远。

就像他在《天与地》里唱的:"年少多好,困倦多好,贫穷多好,能任我选。"这种通透,大概才是对抗楼市狂潮的最佳抗体。

来源:浩哥讲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