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遍地黄金,豪门子弟们不是在游艇上开香槟,就是在赛马场一掷千金。何宝生就出生在这样的世界里——父亲是宝生银行的掌门人,家里钱多到能当墙纸贴。
"钱能买到快乐吗?"这个问题,何宝生用半辈子给出了答案。
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遍地黄金,豪门子弟们不是在游艇上开香槟,就是在赛马场一掷千金。何宝生就出生在这样的世界里——父亲是宝生银行的掌门人,家里钱多到能当墙纸贴。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从小住半山别墅,上学有司机接送,连玩具都是限量版跑车模型。1993年,他演了《笑傲江湖》里的林平之,一夜爆红。
图片来自网络
可谁能想到,这个开着保时捷上班的公子哥,会在十几年后放弃百亿家产,跑去寺庙当和尚?
这剧情,比TVB的狗血剧还离谱吧?
1996年,他随手开了家唱片公司,签了个新人叫梁咏琪,结果这姑娘一炮而红,专辑卖到脱销。2001年,他又突发奇想搞美容院,分店一路开到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富太太们排队等他亲自设计发型。
图片来自网络
那时候的何宝生,活得像个现实版"霸道总裁",钱对他来说就是个数字,赌场一晚上输1亿,他还能笑着给荷官发红包:"就当给大家助兴了。"
可命运最爱开玩笑,2003年的某个凌晨,何宝生醉醺醺地从澳门赌场出来,手里捏着最后一张筹码,突然觉得索然无味。
他想起小时候家里保姆常说的一句话:"钱是圆的,滚来滚去,最后不知道滚到谁口袋里。"那天回家后,他翻出一本《金刚经》,越看越觉得,自己这三十多年,活得像个人形ATM——除了吐钞票,啥也不会。
2005年,38岁的何宝生干了一件让全香港炸锅的事——出家。剃度那天,他跪在宝林禅寺的青石板上,方丈的剃刀卡在他打了发胶的头发上,场面一度很尴尬。
港媒立刻发挥想象力,标题写成《佛祖显灵,劝退豪门公子》,看来他出家这件事,让多少人心生不甘和遗憾,千方百计想让他回头,可何宝生却是铁了心。
图片来自网络
出家后的何宝生,法号:“道生”,他把定制西装换成粗布僧袍,劳力士换成念珠。有次狗仔拍到他蹲在星巴克角落,抱着iPad狂点屏幕,本以为是在炒股,结果人家是在用电子木鱼APP诵经。
但谁都不知道他究竟在哪家寺庙修行,直到2008年那出"武僧抓贼"的戏码。当时小偷摸进宝林寺偷功德箱时,何宝生一个箭步冲上去,与小偷纠缠的过程中,被认了出来。
图片来自网络
小偷事件之后,人们才知道,原来消失的富二代竟在此修行,一时间招来无数人前来探查,为了保持佛门清静,他离开了宝林寺,开始了云游四海的生活。
何宝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如今他已年过半百,几年前他罕见地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他清瘦了许多,但是精神却很好,或许他真的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自由。
图片来自网络
何宝生的故事,像一面照妖镜,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现了原形。
我们总在抱怨"钱不够花",人家直接把百亿家产当香灰撒;我们为了学区房焦头烂额,他笑呵呵住寺庙单间;我们在直播间抢9块9包邮,他连钱包都懒得带。
如果是我等普通人,会不会有这样重启的勇气?
说到底,何宝生不过是用极端方式,戳破了一个真相:钱能买来跑车游艇,但买不到清晨诵经时的宁静;能换来前呼后拥,但换不来扫地时的一片落叶。他就像个叛逆期的孩子,只不过别人叛逆是染发纹身,他的叛逆是直接"删号重练"。
图片来自网络
他的人生选择跟钱有关吗?肯定有,只有真正对钱没有欲望,才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和内心的平静。而我等普通人,却还在世俗里,为金钱,爱情等苦苦挣扎,苦苦追求,根本无暇顾及精神追求。
苏格拉底说:"精神的贫瘠比物质的匮乏更加可怕",这些跨越古今的智慧都在提醒我们:当物质满足基本生存后,精神的丰盈才是衡量生命质量的终极标尺。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你是在哪个阶段呢?是在追求物质满足还是追求精神富足?
突然觉得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是这样的苦就是那样的苦,反正人活一世,都是在渡,渡世俗的苦,渡内心的宁静!
不管怎样,活得尽兴就好!
来源:何以言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