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许冠文是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他以独特的“冷面笑匠”风格,为无数观众带来欢声笑语,在喜剧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舞台与银幕之外,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充满故事,家人既是他前行的支撑,也是他艺术灵感的源泉。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许冠文是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他以独特的“冷面笑匠”风格,为无数观众带来欢声笑语,在喜剧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舞台与银幕之外,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充满故事,家人既是他前行的支撑,也是他艺术灵感的源泉。
1942年9月3日,许冠文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父亲许世昌是业余粤剧演员,擅长拉二胡;母亲李倩云则是越剧团名角。在浓厚的艺术氛围熏陶下,许冠文自幼便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然而,生活的重担早早压在了这个家庭身上。1952年,为谋生计,一家人偷渡到香港,在九龙钻石山的狭小寮屋落脚。那段日子艰苦异常,许冠文和弟弟们甚至曾为饱腹,冒险从运米卡车偷米。即便如此,父母依旧重视孩子的教育,期望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求学之路,许冠文并非一帆风顺。因英文成绩不佳,他曾被学校开除。好在父亲带着他四处奔走,最终进入喇沙书院,与李小龙、黄霑成为同窗。彼时,李小龙已是小有名气的童星,而许冠文也在心底种下了艺术的种子,默默憧憬未来的舞台。
高中毕业后,许冠文当了一年教师,但微薄的工资难以满足生活需求。为了提升自己,他一边在学校任教,一边在夜校兼职赚取学费,凭借不懈努力,成功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大学期间,他依旧半工半读,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他日后的喜剧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1967年,大学毕业的许冠文本打算前往美国深造,回港后先后尝试了教师和广告策划师的工作。一次机缘巧合,在弟弟许冠杰的引荐下,他进入TVB工作。起初负责策划中学生辩论赛栏目“星辰杯校级问答比赛”,他仅用一天就完成100多页策划书,高效的工作能力赢得领导认可,正式开启电视生涯。之后,他因对《欢乐今宵》提出创意建议大获成功,成为该节目编剧,喜剧事业由此起步。
1971年,TVB为许冠文和许冠杰量身打造综艺喜剧节目《双星报喜》。节目中,许冠文负责搞笑,许冠杰负责唱歌,二人默契配合,以密集的片段式笑话和精彩表演,制造出极高的娱乐效果。节目迅速走红,跻身黄金档,成为当年香港收视冠军,创下香港电视最高收视率,两个月内从非固定栏目变成每周一期的黄金档节目,也为许冠文的喜剧表演奠定坚实基础。
1972年,正在电视台大放异彩的许冠文被大导演李翰祥看中,邀请他加入邵氏公司,主演电影《大军阀》。起初,因要剃光头、饰演粗鄙军阀形象,许冠文有所犹豫,但在邵逸夫劝说下,他最终答应出演。在影片中,他展现出细腻夸张的表演风格,将旧时代老粗军阀庞大虎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内容诙谐,兼有风月香艳元素,上映后票房收入突破400万元,成为当年三大卖座华语电影之一,并获得19届亚洲影展描写人物最成功喜剧片奖。许冠文因此片脱颖而出,从此踏上大银幕,随后又陆续主演了李翰祥导演的《一乐也》《丑闻》和《声色犬马》等电影,收获良好票房和口碑。不过,这些影片多为风月喜剧,偏重影射性的指桑骂槐,未能充分展现他的喜剧才华,也未反映香港小老百姓的真实生活 。
1974年,渴望突破的许冠文离开邵氏,与嘉禾合作,创立许氏兄弟电影公司,开启自主创作之路。同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鬼马双星》上映。这部电影针对香港当时赌风日盛的现象,以密集笑料和贴近生活的主题,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影片中,许冠文与许冠杰饰演的老千,从牢房内赌到监狱外,玩尽各种赌博花式,还对当时走红的电视问答游戏节目进行讽刺。该片在香港上映后获得625万港币票房,成为全年票房冠军,打破香港电影史上的票房记录,掀起许氏鬼马喜剧风靡港城的热潮,许冠文也凭借此片晋身成为香港喜剧界的头号男星。
此后,许冠文与弟弟们陆续推出一系列经典喜剧电影。1975年的《天才与白痴》以精神病院为背景,嘲笑香港人一心想发横财的心态,获得455万港元票房,再度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并在1976年的伦敦电影节上获得年度优秀奖,于2010年入选台北金马影展“影史百大华语电影”。1976年的《半斤八两》将视角对准打工仔,讲述万能私家侦探社社长黄若思(许冠文饰)与员工们的诙谐故事,展现70年代香港社会风貌,充满幽默与讽刺。该片上映后以853万港元的票房打破香港史上票房记录,成为上世纪70年代香港票房最高的电影,同样入选2010年台北金马影展“影史百大华语电影” 。1979年,该片在日本上映,以10亿日元票房成绩在动作电影盛行的日本异军突起,将香港喜剧片引入日本观众视野,许冠文也被日媒奉为“人情喜剧王”。1978年的《卖身契》以782万港元票房成为年度票房冠军,许冠文凭此片获得第15届台北影展“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1981年的《摩登保镖》中,许冠文饰演胆小又自大的保安公司主管,影片上映后以1776万港元票房夺得年度票房冠军并打破港史票房记录,次年,他凭此片获得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成为香港首位“金像影帝”。
这些早期作品奠定了许氏喜剧的独特风格。角色鲜明,多聚焦香港底层小人物,如老千、打工仔、保安等,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琐事,展现香港社会真实面貌;对白精辟,深得西方喜剧Punchline神髓,充满机智与幽默,像“新界的牛很努力,但你什么时候看见牛会发财?”等经典台词,成为影迷口口相传的金句;大量拍摄外景实景,突破以往大片厂作品的虚假感,使影片贴近现实。
1981 - 1986年间,许冠文尝试以不同身份参与电影创作,参演跨国制作电影《炮弹飞车》,担任电影《追鬼七雄》编剧,自编自导自演《铁板烧》《欢乐叮当》等。但这些影片品质参差不齐,票房未再重现昔日辉煌,人物形象也不如早期作品生动,因此较少被提及。1984年的《铁板烧》中,许冠文饰演厨师,他凭借此片获得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两项提名。
1988年,许冠文主演《鸡同鸭讲》,饰演烧鸭店老板老许,影片讲述中式传统烧鸭店与西式炸鸡快餐店的竞争故事,凭借此片他于次年在美国电影学院获得“最佳演员奖”,并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1989年,他主演《合家欢》,以香港人视角讽刺大陆来客在香港的现象,获得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1990年,许氏三兄弟再度合作《新半斤八两》,影片以杂志社为背景,影射当时崛起的八卦周刊,许冠文凭此片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和香港艺术家联会最佳演员大奖,该片还在伦敦电影节获得年度优秀电影奖。1992年,许冠文自编自导自演《神算》,上映后票房3639万港元,在当年票房排名榜占第七名。
然而,随着香港电影市场的风云变幻,尤其是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崛起,许氏喜剧逐渐式微。1990年,周星驰主演的《赌圣》与许氏兄弟的《新半斤八两》同期上映,《赌圣》以上映时间仅1个月、4132万票房打破香港电影票房记录,而《新半斤八两》上映周期1个半月、票房2634万,许氏喜剧惨败,这一事件也象征着香港喜剧电影新时代的到来,周星驰接过了喜剧的接力棒,此后许冠文作品数量开始减少 。
在之后的岁月里,许冠文依然活跃在影坛,虽作品数量不如从前,但每一次亮相都备受关注。2004年,他客串出演港产贺岁搞笑片《鬼马狂想曲》,该片对他早期作品进行模仿拼凑,上映后票房居十大港产片首位。同年,他在广州体育馆举行“万人栋笃笑鬼马狂想Show”,首次在内地演出。之后,他又陆续参演了《煎酿三宝》《宝贝计划》等。
在辉煌的演艺事业背后,许冠文有着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大家庭。父亲许世昌的粤剧艺术与二胡技艺,母亲李倩云在越剧领域的成就,为许冠文和弟弟妹妹们打开了艺术大门。大弟许冠武是“金牌摄影师”和编导,参与多部知名作品创作,偶尔在许冠文执导电影中客串;二弟许冠英是一代笑匠,独特幽默风格深受观众喜爱,在影视圈地位颇高,虽性格自卑终身未娶,但他在“僵尸片”等作品中的精彩表现成为经典;三弟许冠杰被誉为“歌神”“粤语歌曲流行之父”,创作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铁塔凌云》等,他的音乐才华不仅在乐坛大放异彩,也为许冠文的演艺生涯助力,兄弟俩在《双星报喜》以及多部电影中的合作堪称经典;小妹许朱迪同样在演艺圈崭露头角,1972年进入电视行业,凭借电影《野狗》荣获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1972年,事业蒸蒸日上的许冠文与郑洁瑛步入婚姻殿堂。婚后,郑洁瑛默默在背后支持着许冠文的事业,夫妻二人携手走过风雨,相互理解与包容,共同经营着温馨的家庭。
许冠文的一生,是喜剧传奇,也是家庭温情的写照。他在演艺事业上的拼搏与成就,为香港电影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家庭的温暖与亲人的支持,是他艺术创作的动力源泉,也是他心灵的避风港。从艰苦岁月到辉煌时
刻,许冠文用欢笑与故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成为香港电影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