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7日,香港殡仪馆里白花素帛,一代地产大佬李兆基的葬礼低调却不失规格。身价2100亿的“恒基四叔”走得安静,却也隆重。四大家族几乎到齐,豪门代表悉数出动。
李兆基这一生几乎没有输过,唯一留下遗憾的,是他的婚姻。
4月27日,香港殡仪馆里白花素帛,一代地产大佬李兆基的葬礼低调却不失规格。
身价2100亿的“恒基四叔”走得安静,却也隆重。四大家族几乎到齐,豪门代表悉数出动。
人们注意到,那个风光多年的儿媳徐子淇牵着李家诚的手一同送别,婆婆却始终未现身。
李家曾经唯一的女主人、李兆基的前妻刘惠娟,最终还是缺席了丈夫的最后一程。
不是没有人请她回来。
不是女儿不想见妈妈和爸爸再说句告别。
而是她,早已在几十年前,选择了彻底离开这个家。
“糟糠之妻”先离场,谁也没想到她会这么走
刘惠娟,是李兆基唯一正式承认的结发妻子,也是他最早的合伙人。
两人相识于1950年代,那时的李兆基还只是个小老板,刚从家乡顺德南下香港,靠着黄金买卖起家,正处于事业起步期。
刘惠娟漂亮、明艳,是港圈公认的选美佳人。两人恋爱多年后成婚,婚礼排场不小,筵开百桌,一时间成了圈中佳话。婚后,她给李兆基生下五个孩子,三个女儿两个儿子,还曾参与公司管理。
但谁也没想到,这段婚姻,走着走着就走散了。
风光背后,是不断升级的“权力之争”
当时恒基刚起步,李兆基需要帮手,便请妻子刘惠娟协助打理公司。可惜两人理念不同。
她性格要强,参与公司后,渐渐掌握实权;而李兆基却希望她回归家庭,继续做那个“温婉内助”。长期积压的矛盾最终爆发,两人不欢而散。
1985年,他们正式离婚,结束了26年的夫妻关系。
这在保守的港岛豪门圈,简直是个“炸雷”——不是富豪负糟糠,而是糟糠执意离场。
她拒绝财产分配,只身赴加国修佛。从此再未踏足香港,也未参加任何子女的婚礼或公开活动。
李兆基此后虽身边不乏红颜知己,但直到去世,也未再娶。
四叔心中,终究藏着那个走远的人
人前,他是雷厉风行的地产王;人后,却常念起前妻。
1997年,作家梁凤仪为他写自传,他在书中谈及刘惠娟,还特意提起婚前去她家中看到的黄大仙签文,说她“嫁得如意郎君,终成大器”,却又补一句“唯怕妾身福薄缘悭,有负君心”。
几十年过去,字里行间仍带着不甘与牵挂。
更让人感叹的是,李兆基当年斥资打造的半山豪宅“惠苑”,名字取自前妻“惠娟”,甚至把自己最好的住所留给她住。可等到房子建好,她已经远走加拿大。
主卧始终空着,四叔自己住进了19平米的小房间,一住就是几十年。
他不说,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一直在等那位前妻,哪怕只是回来看看。
徐子淇进门,填补的是角色,不是感情
直到徐子淇嫁入李家,才有了新的“女主人”。
她年轻漂亮、懂分寸,最重要的是,李兆基很喜欢她。婚礼耗资上亿,四叔一手操办,连生四胎,奖励金、豪宅、游艇一样不少。
港媒一直说,徐子淇是最幸运的儿媳妇,风光、体面、地位稳固。
但说到底,她是儿媳,不是女主人;是被捧出来的,不是陪着打天下的。
相比刘惠娟,徐子淇更像是现代豪门剧本的“继任者”——拥有一切光环,却注定不可能承接那段共同打拼的“深情”。
她可以陪李家诚站在灵堂前,但四叔心里那个位置,早就空了几十年。
她不回来,是清醒;他放不下,是遗憾
有人说,刘惠娟错过了享福的后半生,也有人说她太刚太绝。
可也正是这种“不回头”,才成了她最独特的标签。
李兆基的一生完美到近乎标准答案:富可敌国、家业稳固、后代成器。
唯独这段婚姻,成了他嘴里唯一“想不通”的事情。
可正因如此,那点缺憾,才让他的“完美人生”,多了几分人味。
结语:
儿媳徐子淇陪李兆基走完最后一程,媒体再提起前妻刘惠娟,才发现那个几乎被时代遗忘的女人,从来没离开四叔的记忆。
人生最难得,是能在彼此最需要时相伴;最唏嘘,是后来拥有的一切,却换不回一段旧情。
有些人不喧哗,不回头,却能成为另一个人心里一生的牵挂。
来源:风一样的男子3388925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