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点不是“过敏”,是——她晒照发“嘟嘴鼓脸”自拍,配文写“抱着儿子睡在不熟悉的抱枕上……然后脸就大过敏了,哭哭”。
你敢信?!
林志玲在戛纳过敏了。
重点不是“过敏”,是——她晒照发“嘟嘴鼓脸”自拍,配文写“抱着儿子睡在不熟悉的抱枕上……然后脸就大过敏了,哭哭”。
不是我说,这“哭哭”两个字一出来,全网直接空气凝固。
50岁的林志玲,用撒娇语气发自拍。
她真的还是那个志玲姐姐。
而我们,已经不是当年的观众了。
说实话,我当时点开图的反应是:等等,这是志玲姐姐本人发的?
她真的自拍嘟嘴鼓脸,还握拳摆pose。
脸上确实有些红点,看起来像过敏。
但……画风就离谱。
不是黑她,是谁家脸都肿了还这么会摆造型啊!!
你要说年轻小花这么拍,大家可能会说“嗲归嗲吧但脸挺好看”。
可林志玲已经奔六了。
50岁,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网友直接原地“裂开”:姐你到底活在几岁?
最经典的一条评论——
“她儿子看到这张照片,会不会以为妈妈在cos卡通人物?”
还有人说:“我妈过敏的时候是找祛敏药,她是找滤镜。”
笑死我了,太真实了。
关键是,她还说“希望戛纳的阳光和维生素D可以让我快快好”。
维生素D??
不是我说,这台词真的像从某种童话书里抄下来的。
听起来比医生还温柔,但治不了脸。
我人都看傻了。
真的。
讲真,从她宣布结婚开始,她的“人设”就开始轻微松动。
以前的志玲姐姐,是“台湾第一美女”,是“国民女神”,是开口温柔说话带娃娃音也不让人烦的存在。
但现在的她——
结婚、生子、息影,再复出,状态变了,观众心态也变了。
前两年她晒儿子小手照,大家还会感慨“哇,姐姐当妈妈了”。
但现在,她晒自己“过敏自拍+撒娇语气”,就全是“滤镜碎光”的声音了。
为啥?
说白了,是代入感断了。
她在台上讲“女性电影论坛、齐心同力”,落地在戛纳;
然后下一秒在社媒po一张鼓脸嘟嘴照,说自己脸肿。
这画风,谁懂。
就像你老板开会时讲“激励员工共同成长”,结果朋友圈发自拍配字“今天又加班啦~哭哭”。
整个人设直接解构。
我不是说她不能撒娇。
她当然能。
只是……撒娇方式和年纪、语境、公众期待值,这三者有点打架。
你是林志玲。
在戛纳电影节。
不是在小红书种草护肤品。
而且这次活动不是红毯、走秀,也不是代言,是——女性电影论坛。
亚洲、女性、电影、齐心同力。
这几个词放一起,怎么也该是“气场女强人”吧?
结果你给我整一个“抱着儿子睡在不熟悉的抱枕上”然后“脸肿”还“哭哭”。
我忍住没笑出声。
一边是女性电影论坛,一边是撒娇自拍。
信息混乱,受众迷惑。
更离谱的是,照片一出,舆论不是心疼,而是“你姐真的没变”。
但这“没变”是贬义。
“她不老,她只是冻龄少女”
“人类高质量50岁娃娃机”
“永远活在15岁语境里的大姐姐”
你听听这都什么词?
有人说:她难道不可以可爱一点?
可以啊,谁不可以?
但你要可爱得让人觉得舒服。
现在的观感是什么?
有点尴尬。
甚至有点勉强。
有人说得好:“她已经当妈了,还在努力当小女孩的样子。”
这句话扎心。
也刺中了很多人。
说白了,是观众在抗拒。
不是抗拒她撒娇。
是抗拒“年龄+身份+人设”的错位感。
当年她靠娃娃音出圈,多少人跟风模仿。
现在她还在娃娃音语境里转圈圈,但观众换了一拨。
时代变了,审美也变了。
你说是她太真诚,还是观众太无情?
我不站谁。
但我想说:人设这东西,真的是把双刃剑。
你当年用它成神,现在也可能用它……社死。
就像有人评论说:“滤镜碎光的一瞬间,她其实没做错什么,就是还活在五年前。”
更有网友直接对比:“黎姿现在是公司CEO,林志玲还在自拍说‘哭哭’。”
唏嘘不唏嘘?
关键是,她这波并不是一时兴起。
她之前发给粉丝的信,也是用“比心”“鼓脸”“嘟嘴”的表情语言写的。
而且,还带手写字。
每一个“志玲姐姐”,都充满少女心滤镜。
但讲真,公众期待她活成“美丽优雅的妈妈”而不是“撒娇营业的少女”。
这事不怪观众。
是时代和角色都在推你成长。
所以你在戛纳发自拍,用“哭哭”结尾,才会被全网二次解读。
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没有!
爆点升级来了!
就在舆论正热的时候,戛纳主办方的官号突然发文——
感谢林志玲女士参与女性电影论坛,我们戛纳见!
一下子整个反差拉满!
一个在社媒鼓脸自拍撒娇,一个在国际场合代表亚洲女性发声。
这谁扛得住?
网友直接开嘲:
“她不是去演讲,她是去参加‘公主养成记’吧?”
“亚洲女性力量被她‘哭哭’成什么样了?”
“女性力量,不等于少女滤镜。”
我看了都替她尴尬。
她本人估计也没想到会翻车翻这么快。
但更绝的是——
还是有人死守滤镜。
在评论区苦口婆心地说:“姐姐这叫真性情,你们太苛刻了。”
可真性情也要讲时机。
你在一个全球场合代表亚洲女性,当然有人会期待你展现“女性成长、智慧、气场”。
结果你扮演的,是永远不长大的“嘟嘴娃娃”。
你说这不出戏吗?
你要问我怎么看?
我觉得她不是不努力。
她是努力错了方向。
她想保留“志玲姐姐”的人设。
但她忘了,人设也要升级打补丁。
现在不是2005了。
可爱不是唯一流量密码。
成熟、真实、自洽,才是观众想看的。
而她,还没转过来。
还活在“哭哭”的时代。
就这?
你们怎么看?评论区放开说!
来源:开心摸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