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岁月不饶人。出生于1955年的周润发,就这样一下子来到了古稀之年。
5月18日,是周润发70岁的生日。
永远的小马哥,竟然已经70岁了。
岁月不饶人。出生于1955年的周润发,就这样一下子来到了古稀之年。
在多少人记忆里,他还是当年的模样?
西装、油头,嘴里永远叼着一根火柴。用假钞点烟的模样,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这么多年过去,发哥的“西装杀”依旧手拿把掐。
一切好像没变,但一切又都变了。
或许你已经对发哥和他的影视作品无比熟悉,今天让小视带你来看看,荧幕外周润发那些不太为人熟知的往事。
影坛乐坛双“毒瘤”
很多人知道发哥的“毒瘤”称号,是因为他在影坛被媒体嘲讽的那段“人生低谷”时期——
1980年,25岁的周润发,因为一部《上海滩》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许文强,从无线电视台第三期艺员训练班里的新秀,一跃成了TVB的那块“翡翠”。
彼时还是发仔的他,也唱了《上海滩》的同名主题曲,只是他在歌坛的身份过于“冷门”,几乎很少被人注意到。
同样别扭的,还有他的票房表现。
凭借《上海滩》已经积累了如此高知名度的周润发,剧本接踵而至,可出演的电影偏偏叫好不叫座,他也成了演员中的“票房毒药”。
直到1986年的《英雄本色》,周润发才走出低谷,和电影中蛰伏等待三年的小马哥一样,等到了自己盼望的翻身机会。
影坛之外,发哥还是乐坛的“毒瘤”。
他第一张专辑《12分十分寸》,非常玩票性质,一共只收录了两首歌。
没想到就是这张有点鬼马的专辑,一下子卖出了白金唱片的成绩。“毒瘤”到大卖特卖,连张国荣都当着发哥的面说自己很嫉妒。
就像网友说的,发哥自己也不好意思领奖,恐怕是因此才退出歌坛的。
《12分十分寸》是很好玩的劲曲串烧,五音不全的发哥,惹人发笑。
很多人听到这首歌,可能都是缘于林子祥的《十分十二寸》,结果找歌时无意中打开了名字相近的周润发版本。
打开后,大家发现想“撤退”已经来不及了——
“一定是赌神摔下山,摔坏了脑袋后唱的,敲可爱!贱萌!”
“听完之后,我真是已经无心睡眠……”
“根本停不下来,中毒了”
……
这首歌的魅力,可能还是要亲自点开听一听才能懂。
这张专辑中的另一首《大丈夫日记》,同样非常好玩。
这首歌由周润发以及王祖贤、叶蒨文共同演唱——要同时带两位五音不全的“乐坛毒瘤”发哥和王祖贤,很多人都非常“心疼”叶蒨文。
不少人还从这首歌里,听出了鬼畜雷军的网络神曲“are you ok”的幽默感。
三人合唱,是因为三人一同出演了歌的同名电影:1988年上映的《大丈夫日记》。
虽然这部电影的剧情,如今看来有些许离谱。周润发饰演的周定发,因为一个都舍不得放弃,于是在英国、法国和两位漂亮女友结婚,脚踏两只船——
王祖贤饰演的祖儿、叶蒨文饰演的莎莉。
但它背后,既讽刺了当时香港多妻族的荒诞,同时搞笑、时髦的剧情,还能看到上世纪90年代前后,“无厘头”耍宝香港喜剧电影的独特魅力。
发哥出演的《八星报喜》《精装追女仔》系列,都是很值得一看的代表。
在香港电影飞速发展的那个年代,诞生了很多经典的搞笑老片。比如,周星驰主演的《鹿鼎记》《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等,将票房纪录一路拉高。
而今年的6月22日,周星驰也要63岁了。
一个时代,真的即将过去。
言归正传。
除了专辑《12分十分寸》,周润发在1990年发行的第二张粤语专辑《旧情人》,同样也是创下了白金唱片的销量。
区别于玩票,同名主题曲《旧情人》翻唱自大桥纯子的日文歌。
这首歌深情,故事感满满,被选为TVB电视剧《真情》第676集片尾曲。而能唱出这些情绪的周润发,也是因为自己过了几次情关。
除了初恋缪骞人,周润发与“旧情人”陈玉莲的那段往事,更加轰动。
因为陈玉莲是演员,常常需要抛头露面。周润发的妈妈很传统,对两人的感情并不满意。
被孝心和爱情夹击的周润发,在母亲和女友间难以平衡,在陈玉莲提出分手后,甚至做了傻事,吞下了大量洗洁剂自杀。
好在,被救了回来。
陈玉莲和周润发的恋情,就这样停在了1982年。
但在后来相关的新闻报道中,刘德华也常被登载其中。
原因是,陈玉莲正是83版《神雕侠侣》中,和“杨过”刘德华出演对手戏的“小龙女”。
在《神雕侠侣》的剧照中,当年22岁的刘德华显得青涩万分。
说个题外话,今年9月27日,曾经的“鲜肉”刘德华也要64岁了。
1982年,为情自杀未果、27岁的周润发,忽然在3个月后的1983年1月22日,官宣与女演员余安安闪婚。
而余安安,是《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
可是这段婚姻,只维持了8个月的时间。
发哥闪离的时候,恰逢陈玉莲的代表作、TVB16周年的台庆剧《神雕侠侣》热播。
周润发和“旧情人”的全部爱和恨,也至此结束。
没有黑料和绯闻的发哥,认识了另一位“莲妹”,也就是发嫂陈荟莲。
他找到了携手一生的真爱——
1987年,32岁的周润发和陈荟莲结婚。经历过女儿腹中夭折的痛苦后,发哥选择与发嫂不要孩子,就此过一生。
除了《大丈夫日记》《上海滩》,发哥唱了很多自己出演的电影的主题曲和插曲。
比如《监狱风云》的主题曲《友谊之光》,《我在黑社会的日子》插曲《飞砂风中转》……
演而优则唱,周润发在乐坛就这样浅浅过了过瘾。
办过影展的顶级摄影师
和发哥的乐坛身份一样,他的摄影师身份可能也没那么为人所知。
这个兴趣爱好,或许与发哥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南丫岛,中国香港境内的第三大岛屿。在这里生活的人,大都以打渔为生。
1955年5月18日,茅草屋里一个周姓男婴出生,父亲给了孩子一个不那么好听的乳名:“细狗”。
中国人的观念里,贱名好养活。但对于大名,一定要饱含好的寓意,比如“润发”,能生活得滋润、发大财。
可是往往,愿景与当下存在反差。越希望什么,说明越缺少什么。
家庭困难的周润发,父亲早逝,只能靠母亲早出晚归赚钱维持生计。高中没毕业的他,就开始出去干活,为了赚钱尝试过各种工作——
在摄影器材店里当小工,在卖照相机的地方推销照相机……
18岁,周润发看到了香港无线电视艺训班的广告。
和自己的乳名一样,瘦弱的他并不被人看好。只有无线的高层钟景辉,觉得周润发有明星相。
在香港无线电视艺训班时期,周润发开始对摄影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但光有兴趣还不够,还要能打动别人。
1997年,迎接香港回归的大型影展上,周润发的姐姐用化名拿了周润发的三张照片参展。
其中一幅以西红柿为全景的照片,拿下了三等奖。
除了得奖,周润发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不少专属于那个时代的回忆。
比如这张,1990年34岁的张国荣。
“努力keep fit后的张国荣,已恢复昔日状态。架起墨镜,在黑衣与麖皮褛衬托下的他,少了几分柔,多了几分刚,颇有点像重出江湖的冷面杀手。”
“哥哥”张国荣比周润发,不过小一岁而已。如果活到现在,也是接近古稀之年的老人了。
彼时,35岁的发哥和张国荣一起在法国拍摄《纵横四海》。
这部电影中的女主角,是钟楚红。
周润发用镜头,同样记录下了刚满30岁的钟楚红。
张国荣艺术研究会发布这张照片时,配文:
“矿泉水,牛角面包,饼干,钟楚红、张国荣与陈芸莲在尼斯享受一个懒洋洋的下午。”
黑白菲林是那个时候,周润发最常用的相机。
2006年,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他用黑白菲林记录下了和自己演对手戏、正在化妆的巩俐。
这张照片后来被周润发捐给了王菲李亚鹏创办的“嫣然基金会”,被拍卖到了318万。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41岁的巩俐扮演的是27岁周杰伦的母后。
两人的年龄差,不过14岁。
这部电影圆了巩俐长久以来的“女皇梦”,后来,她成了大家心目中当仁不让的“巩皇”。
发哥,在变老。
他身边的演员们,也在变老。
当发哥慢慢从镜头的中心,成了鲜花边的配角,他也成了镜头之外的观察者。
他有多沉迷摄影?说一个细节。
发嫂经常会在找不到发哥时,去暗房敲门找他。
因为发哥一冲印作品,就会忘记时间,经常没日没夜在里面待24小时都没感觉:
“我非常喜欢在暗房冲洗照片的感觉,你为了这个画面努力过,但并不能确定会看到什么,所以每一次都会充满期待,因为或早或晚,总有惊喜会出现。”
2024年底,周润发举办了《香港·晨》慈善摄影展,精选了他的30幅作品。
展览的主要作品,是一张在雨中的维港照片。
在黑白菲林外,周润发也逐渐尝试起了数码相机。黑白的画面,开始有了色彩,他摄影的主题也慢慢走入人们身边——
成为香港的城市百态、人事物。
他常在香港中环做运动,就会随手带上相机,记录这里。
因为这里曾是他做演员前,为了谋生赚钱做过不少工作的地方。
每个普通的打工人,都好像当年拼搏的他。
而这场慈善影展,经拍卖、扣除成本后的款项,被捐给了慈善机构。
来自底层的他,知道底层的艰辛。
被写入教科书的荣誉人文学博士
很多人可能了或多或少解过,周润发和发嫂的公益慈善事业——
他将56亿身家捐出,还说是太太的功劳,是对方要求捐,自己赚钱很辛苦。
短短几句,情商拉满。
自幼家境清贫的发哥,成为影帝后至今生活低调朴实,为很多人称赞。
很多人,都发过在地铁上偶遇周润发的照片。
虽然早已成为影帝、大明星,他仍旧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身旁没有任何的保镖或者工作人员。
一身行头和地铁上其他的香港市民,并无多大区别。
除了地铁,网友们在香港各种偶遇发哥。
比如,菜市场。
超市门口。
还有小饭馆。
就像我们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一样。
发哥爱自己长大的这座城市,这片土地。
他多次以香港大使的身份,帮助推广香港的工商和旅游业。除了捐款外,成立慈善基金会,以此帮助更多弱势群体。
这并非他老去后,已经拥有名与利后,在岁月里的内心沉淀——
早在1990年拍摄《纵横四海》的时候,发哥就向张国荣提议,要成立“荣发慈善基金”。
张国荣觉得名字有点土,改成了“润国基金会”,发哥还说想要两人分别写自传,收入都捐赠出去。
彼时,发哥不过35岁,刚过而立之年。
虽然计划没有实现,但现在他和发嫂的基金会,不断用相机记录下周围人的生活,都在默默实现着自己年轻时的想法。
所以,这样的发哥,也被香港浸会大学授予了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同时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七位“地球名人英雄”之一, 获颁特区政府银紫荆星章……
最重要的是,他的奋斗历程还被写入香港启思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一年级语文课本,成为香港首位被列入中学教科书的演艺界人士。
在这篇课文中,他和岳飞、孙中山、张福林等齐名。
这样的殊荣、这样的人生心态,翻遍娱乐圈,真找不出几人。
40岁从头开始学英语,勇闯好莱坞
发哥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媒体评价说是因为他形象健康、没有什么黑料,一直为港人、华人争光。
1995年,《和平饭店》上映后,发哥转战好莱坞。香港电影,也逐渐从此时步入衰落期。
发哥的一个回头,仿佛在向那个黄金时代告别。
这部电影的主演中,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叶童。
1984年,周润发和叶童一起出演了剧情片《等待黎明》。
那一年,叶童21岁,周润发29岁。
叶童是刚刚斩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的新人,而周润发靠着《等待黎明》首次拿下了影帝称号,而且一拿就是双料影帝。
等到两人1995年在《和平饭店》中再次合作时,彼此的成长都非常显著。
叶童已经靠着1992年的《新白娘子传奇》里的许仙一角,火遍大江南北。
十年,十年,又十年。
2025年,在《浪姐》乘风破浪、不掩盖白发与细纹的叶童,已经62岁,成了《浪姐》节目中岁数最大的姐姐。
回到20年前,1995年的6月,周润发和发嫂启程奔向好莱坞。
拿了不少影帝的周润发,这时已经40岁。可去了好莱坞,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他英语底子很差,每天会花费两个小时专门上课,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A、E、I、O、U的发音。
这个过程,非常辛苦。
因为日常口语并不能支撑他的好莱坞职业生涯。他必须达到能够出演电影的程度才行,而且还要学习很多专业词汇,比如拍摄现场的电影专业术语,以及各种俚语、俗语甚至骂人的话等。
但他做到了。
大家都知道,作为好莱坞主流商业片中首批担任男主角的华人演员之一,发哥转战好莱坞有里程碑的意义。
可这背后的付出与辛酸,没多少人了解。
尤其是他在《唐探1900》里流利的英文对白,和一身华人街老大的气场,让很多人完全忘了这是一个从南丫岛走出来的、家境贫寒的男孩。
但发哥激励他人的,不只是40岁学英语,还有他年近70岁,仍然坚持演戏,以及不断超越自我,在马拉松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他不止一次,被人偶遇在北京朝阳公园跑步。
丝毫没有架子,和大家亲切合影。
或许是古稀之年的他,从社会底层一路走来,习惯了保持谦逊。
又或许是,他不断用镜头记录生活,持续看见那些最细微之处的情绪与真实。
他没有停止过帮助他人,并且持续鼓励别人多做记录,自己身体力行保持记录的习惯。
人生,不就是一个大型的纪录片吗?
那些被记录的点点滴滴,使你成为今天的自己,变得有迹可循。
如他一样,我们同样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熠熠生辉,保持记录、不要麻木,鼓励自己,无论何时开始都不晚。
最好的发哥,70岁生日快乐。
请你慢点老吧,黄金时代或许会过去,但看到这些影像、文字和照片,我们时刻都能重回那一天。
那一天,25岁的发哥站在潮起潮落的上海滩。后来,刀光剑影、爱恨情仇、是非成败,都碎进了时间的河流……(Haruka 视觉志)
来源:娱记娱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