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影史上第一个“龙女郎”叫雪梨,她是米雪的妹妹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17 20:27 1

摘要:于是,成龙带着嘉禾的期许,去韩国开《师弟出马》的续集,当时叫《恋爱中的师弟》。至于最终叫了《龙少爷》,那是后来的事。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1981年,在罗维的事情摆平以后,成龙结束了他在好莱坞的“征程”。回来了。

何冠昌没说什么,让他去韩国玩两天,顺便踩个点,弄个剧本出来。

于是,成龙带着嘉禾的期许,去韩国开《师弟出马》的续集,当时叫《恋爱中的师弟》。至于最终叫了《龙少爷》,那是后来的事。

于是,一群人就这么“公派”去了韩国,每天早上集合吃早饭,吃完就谈剧本,谈到再吃饭,饭后坐几个小时的车去看景。

考虑到大韩民国的面积,基本上整个韩国应该跑遍了。

就这样,3个月过去了,成龙盘算了一把,光吃饭就吃了100多万港币了,加上各种前期投入,比如从香港空运了十几个布景师来韩国搭景,各种七七八八已经花了几百万了。不能再拖了,开机!

这一开机,坏事了。成龙去韩国看景的时候,还是夏天,这不是三个月过去了么,韩国纬度高,这会已经下雪了。

开机第一天,零下15度。

成龙和太保两个人,穿着原片里的纨绔子弟丝绸衣服,冻得直发抖,一张嘴,下巴都是抖的,台词都念不出来了,嘴里还全是因为寒冷的哈气。

不行,要想办法,喝冰水,降低口腔温度,这样就不会有哈气了。

主意不错,但是第二条,哈气是没了,比上一条更抖了,台词那是更加不清楚了。

就这么抖着拍了几条,终于挨到午饭时间了,全组人挤上车。

吃完饭,成龙当时感觉全组人应该都不想下车了。

1981年,那会可没有房车这种东西,就两辆考斯特中巴,也没有羽绒服,大家都裹着厚棉衣,又笨又重。

下午拍火星的戏,火星穿着纨绔子弟丝绸套装,手里还拿着把扇子,一边扇风一边说“今天天气真热啊”!念这句台词的时候都能听见冻得牙齿打颤的声音。

成龙想了想,算了,收工吧。

好在虽然没有棉衣,没有房车,但韩国是有热炕头的。坐在温暖的炕上,喝点酒,大家就觉得又行了。

第二天,成龙决定换个景,去韩国昌德宫后苑拍,有个围墙挡着,会不会好一些。

事实证明不是,虽然昌德宫是个宫殿,有围墙,但它也是个名胜古迹啊,现场不能点火,也没有暖炉,什么取暖设备都没有,全组人没活的都挤在车里,有活的人没办法,只能站在路边发抖。

成龙懵了。

这可怎么办?

这种大路货戏份都拍不下来,下面还有大场面的踢毽子,还有抢包山,这么冷的天,怎么拍得下来?

当年楚原蹭李翰祥的剧组来韩国拍《多情剑客无情剑》的时候,也把狄龙冻得够呛。

看来香港人对雪真的没啥概念。

成龙急了,在昌德宫溜达了半小时,冻得发抖,但内心着急上火。

终于,他绕了一整圈,又绕回到大部队的所在地,看到全部人都挤在车上,成龙做了决定。

收工!

全组人都懵了。

回到热炕上,成龙宣布,不拍了。回香港。

几百万,就拍了三四个没用的镜头,拢共开机两天。

这就是《龙少爷》的开机。

也就是说,从-1.0版本开始,《龙少爷》的香港票房就让给了罗维,现在好不容易攒好了本子开了机,就这么个开局。

可以想象,开机时杀的那头猪,算是白烤了。

又或者,我怀疑是不是开机仪式就没办,没给神仙上烤乳猪,不然怎么这么背。

何冠昌倒是没说什么,因为片子已经卖出去了,香港票房按照协议划给了罗维,但东南亚和台湾的片商也已经把钱送来了,赶紧拍吧,钱倒是小事。

(中间是老板何冠昌)

于是,去台湾吧。那里暖和。

很多年之后,成龙会开玩笑自嘲说,自己在韩国白花了几百万,最后废了,之所以去台湾,是为了邓丽君。

真的是开玩笑。

几百万啊!什么女神也不能把几百万丢海里啊。1980年的几百万啊,够拍两部《精武门》了。

所以别扯什么为了邓丽君就不在韩国拍了改去了台湾。

这只是安慰自己的说法而已,自嘲自黑而已。实际上,就是没经验,驾驭不了这么大盘子,把控不了这么大的局。

实际上,《龙少爷》是成龙的电影生涯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电影。

这部戏是成龙在动作片艺术上的初次尝试,比起《师弟出马》的老式功夫片,《龙少爷》仅有和黄仁值的谷仓打斗这一折戏份里算是有那么一点点功夫元素,其他戏份则主要以动作为主,堪称老式功夫片向新派动作片的过渡。

当然,也仅仅是过渡,还是因为它的故事背景和叙事,被归为功夫片,因此很多大V称之为“史上功夫元素最少的功夫片”。

因为,怎么看都觉得不是很成熟。

说起邓景生和成龙的第一次合作的《师弟出马》,因为各种原因头重脚轻,存在前后割裂的问题。至于《龙少爷》呢,一开始的定位就很模糊,当剧本一个字都还没有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恋爱中的师弟》这个名字,当时它还是定位于《师弟出马》的续集,但又要走“年轻人的恋爱”路线,这点是可以确定的。

因此,这是个戴着帽子的项目。

至于为什么一个好好的价值500w一部的功夫巨星要去谈恋爱,这就要说说当时的形势了。

在这之前,张彻掀起了血腥流的男色腱子肉风以后,到李小龙拳拳到肉的真功夫风,香港电影的雄性激素爆棚已经是过剩了,加上这几年新浪潮开始吹起了恐怖片风潮(影响了三毛哥宝禾的出道作《鬼打鬼》)和社会派电影,香港片的眼界开始多样化,当然,有一些需求也就要被放大,被满足。

在新浪潮的冲击下,香港电影也终于甩开了打打杀杀,开始朝着多样化走去了。

而有一种新的电影形式,开始在一个旧的电影里发展起来。

1980年,邵氏的桂治洪拍了一部很没有节操的风月片,就是我们之前聊过的,《邪斗邪》,由伊雷主演。

之后,桂治洪又拍摄了续集《邪完再邪》,由清纯甜妹刘蓝溪主演。

这两部戏就是非常烂俗的风月片,但因为是桂治洪拍的,名字里又带有“邪”,经常被人和桂治洪的恐怖经典《邪》来并称三部曲。

实际上我认为真正的桂治洪“邪三部曲”应该是《邪》《蛊》《魔》。这三部的风格才统一嘛。

虽然《邪斗邪》《邪完再邪》这两部电影很恶心,但好歹发掘了刘蓝溪啊。

第二年,新艺城的掌舵人麦嘉,把自己的一个儿时的故事搬上了荧幕。

那时候新艺城刚刚从奋斗改过来,虽然七怪已经就位,但距离声名大噪还有点距离,因此拍的电影制作都很小,属于小而精的那种。

麦嘉的这个项目叫《追女仔》,注意不是王晶日后山寨的那部《精装追女仔》。那部要晚的多。

麦嘉这个就叫《追女仔》。

这部也找了青春无敌的刘蓝溪来演。主要说的是一帮青春未艾的年轻人谈恋爱,具体说就是写了个麻杆石天和高佬曾志伟被两个大美女疯狂追求的故事。

电影由黄百鸣执笔改编,拿下了近千万票房,赚大发了。毕竟这是一部时装爱情片,成本低的吓人,收了900多万,给新艺城日后拍出震惊香港的现代动作大片《最佳拍档》来了一剂强心针。

这个故事和桂治洪的《邪完再邪》其实差不多内核,都是底层小民的爽剧幻想,剥削的还是同一个女主角刘蓝溪。而且桂治洪的鬼故事可能还复杂些。

但内核一样,手法不一样。麦嘉的《追女仔》更加接地气,也更荒诞可笑,更加能戳中市民的心坎。

毕竟时代变了,张彻那个时代,社会还很穷,财富流动性主要集中在打工挣钱的一代手里,二代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根本没有消费能力。因此能够满足打工一代的情绪宣泄才是主流,风月片和旧派武打功夫片大行其道。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香港已经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了,人民富了,二代的学生,家庭主妇也开始有零花钱,有消费能力了,而针对他们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再过几年,中产的有钱人越来越多,才有潘迪生针对他们开始在德宝制作各种各样的中产时尚电影。

社会不就是这样慢慢进步的么。

这种大场面,当时成龙是不懂的,但他的眼光很敏锐(当然,是他还是何冠昌定的“恋爱中的师弟”还不好说)。总之,成龙抓住了“恋爱”这个关键词,市场精准定位。

这算是眼光非常独到了。

因为黄百鸣改编完麦嘉的这个《追女仔》之后,在1984年和高志森一起弄出了一个年度大爆款《开心鬼》,首开未成年少女剥削电影的先河。也是第一次用软色情的方式而不是露点的硬核方式玩剥削电影。同样是青春少男少女的模式,电影的区别当然很大,但背后的观众群是同一批人,也是同样的恋爱题材。成龙的《龙少爷》可早多了,说明眼光确实毒辣。

这也是我那个成龙学习麦嘉的阴谋论的依据之一,虽然有点牵强。

当然成龙只是嗅到了一丝商机,新浪潮那边玩的更狠,麦当雄攒了个局,叫《靓妹仔》,直指青少年社会问题。后面被麦嘉新艺城系的导演林岭东的《学校风云》发扬光大,那就是另一个关于新艺城的故事了。

总之,这波成龙要谈个恋爱。

这就是《龙少爷》最大的槽点。

咋滴?成龙不能谈恋爱?

可以啊!当然可以,没说不行啊。

那是女主角不漂亮?

漂亮!可以说堪比天仙。

《霍元甲》的正牌女主米雪知道吧,那个年代除了嘉禾公主苗可秀以外顶级美女之一。

这次的女主角是史上第一个龙女郎。叫雪梨。

米雪的妹妹。

嗯,就是《大侠霍元甲》里饰演赵倩男的米雪。也是《萍踪侠影录》里的云蕾。也是史上首位扮演电视剧版黄蓉的演员,1976年,佳艺电视台大胆改编金庸的小说,21岁的米雪被选中出演《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一角。谁能预料到,这家新开张的电视台改编的首部金庸剧竟然创下了香港历史上首个百万收视纪录。

雪梨,就是她的妹妹,亲生的,小了9岁。

考虑到那是1982年,已经距离现在四五十年了,大家可能对那个年代的美女没什么印象。

但雪梨你们肯定都很熟悉。因为普通美女保质期很短,没几年可能就烟消云散了。

能坚持混在娱乐圈,并在中年人老珠黄之后还能以“美女”之姿粉墨登场的,应该没几个。

雪梨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对她最熟悉的角色,都是她中年以后的。

分别是古天乐版《神雕侠侣》的李莫愁,和《天龙八部》里的康敏。

剧情上都是“顶级美女”吧。

对,就是她。

年轻的李莫愁,就是成龙的第一个龙女郎,《龙少爷》的女主角。

为什么说她是第一个呢,我们来从成龙成名之后的电影来捋一捋。

成名之前的就算了,《新精武门》的正印女主是嘉禾公主苗可秀,那可是李小龙的CP,无论是娱乐圈还是电影剧情上都是,你敢说她是成龙的“龙女郎”?

所以,我们从成龙声名鹊起开始算。

你会发现,《蛇形刁手》,里面就俄罗斯传教士(杀手)和成龙碰面那场短暂逛过妓院。里面有几个女角色。之后就没了。倒是那个俄罗斯老外你们可以注意一下,她的女儿就是《战狼2》的女主角卢靖姗,据说是因为正印女主放了吴京的鸽子才临时赶去救场的。后来,她嫁给了韩庚。

《醉拳》么,成龙演的黄飞鸿就是个登徒子,就开头调戏了一下自己的表妹,结果被亲姑妈修理了一通。

这两部戏里好歹有女人。

去年的票房冠军1979年的成龙自导自演的《笑拳怪招》里,压根就没有女性角色。成龙还在里面男扮女装反串了一把,那个神韵嘛。。。。。。

反正我喜欢之后王晶的《城市猎人》里的“春丽”。

然后就是《师弟出马》,里面有两个女角色,一个是大师兄狎妓那个失足妇女。另一个是捕快的女儿李丽丽,贡献了“无影脚”。

OK,盘完了,发现了没,在《龙少爷》以前,成龙就没和女角色有过什么“恋爱”级别的接触。什么情情爱爱?没有!

爱不了一点。

所以,这次雪梨饰演的“秀丽”,是成龙大哥第一次“谈恋爱”。他还给自己找了个情敌,就是《搏命单刀夺命枪》里的“大番薯”,火星。

别说龙哥没捧过成家班啊。

你看火星,这不就当过双男主么。

至于成龙与雪梨如何谈的恋爱?为什么电影演到一半突然就消失了?还有,她与徐少强的那些爱恨情仇究竟怎么回事?

以及,火星在《龙少爷》里的表现究竟怎么样?

“成家班”如何通过《龙少爷》彻底打造了出来,看看写到这里,字数已经不少了,下面再细聊。

有你好看!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