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衣劲瘦的身影往那儿一站,恍惚间还是《少林寺》里那个让姑娘们扔手绢的觉远小和尚。可点开评论区,好家伙,"新加坡人""物是人非"的弹幕跟不要钱似的往外蹦,活像往热腾腾的豆浆里撒了一把花椒面——呛得人直咳嗽。
您说这事儿闹的,62岁的李连杰在金山大桥拍张游客照,愣是把评论区整成了"武林大会"。
黑衣劲瘦的身影往那儿一站,恍惚间还是《少林寺》里那个让姑娘们扔手绢的觉远小和尚。可点开评论区,好家伙,"新加坡人""物是人非"的弹幕跟不要钱似的往外蹦,活像往热腾腾的豆浆里撒了一把花椒面——呛得人直咳嗽。
要我说啊,李连杰这些年过得比武侠片还跌宕。去年在佛寺被拍到弯腰驼背,网友们急得跟自家爷爷生病似的,结果今年四月露面,好家伙,这精气神儿比城隍庙的香火还旺。特写镜头里眼角的褶子都透着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偷偷练了《九阴真经》里的"回春大法"。可您猜怎么着?网友们不夸他返老还童,倒揪着国籍的事儿不撒手,这操作可比《方世玉》里的雷老虎还让人摸不着头脑。
评论区里有位网友说得实在:"十一岁拿武术冠军,演着陈真霍元甲,到头来连国籍都保不住。"这话像根鱼刺,卡在多少人的喉咙里。想当年《少林寺》一毛钱票价创下1.6亿票房,李连杰三个字就是块金字招牌。可命运这玩意儿最爱捉弄人,从美利坚到狮城,两度改国籍的往事,愣是把这位功夫皇帝逼成了"国际流浪汉"。
您瞧瞧人家甄子丹,同样是打星,现在逢人就拍胸脯:"我是中国人!"这对比多扎心呐。可话说回来,李连杰在节目里念叨"想改回中国籍"那委屈样,像不像咱老家二舅想回祖宅却被拒之门外的模样?有些门啊,关上了就是关上了,再敲就是扰民。
不过话说回来,网友们这通"组合拳"里,何尝没有三分心疼?那个在《投名状》里把兄弟情演得肝肠寸断的李连杰,那个汶川地震时默默捐款不留名的侠者,终究是回不来了。如今他偶尔在综艺里露个脸,谈起武术传承时眼睛还发亮,可弹幕飘过的"新加坡人"三个字,总让这画面蒙上层纱。
要我说啊,这事儿就像咱胡同口王大爷炖的卤煮——火候没到,味儿就出不来。李连杰改国籍这事儿,得放在时代的大锅里慢慢熬。八十年代出去闯荡的艺人,哪个不是揣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心思?只不过有人成了"海归",有人成了"海外游子"。您说这能全怪他吗?
站在金山大桥上的李连杰,望着脚下奔流的江水,不知道会不会想起1982年那个在少林寺山门前练功的少年。那时的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四十年后自己会站在国籍的十字路口,被时代的洪流推着向前。而那些在评论区敲下的文字,终将随着江水东去,只留下一个功夫皇帝在暮色里长长的背影。
说到底,人生这场戏,李连杰演了太多角色——功夫皇帝、国际巨星、争议人物。可脱下戏服,他不过是个想落叶归根的老人。咱们这些看客啊,与其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指点点,不如泡壶茶,且听风吟。毕竟,谁的人生不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呢?
来源:热搜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