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演唱会门票“秒空”、“黄牛”加价千元的现象愈演愈烈,每一次热门演唱会的开票,都伴随着一场抢票大战与高价炒票的乱象。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多达上百场,吸引超过200万人次观众,但与此同时,“黄牛”高价炒票问题也愈发严重,
近年来,演唱会门票“秒空”、“黄牛”加价千元的现象愈演愈烈,每一次热门演唱会的开票,都伴随着一场抢票大战与高价炒票的乱象。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多达上百场,吸引超过200万人次观众,但与此同时,“黄牛”高价炒票问题也愈发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广泛关注。
以刚刚结束的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为例,原价480元的看台票被“黄牛”炒至1000元,而内场票更是被炒到了近7000元。这种价格的暴涨背后,是无数粉丝的无奈与不满。为何在实名制购票已经普及的背景下,“黄牛”仍旧屡禁不止,甚至变得更为猖獗?其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随着实名制购票规定的出台,“黄牛”的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从以往单纯的囤票倒卖,逐渐转变为代拍代抢的新模式。通过社交媒体、电商网站等平台,这些人广泛发布“演唱会门票代拍代抢”的广告,预先收取高额代拍费用。更甚者,他们借助外挂软件,利用机器自动刷新、批量提交订单等方式,在票务平台放票的瞬间占据优势,使普通消费者几乎无力与之竞争。这种技术化的操作手段,让“黄牛”垄断票源变得更加高效。
以2024年4月江苏镇江警方破获的一起特大倒票案为例,案件查获了45名犯罪嫌疑人及17款外挂软件,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竟然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这不仅显示了“黄牛”组织的严密性,也暴露出现有票务系统在对抗技术作弊上的种种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各地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例如,故宫博物院采用AI算法识别恶意请求,成功拦截了80%以上的机刷流量;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也通过异常IP识别技术,对频繁预约与退票的账号予以黑名单惩罚。但这些措施目前仍无法根治问题,“黄牛”依旧活跃在市场的各个角落。
要解决这一现象,亟需从源头寻找解决之道。专家建议,进一步强化文旅市场票务公开制度,明确每场演出的总票数、公开售票数和预留票数等信息,让每张票能够实现实名溯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技术上也要持续加码,通过更先进的身份认证与购票识别机制,杜绝非实名代拍代抢行为的可能。
倒票“黄牛”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伤害了热爱演出的消费者权益。唯有多方协作,才能让票务市场回归公正,让真正喜爱艺术的观众享受到平等购票的机会。
来源:小琴聊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