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 月 15 日,歌手陈奕迅因身体突发不适就医,经医生诊断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受此影响,其所有巡演行程不得不紧急中止,原计划在高雄站举办的三场演出也全部延期。
据相关消息,5 月 15 日,歌手陈奕迅因身体突发不适就医,经医生诊断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受此影响,其所有巡演行程不得不紧急中止,原计划在高雄站举办的三场演出也全部延期。
这一消息在演艺圈引发不小震动,同时也让公众再次意识到,新冠疫情并未完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与此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新冠病毒已连续三周成为全国门诊流感样病例的首要病原体。尤其在 4 月 14 日至 5 月 4 日的三周内,门急诊患者的新冠病毒阳性率从 7.5% 显著攀升至 16.2%,且南方多地的感染率高于北方地区,这表明病毒正处于 “低调活跃” 的状态。
为何同样是感染新冠病毒,有人短短几天便能自愈,有人却病情严重、久治不愈?有人症状轻微可正常生活,有人却咽痛失声、卧床不起?关键差异在于人体体内是否拥有一支训练有素、反应敏捷的 “防御部队”—— 免疫细胞。
当病毒再次来袭时,体内这支 “无形的防御军团” 能否快速启动防御机制,直接影响着感染后的状态 —— 是呈现轻症、无症状,还是需要经历一周以上的病程,甚至可能留下 “后遗症”。
01新冠来势汹汹,免疫系统才是真正的分水岭
我们常听到 “增强免疫力是抵御病毒的关键”,但在新冠病毒面前,免疫力究竟代表什么?它并非一个抽象概念,而是由 T 细胞、B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等构成的精密防御体系。
第一道防线:天然免疫系统—— 包含 NK 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可在感染初期快速识别病毒并发起攻击;
第二道防线:获得性免疫系统—— 以 T 细胞和 B 细胞为核心,能 “记忆” 病毒特征并生成特异性抗体,这也是疫苗发挥作用的底层逻辑。
尤其在感染初始的 72 小时内,NK 细胞作为 “免疫先头部队”,是阻止病毒扩散、减轻炎症反应的核心力量。研究表明,轻症患者体内 NK 细胞活性保持较高水平,而重症患者或高龄人群常出现免疫细胞 “反应滞后” 或 “功能抑制” 的情况。
这就解释了为何同样感染病毒,年轻人往往能 “轻松闯关”,而免疫功能较弱者却 “举步维艰”—— 并非病毒毒性增强,而是个体防御系统的 “启动速度” 存在差异。
02后疫情时代,免疫细胞在“悄悄衰老”
更值得警惕的是,历经多轮疫情冲击、反复感染以及高压生活的影响,许多人的免疫系统正悄然走向 “疲惫”。
2023 年《Cell Reports》一项针对新冠康复群体的研究显示,反复感染者体内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数量减少、活性降低,T 细胞也呈现出 “耗竭表型”。这种被称作 “免疫衰老”(immune senescence)的现象,意味着免疫系统如同 “老化退役”,难以高效履行防御职责。
不仅如此,免疫细胞还可能被病毒诱导进入 “假死” 状态。《Nature Immunology》发表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干扰 NK 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使其陷入 “功能瘫痪”,进而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
这一机制不仅会削弱抗病毒能力,还会对全身系统产生连锁影响:慢性炎症水平升高、异常细胞清除能力下降、癌变风险增加…… 而这一系列后果,本质上都源于体内 “无形防御军团” 的悄然失效。
03如何唤醒“免疫战力”?三大关键你必须知道
免疫系统的状态直接决定了感染新冠后的病程走向 —— 是 “轻微感冒” 还是 “健康危机”,因此掌握科学激活免疫的策略至关重要。
1.定期评估免疫细胞功能
通过专业机构提供的 T 细胞 / NK 细胞活性检测(如细胞因子释放检测、流式细胞分析等),可量化评估免疫细胞的 “作战能力”,精准判断防御系统是否处于 “激活状态”。
2.科学补充关键营养素
维生素 D、锌、铁等关键营养素是免疫细胞的 “能量来源”。2020 年《BMJ Nutrition》研究显示,维生素 D 缺乏者感染新冠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充足者高出 77%,足见营养素补充的重要性。
3.细胞回输正逐步进入临床
针对高龄或免疫功能严重衰退人群,部分医疗机构已开展自体 NK 细胞回输治疗,通过 “外部增援” 重建免疫平衡。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细胞治疗项目进入 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阶段,为免疫调节与抗病毒能力提升提供新方向。
人体的 “免疫军队” 并非一成不变 —— 通过科学监测、营养支持与前沿医疗手段,完全可以实现功能激活、强化甚至 “兵力增援”。
04从陈奕迅,到我们每一个人
陈奕迅的确诊并非个例,而是全民免疫现状的真实切片:即便在疫苗广泛覆盖、疫情看似平稳的当下,新冠病毒仍在持续考验着人群的免疫防线。
这既非制造恐慌,也非翻炒旧闻,而是一次面向公众免疫系统的「健康预警」。
如果你近期频繁出现感冒、咽痛难愈,甚至普通病症久治不愈;
如果你曾多次感染新冠,且明显感觉康复周期延长;
如果你属于高龄群体、有基础疾病史或免疫功能低下 ——
此刻或许需要正视一个问题:体内的免疫细胞,是否还能应对病毒的「挑战」?
此轮新冠病毒的活跃,本质上是对免疫系统的一场「压力测试」。而身体的疲惫感、恢复力的下降,或许早已悄悄透露了这场测试的「结果」。
05免疫力,才是真正的底气
疫情留给我们的启示,不仅是 “病毒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更重要的是 —— 真正能为我们构筑起有效防护的,并非口罩这类外在防护用品,而是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
当歌手陈奕迅确诊新冠的消息登上热搜,16.2% 的新冠阳性率数据更是在提醒着我们:病毒从未远离,免疫系统与病毒的对抗也仍在继续。
在守护健康这件事上,没有什么比投资自己的身体更有价值。如果把疫苗比作是对免疫系统的 “系统化训练”,那么免疫细胞就是我们身体里的 “实战作战部队”—— 需要定期进行功能检查、持续加以维护,甚至在必要时刻通过科学手段进行 “兵力增援”。
来源:瞬说中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