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老戏骨,她是个顶全面的演员,也总是那个顶缺的!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19 14:32 3

摘要:最早记住林舜卿,是因为金章婆。很喜欢这个角色,喜欢她的生活味,总期待看到她出场,她一出场,满台都是她的戏。泼辣又谐趣,话语精妙,喜感十足。她处处要占上风,其贪婪是赤裸裸的,嫁过几个丈夫,只有金章忍受得了她。没有道德感,唯利是图。整个人物既是生活化的,又带有漫画

林舜卿在《告亲夫》中饰演文淑贞

林舜卿剧照

《痴梦》中的崔氏(陈喜嘉供图)

《金花女》中的金章婆(陈喜嘉供图)

□ 梁卫群

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林舜卿于2025年5月14日逝世,留下精彩的艺术足迹。现以本文缅怀她为艺术为理想而执着追求的一生——

最早记住林舜卿,是因为金章婆。很喜欢这个角色,喜欢她的生活味,总期待看到她出场,她一出场,满台都是她的戏。泼辣又谐趣,话语精妙,喜感十足。她处处要占上风,其贪婪是赤裸裸的,嫁过几个丈夫,只有金章忍受得了她。没有道德感,唯利是图。整个人物既是生活化的,又带有漫画的色彩,在舞台行当上,是泼辣旦加女丑。这个角色每次提起,总能让人回味。一个演员能留下一个这样的角色,就足以让观众记住了。

当我再看到她在潮剧电影中《告亲夫》中的文淑贞时,我就很诧异。

电影版的文淑贞尤其贞静。大家闺秀。干净,没多余的表演。青衣行当。而且整个画面简洁、朴素,人物内涵很突出。

然后才开始了解到,青衣,原来才是林舜卿的本行当。

拍《告亲夫》之前,林舜卿已经在剧团挑大梁了。崔莺莺、秦香莲、孟姜女……是她上世纪50年代潮剧舞台上的角色。60年代群星璀灿的时候,她也有自己可与媲美的作品,《活捉孙富》《金山战鼓》《宝莲灯》等,也算红极一时。据说当时剧团的领导是以剧种最出色的青衣来对标要求的。

舜卿老师的作品多,当时我们聊到这一块的时候,她怕赘述,只能择要说,我写这篇文章时,一样要跳过她很多相对次要的作品。

林舜卿作品多有两个原因,她在舞台上的时间长,56年,半世以上的岁月;另一个原因,她能胜任的行当、角色多,她除了花脸没做过,其他行当都做过;而且宜古宜今,她在现代戏中的表演很不俗,像《沙家浜》的阿庆嫂,《龙江颂》的江水英,《杜鹃山》中的柯湘,她也是亮点多多。

所以对于林舜卿,我们一般都不陌生的,她的名字在众多的潮剧音像作品上都与我们不期而遇,而且她在舞台上的表演一直延续着。80年代前后她在《刺梁》、《续荔》、《金花女》、《王熙凤》等剧目中的角色也是名闻一时,之后,还有《三姑闹婚》、《陈太爷选婿》……

她的作品太多了,但她的知名度却不是最高的。

因为她那个年代人才济济,闺门旦有个姚璇秋,青衣有个范泽华,女小生有个陈丽华,花旦有个萧南英,刀马旦有个谢素贞。她这几项样样皆有建树,但她不是最顶尖的那个。

在她初登潮剧舞台的时候,编剧魏启光欣喜地说:“这个是来抱饭钵的!”确如先生预言,林舜卿做了很多戏的主角,而且她还是个顶缺的!哪里需要救急就想到她。最绝的一次是她顶陈学希的缺演张春郎。那时《张春郎削发》正是大受欢迎的时候,但男主角患病住院,一时好不了,必须有人顶上,三天内戏就得上。这是个大难题。那时团里还有几个小生,但这么短的期限排个长连戏,重任只能落在林舜卿肩上。林舜卿在《续荔》中反串过小生,但与真正的小生还是两码事,反串的不像,观众不当回事,因为本来就是女扮男装;可若是小生演不出小生样,就该挨骂的。

三天,拿下了这个任务。这张春郎,她一共演了47场。

像她这样不辞劳苦,图的个啥呀?学一个行当、专工一个行当,舒舒坦坦地做自己的本行当,不挺好的吗?更何况,她的本行当青衣本来就是当主角的,已经是很有前途的了。

她就是喜欢演戏,有戏做就好。

她说她最满意的两个角色是文淑贞和金章婆。但这两个角色仍然代表不了她。我觉得她太丰富了,除非把她众多行当的戏看个遍,不然你了解的就只是她的某一面,而她的特点是多面。

我看到的舞台上、录像上的林舜卿都是嬉笑怒骂,没一个悲戚的。据说最初当演员的几年做过乌衫,后来就没怎么演过悲剧角色了。我见到的林舜卿爽朗磊落,而且她一点也不像金章婆,她像个正旦。

已故的导演吴峰曾说,舞台上有个林舜卿、朱楚珍、张长城,任上什么戏,大差不差,棚戏基本是稳的,可以放心。他们当时是吴峰导演的得力干将,五朵金花时代,潮剧舞台一派欣欣向荣,也是因为这批老一辈的带领、扶持。这是老戏骨的价值。

如今,四位俱不在了。

来源:科普圈世界

相关推荐